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引黄灌溉耕作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灌溉耕作影响下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特征情况,以宁夏引黄灌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对照土壤与耕作土壤,通过干、湿筛结合的方法,得到大团聚体(>2mm)、中间团聚体(2~0.25mm)、微团聚体(0.25~0.053mm)和粉+黏团聚体(<0.053mm),并测定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析团聚体有机碳与总有机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溉耕作对团聚体分布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大团聚体和中间团聚体质量分数上升,微团聚体和粉+黏团聚体质量分数下降,灌溉土壤团聚体分布趋势为微团聚体>粉+黏团聚体>中间团聚体>大团聚体。经灌溉耕作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大于对照土壤,不同类型的灌溉土壤稳定性基本一致,对照土壤间差异明显。除<0.053mm外,团聚体有机碳分布在经过灌溉耕作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团聚体有机碳分布随粒级大小基本呈"V"形分布。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灌溉土壤高于对照土壤,其中灌溉土壤中灌淤土和潮土团聚体有机碳总量较高。未受人为灌溉耕作影响的自然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与总有机碳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土壤总有机碳增加主要依赖>0.053mm团聚体有机碳增加。引黄灌溉耕作有利于增加大粒级团聚体的比例,提升团聚体稳定,显著增加有机碳含量。

关键词: 灌溉耕作 团聚体 有机碳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四氧化三铁-聚乙烯醇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化工新型材料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去除水体中不同类型污染物,制备了一种多功能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纳米四氧化三铁(Fe_3O_4)-聚乙烯醇(PVA)微球(MWCNTs/Fe_3O_4-PVA)微球,并对MWCNTs/Fe_3O_4-PVA微球进行了表征,探索MWCNTs/Fe_3O_4-PVA微球对铜离子(Cu~(2+))和磺胺嘧啶(SM)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MWCNTs/Fe_3O_4-PVA微球饱和磁通量为16.18eum/g;在初始温度为25℃,MWCNTs/Fe_3O_4-PVA微球用量为1g/L条件下,Cu~(2+)溶液初始pH=10,吸附平衡时间为4h,MWCNTs/Fe_3O_4-PVA微球对Cu~(2+)的吸附率最高达到96.5%,平衡吸附量达到76mg/g;SM溶液初始pH=4,吸附平衡时间为2h,MWCNTs/Fe_3O_4-PVA微球对SM的吸附率最高达到65.9%,平衡吸附量达到43mg/g。制得的MWCNTs/Fe_3O_4-PVA微球对Cu~(2+)和SM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聚乙烯醇 磁性 制备 吸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枸杞中24种农药残留

农药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枸杞中苯菌酮等24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Qu ECh ERS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24种农药在0.01~0.5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在0.01~0.5 mg/kg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1.5%~106.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13.1%;定量限(LOQ)均为0.01 mg/kg。[结论]方法快速、简便、净化效果好、成本低,适用于同时检测枸杞中24种农药残留。

关键词: 枸杞 残留 QuEChERS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源性阴沟肠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

江苏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对从冰鲜鸡肉中分离得到的1株阴沟肠杆菌成膜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在培养12 h、24 h、48h、72 h后细菌总数的变化,微观结构观察及胞外多糖质量浓度的测定,分析其在生物膜形成期间的变化规律,进而为抑制生物膜形成的杀菌剂的研究提供基础。结果表明,阴沟肠杆菌C4在培养过程中菌数增长较快,成膜迅速,12 h后细菌总数无显著(P>0.05)变化;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结果及胞外多糖质量浓度变化结果表明,12 h至48 h细胞逐渐聚集成团,相互之间联系紧密,胞外分泌物质增多将细菌包裹,72 h胞外分泌物质减少,细胞集团间空隙减少,形成致密结构。因此,在生物膜抑制的研究中可着重关注减少胞外物质的分泌,使细菌细胞裸露在外,有助于生物膜内细菌的杀死。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生物膜 胞外分泌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hexon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鉴定

江苏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杆状病毒表达的重组高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FAd V-4)六邻体蛋白(Hexon),本研究通过PCR从高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基因组中扩增到hexon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 Fast Bac-1,获得重组转移质粒p Fast Bac-hexon,将其转化DH10Bac大肠杆菌并筛选,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r Bacmid-hexon,将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 BV-hexon。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Sf9细胞中的Hexon蛋白能够与血清4型禽腺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蛋白质分子量约110 000,表明Hexon蛋白在Sf9细胞中获得良好的表达。

关键词: 高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 六邻体蛋白 hexon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海区浒苔的营养与食品安全性分析与评价

