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防治甘草萤叶甲生物源农药筛选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昆虫知识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出防治甘草萤叶甲Diorhbda tarsalis Weise的生物药剂,采用多种生物源药剂,通过室内、田间试验,进行综合分析。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甘草萤叶甲对0.5%黎芦碱SL的敏感性最高,LD50为0.139mg/L,0.3%印楝素EC、L2、1%苦参碱SL、L1依次递减,LD50分别为0.457,1.352,2.014和2.251mg/L,均高于其他药剂。田间防效结果表明,黎芦碱药后21d对甘草萤叶甲的防效最高,为100%,苦参碱、印楝素次之,均为86.67%,L2、L1的分别为66.67%和40%;对非靶标害虫小绿叶蝉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药后21d防效L1较低,为56.67%,其他防效均高于68.89%;对田间天敌多异瓢虫和中华草蛉的安全性,除黎芦碱外,印楝素、苦参碱、L2、L1均较好,药后21d校正虫口减退率最高为57.14%;另外,苦参碱药后各期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最高,为2.93,印楝素次之,为2.88,藜芦碱、L1、L2依次递减,分别为2.45,2.43和2.07。因此,印楝素、苦参碱是防治甘草萤叶甲的理想药剂。

关键词: 甘草萤叶甲 生物源农药 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池县草地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捻转血矛线虫β-微管蛋白基因的PCR-SSCP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控制捻转血矛线虫抗药性的传播,开发分子学诊断方法,试验对来自宁夏4个地区的捻转血矛线虫181个样品进行β-微管蛋白基因片段PCR-SSCP分析。结果表明:在丙硫苯咪唑处理过的线虫群体中,等位基因A个体占20.0%(3/15),等位基因B个体占60.0%(9/15),等位基因C个体占20.0%(3/15);其他3个自然感染线虫群体中,等位基因A个体分别占0、6.9%(4/58)、3.2%(2/63),等位基因B个体为分别占4.4%(2/45)、12.1%(7/58)、6.3%(4/63),等位基因C个体分别占95.6%(43/45)、81.0%(47/58)、90.5%(57/63)。药物处理后群体样品与自然感染群体样品3种不同基因型的频率差异极显著(P<0.01)。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单链构像多态性 β-微管蛋白 苯并咪唑 抗药性 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杂交制种技术研究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西瓜种子质量是西瓜丰产增收的基础和保证,西瓜杂交制种技术对于保证种子质量,提高杂交种子产量,增加制种的经济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西瓜 杂交制种 纯度 授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SR标记对宁单11种子纯度的鉴定

种子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选用24对引物,以杂交玉米宁单11杂交种子及其父母本为实验材料,对宁单11种子纯度进行鉴定。通过带型分析,筛选出在杂交种中呈现清晰且双亲互补带型的特异性引物,并依据特异性引物的筛选标记结果对抽样批次的宁单11种子样本进行纯度鉴定。结果表明:phi034、phi080、umc1638、bnlg439、bnlg1792五对SSR引物可用于玉米杂交种宁单11种子纯度鉴定。

关键词: SSR标记 宁单11 种子纯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卫山羊细管冻精制作与种质资源保存初步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中卫山羊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试验采用细管冷冻技术对宁夏地方品种中卫山羊进行了冻精制作和保存,比较了稀释液、冷冻保护剂类型和浓度、稀释倍数及不同稀释法等对中卫山羊精液冷冻保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解冻后的精液品质,3号稀释液精子活率高于1号、2号稀释液,差异极显著(P<0.01);相同浓度的甘油和二乙醇,解冻后的精子活率甘油高于二乙醇,差异极显著(P<0.01),当甘油浓度为5%时,解冻后精子活率显著(P<0.05)高于3%和6%;2倍稀释解冻后精子活率最高,5倍稀释解冻后精子活率最低,但不同稀释倍数解冻后精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中卫山羊 冷冻精液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馒头品质评价方法的比较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馒头品质是中国小麦改良的重要目标,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评价方法是有效进行遗传改良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目的为研究实验室北方馒头品质评价方法。【方法】25个不同筋力小麦品种分别种植于黑龙江、宁夏、新疆和甘肃,采用机制方法加工北方馒头,用国标GB/T17320-1998和澳大利亚面包研究所(BRI)馒头品质评价方法进行品质评分,以比较2种馒头品质评价方法的异同。【结果】BRI评价方法中的压缩张弛性(SR)与国标馒头评分中体积、比容、弹性及总评分呈正相关(r=0.60—0.72),可作为馒头品质评价的有效指标。BRI总评分与国标总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66,P<0.01),但其总评分值相对较低。【结论】BRI馒头品质评价方法能更好区别不同筋力馒头品质间的差异,且较为客观、易操作,可以用来有效评价中国北方馒头。质构仪压缩张弛性可以较好地反映馒头的适口性,能对馒头品质进行客观量化评价。基于国标和BRI方法,研究提出了新的馒头品质评价标准。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馒头 加工品质 质构仪

