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579条记录
橄榄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撖榄为橄榄科橄榄属常绿果树,原产我国,是我国著名的亚热带特产果树,也是地道中药材。福建省是我同橄榄分布最多的省份,其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第一位。但是,因病虫危害、人为砍伐、资源保护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不少橄榄特异性资源正面临濒危灭绝状态。目前我国大部分橄榄因为鲜食品质差,只能用于加工,造成功效成分严重流失。加工用果收购价低,果农种植效益差,严重制约橄榄产业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田施用菌渣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评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通过采集6个不同菌渣用量处理的土壤,在实验室进行土壤筛分,研究稻田施用不同用量菌渣下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并对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用菌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的分布。总体来看,不同处理土壤团聚体的优势粒级为>2.0、>0.5~1.0和>0.25~0.5 mm,施用菌渣提高了土壤中>2.0mm团聚体含量,且菌渣施用量越高,>2.0 mm团聚体含量越高。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随菌渣用量的提高而增加(中量菌渣处理除外)。分形维数随菌渣用量的提高而减小。相关分析表明,MWD和GMD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0和>1.0~2.0 mm土壤团聚体含量分别与MWD和GMD呈显著正相关,与分形维数呈负相关,但不显著,指标MWD和GMD适用于该菌渣处理的>2.0和>1.0~2.0 mm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评价。

关键词: 菌渣 土壤团聚体 稻田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沼液灌溉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

中国沼气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沼液灌溉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沼液灌溉量处理的玉米,其果穗、秸秆及总产量均高于清水及习惯施肥的对照,且产量随着沼液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沼液 玉米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氨氧化古菌丰度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氨氧化古菌对土壤氮素转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长期定位施肥黄泥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氨氧化古菌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施肥制度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在福建省农科院试验站上进行,以30年长期定位施肥的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克隆文库技术,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丰度及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1)不施肥(CK);2)单施氮磷钾肥(NPK);3)氮磷钾肥配施牛粪(NPKM);4)氮磷钾肥配施秸秆(NPKS)。小区面积为12 m~2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土样采集时间为2012年10月份(水稻收获后),测定土壤养分和氨氧化古菌的数量及多样性。【结果】1)与CK相比,NPKM和NPKS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NPKM和NPKS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2)与CK相比施肥均能提高土壤全氮含量;NPKM和NPKS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全磷含量,NPKM处理全磷含量最高;仅NPKS处理能显著增加全钾含量。3)与CK相比,长期施肥均能提高土壤有效氮(A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的含量,并且NPKM处理AN和AP含量最高,NPKS处理中AK含量最高。4)与CK相比,长期施肥均对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5)与CK处理相比,NPKM和NPKS处理的amoA基因拷贝数显著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168.4%和95.7%;单施化肥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土壤氨氧化古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磷、有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6)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影响土壤氨氧化古菌的种群结构,单施化肥增加了土壤AOA的多样性,而化肥配施有机肥则降低了AOA的多样性。7)本试验中得到的土壤氨氧化古菌amoA基因序列均为不可培养的古菌,包括泉古菌(Crenarchaeote)和奇古菌(Thaumarchaeote)。本试验所得氨氧化古菌绝大多数与来自土壤、沉积物的amoA基因克隆非常相似,少数与水体环境相似。【结论】不同培肥模式下,土壤中氨氧化古菌均为不可培养的古菌,包括泉古菌(Crenarchaeota)和奇古菌(Thaumarchaeota),然而水稻土壤养分和氨氧化古菌丰度及群落结构变化显著。单施化肥的作用不明显,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积累以及氨氧化古菌的生长增加了氨氧化古菌优势菌群的比例。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氨氧化古菌 丰度 克隆文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的ISSR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85份南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2条引物进行PCR扩增,共获得条带125条,多态性占115条,10条条带为所有南瓜品种所共有,平均每个引物的条带数为10.42条,多态性比例为92%。通过Ntsys2.10e软件计算出85份南瓜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0.384 0~1.000 0之间。通过聚类分析将所收集的南瓜品种分为三类:分别是美洲南瓜、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其中亲缘关系较近的是中国南瓜和美洲南瓜,中国南瓜和美洲南瓜与印度南瓜的亲缘关系均比较远。本研究为南瓜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南瓜 I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海水中选择性提钾的双极膜的研制及其应用