海洋与湖沼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不同海区浒苔及其与紫菜之间的比较,分析评价了江苏海区定生浒苔和漂浮浒苔的营养特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将江苏浒苔与其他浒苔和紫菜明显区分开,说明江苏浒苔的营养具有区域一致性。江苏浒苔具有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特点,浒苔中钙、镁含量高于紫菜,磷含量低于紫菜。江苏浒苔的必需氨基酸含量组成适合人体需要,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第一限制氨基酸为甲硫氨酸,呈味氨基酸含量达到氨基酸总量的33.6%—42.9%,具有较好的呈味特性。江苏浒苔的铅、铬离子含量较高,食用风险不容忽视。

关键词: 浒苔 营养成分 安全性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录组测序分析猪胚胎附植的中期和后期卵巢差异表达基因

畜牧兽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胚胎附植是影响母猪产仔数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找到猪胚胎附植的关键调控基因。选用5~7胎次梅山猪母猪4头,在其妊娠第18和24天分别屠宰2头,采集其卵巢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GO功能富集分析及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1)猪胚胎附植中期卵巢(卵_18d)和后期卵巢(卵_24d)两个组织样检测到的表达基因中最多的序列(reads)均为外显子序列;卵_18d测得reads最多的染色体依次为6、14、1和7号,卵_24d依次为1、7、14和M号;卵_24d相较于卵_18d有更多的基因表达,且表达量更高;两个时期卵巢组织中表达量前50位的基因中,线粒体基因占60%以上。2)卵_24d相较于卵_18d,有581个基因上调和103个基因下调,其中二者之间表达差异最大的基因为EN19684,位于线粒体中;表达差异最大的染色体基因为EN11278,位于14号染色体中。3)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内皮细胞活化等38个生物学过程,宿主细胞质等19个细胞学分区和FAD-AMP裂解酶活性等16个分子功能;差异表达基因在185条生物通路上存在差异,其中前3位极显著差异的生物通路依次为PI3K-Akt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和昼夜周期。综上表明,在卵巢组织表达的基因,重点参与了胚胎附植后期的调控,且高表达量基因多集中在细胞线粒体中,差异表达基因功能以内皮细胞活化为主,生物通路以PI3K-Akt信号通路为主。

关键词: 胚胎附植 转录组测序 基因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等植物叶黄素合成代谢与调控机制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黄素(lutein)是C_(40)的萜类化合物,结构中含紫罗酮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叶黄素是高等植物光系统中主要的光合色素,能捕获光能供叶绿素进行光合代谢。叶黄素在预防视网膜黄斑变性、白内障、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高等植物叶黄素的生物代谢途径与其关键酶的作用和调控机制,并对今后的重点探索方向和优先研究内容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等植物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 生理代谢途径 生物合成与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K~+/H~+逆向转运体基因PpeKEA在桃开花期的表达及对钾肥施用的响应

园艺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霞晖8号’桃花中克隆并鉴定了6个K~+/H~+逆向转运体基因Ppe KEA,在转录水平分析其在桃花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及对钾肥施用的响应,明确关键基因并验证其功能。结果表明,钾肥施用显著增强盛花期桃花的鲜样质量,提高花朵钾素富集水平。PpeKEA1~PpeKEA6在桃花开放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均在盛花期达到最高,其转录水平对施用钾肥的响应不同;PpeKEA1在整个桃花开放不同时期的表达量较高,钾肥处理显著增强其在花蕾膨胀期和初开期的表达并抑制其在败落期的表达量;表达载体pDR196-shortKEA1能赋予酵母菌感受态细胞AXT3突变体适应高钾环境而正常生长,说明PpeKEA1的C端区域具有调节桃花组织内K~+转运和平衡的功能。本研究表明PpeKEA1是一个桃花开放过程中调节K~+平衡的K~+/H~+逆向转运体,并可能在桃树钾素营养的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开花 K~+/H~+逆向转运体 钾肥 ATX3酵母突变体 功能验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疫病抗性相关NAC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辣椒接种疫霉菌前后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库,筛选到32个与植物NAC转录因子蛋白一致性较高的Unigene序列,比对辣椒全基因组数据库,获得21个NAC转录因子基因的完整CDS序列,NAC编码的蛋白在161~719个氨基酸范围内,平均氨基酸数量为344个。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21个NAC转录因子均含有典型的NAC结构域,其中18个基因属于GroupⅠ,可进一步细分为11个亚类,另外3个基因属于GroupⅡ。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这21个NAC基因均受辣椒疫霉菌诱导表达,其中5个基因表达强烈,接种后在抗、感基因池中表达量均超过10倍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开展NAC基因在辣椒疫病抗性中功能分析和分子育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NAC转录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