青铜峡灌区水稻田化肥氮去向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铜峡灌区是我国古老的特大型灌区和粮食主产区之一,灌区农田氮肥的过量施用已经导致化肥氮向水体流失.用15N示踪微区试验方法研究了青铜峡引黄灌区习惯灌溉量条件下水稻田化肥氮素去向.结果表明,施氮量为当地习惯施氮300kg.hm-2时,水稻吸收的化肥氮在籽粒中最多,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为45.93%,吸收的土壤氮约占52.63%;作物中的回收率为27.90%,在0~90cm土壤中的残留率为23.31%,作物-土壤体系中的回收率为51.21%,氮肥的损失率为48.79%;氮肥除了被当季作物吸收和部分以矿质氮残留在土壤中外,灌区19×104hm2的水稻田化肥氮年流失量为2.78×104t,生产1000kg水稻(净籽粒),排放纯氮20.17kg;在0~90cm土壤层中均有化肥氮残留,残留化肥氮主要富集在表层0~30cm,在60~90cm检测到化肥氮,说明青铜峡引黄灌区在习惯灌溉量条件下,水稻田当季的化肥氮淋溶到90cm以下,成为浅层地下水的潜在污染源.

关键词: 灌区 水稻田 化肥氮去向 15N同位素示踪技术

宁夏旱砂地枣瓜间作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枣瓜间作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调查枣树根系、土壤水分、西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西瓜根系的垂直分布研究了压沙地枣瓜间作的栽培行间距。[结果]枣树与西瓜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40mm的土层中。在试验枣园,8月16日之前土壤含水量在8%~10%波动;8月16日之后大幅度上升。在整个调查期,20cm深处的土壤含水量最高。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趋势为:20cm>40cm>60cm。土壤含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为:行间400cm>行间150cm>行间50cm。2009年,在补水180m3/hm2条件下,西瓜平均产量为10792.5kg/hm2。西瓜中瓤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2.05%,边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9.9%,西瓜平均产值为6412.5元/hm2。[结论]建议压砂地枣树定植株行距3.0m×8.0m,套种西瓜的株行距为1.6m×2.0m,枣树定植1~2年后套种3行西瓜;定植3~4年后套种2行西瓜,定植5年后不套种作物。

关键词: 西瓜 枣树 间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风沙区保护性耕作种植冬小麦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保护性耕作对北方风沙区种植冬小麦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物理性状(包括:土壤温度、含水量、容重等)的变化特征及其经济效益。笔者在毛乌素沙地南缘靖边县北部风沙区选用免耕(NT)、覆膜(PM)和翻耕(CT)3种耕作措施,在2003—2007年期间,连续4年进行了冬小麦引种及田间观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CT,NT和PM在出苗期和越冬期能够提高土壤温度0.35℃和2.27℃,返青期和收获期各措施土壤温度差异不大。NT和PM分别增加土壤含水量16.5%和35.9%。NT在播种前和收获后分别降低了表层土壤容重1%和5%,但是次层20~40cm分别增加了5%和6%,PM增加了表层土壤容重。NT和PM分别提高水分利用率42.1%和78.3%,增加作物产量20.5%和72.2%。NT节省了生产投入,经济效益高于其他2种措施。由此可以看出保护性耕作有利于冬小麦在风沙区越冬,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当地种植结构。从而避免冬春季节农田地表裸露,延长地面覆盖时间,减少土壤风蚀。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冬小麦 产量 经济效益 毛乌素沙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