膜科学与技术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壳聚糖(CS)分别作为制备双极膜阳、阴极膜的天然材料,然后分别以18-冠醚-6(18-C-6)和戊二醛(GA)改性,采用流涎法制备mCMC+18-C-6/mCS离子印迹双极膜.从含水率、红外、热稳定性、跨膜电压、交流阻抗等方面表征该离子印迹双极膜的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离子印迹双极膜性能得到提高.并将改性后的离子印迹双极膜应用于宁德市海水中提取钾资源,当渗透时间150min时,K+透过改性后的离子印迹双极膜的透过率最大,高达95%.

关键词: 18-冠醚-6 离子印迹双极膜 制备 表征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袋对‘石火泉’火龙果果实主要经济性状、抗逆性和品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红肉火龙果品种‘石火泉’为试材,分析了9种类型果袋对火龙果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抗逆性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色尼龙网袋、牛皮纸袋可提高果实可食率,改善果皮颜色及其它经济性状;黑色尼龙网袋、双层报纸袋、报纸袋+白色塑料袋、牛皮纸袋、无纺布袋、白色纸袋等6种类型果袋能提高火龙果果实的抗逆性,有效改善果实的外观质量;牛皮纸袋可提高果实的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总酸含量,能较好地改善果实的内在品质。综合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石火泉’火龙果宜用牛皮纸袋。

关键词: 果实套袋 ‘石火泉’火龙果 经济性状 抗逆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添加剂对葛藤青贮品质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不同添加剂对葛藤(Pueraria lobata(Willd).Ohwi)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计了对照组(CK),纤维素酶组(C),绿汁发酵液组(FJLB)组,糖蜜(M)组和绿汁发酵液+糖蜜(MIX)5个处理组,添加量分别为无添加,500mg/kg C,2%FJLB 10mL/kg,50g/kg M和2%FJLB 10mL/kg+50g/kg M。每个处理3次重复,常温下贮存50d,开封后评定其青贮品质。结果表明,4种添加剂处理均能改善葛藤青贮发酵品质,其中FJLB+M混合处理的干物质、乳酸和丙酸含量最高,pH和氨态氮含量最低,说明混合处理的发酵品质最佳。

关键词: 葛藤 纤维素酶 绿汁发酵液 糖蜜 青贮 发酵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西南黑兔繁殖、生长、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的研究

畜牧与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闽西南黑兔的种质特性,对闽西南黑兔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闽西南黑兔产仔数为7.21只,产活仔数为6.91只,3周龄窝重为1 471.0 g,4周龄窝重为2 645.1 g,0~4周龄成活率为91.45%。公兔10和13周龄平均体重分别为1 388.6和1 607.7 g,母兔10和13周龄平均体重分别为1 353.6和1 576.0 g,成年公、母兔平均体重分别为2 638.0和2 590.3 g,公母兔间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闽西南黑兔90和120日龄平均全净膛率分别为52.55%和53.83%,半净膛率分别为58.47%和60.42%,公母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背最长肌肌肉平均p H值、失水率、剪切力、滴水损失和后腿肌熟肉率分别为6.43、38.52%、11.63 N、1.22%和65.87%,其中背最长肌肌肉滴水损失和后腿肌熟肉率公、母兔间差异显著(P<0.05),其余公、母兔间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闽西南黑兔 繁殖性能 生长发育 屠宰性能 肉质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酶法提取大杯蕈菇柄多糖及流变性研究

核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大杯蕈菇柄多糖的流变学特性,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大杯蕈菇柄多糖的超声波-复合酶解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 H和酶解时间的五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并研究了浓度、温度、盐离子浓度、p H值、热处理、剪切作用等对大杯蕈菇柄多糖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杯蕈菇柄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50W、超声时间15min、酶解温度45℃、酶解p H值4.5、酶解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大杯蕈菇柄多糖得率可达5.59%;大杯蕈菇柄多糖溶液的黏度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不同程度降低,对剪切作用、热处理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研究可为大杯蕈菇柄多糖的提取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杯蕈菇柄 多糖 提取 超声波 复合酶解法 流变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