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广东柑橘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东是我国柑橘重要产区,柑橘产业受黄龙病影响严重,在柑橘生产中,果农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的投入.近些年随着品种改良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广东柑橘生产水平逐年提高,但仍存在施肥过量、施肥方式不合理、管理粗放、农药滥用、肥药利用率低等问题,并由此带来了生态环境污染及柑橘果品质量安全等问题.目前,广东柑橘产区化肥、农药用量高,施用方式不合理,具有较大的减施和改进潜力.为改善广东产区柑橘施肥施药现状,按照"科学用量、替代减量、协同增量"的橘园科学用量的思路,通过多年田间关键技术筛选、集成与示范,优化整合相关配套措施,构建了广东产区柑橘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明确了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精准测报、同适期多病虫害协同防治、合理配施增效助剂、地面覆盖除草等技术要点,已经在广东柑橘产区应用推广,有效地减少了橘园化肥、农药的用量,并且在主要病虫害防控、产量及品质上取得效果良好,为广东产区柑橘的健康可持续生产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

关键词: 柑橘;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同适期多病虫害协同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研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财会学习 2021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科研单位要想持续稳定地发展,就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不断深化改革.根据对科研单位管理与体系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占比较重的部分是预算管理.所以,想要实现科研单位改革和持续进步,从预算管理的角度着手是非常关键的,而且需要不断提升其水平.作为科研单位,需要不断重视和关注预算管理工作,并且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要对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改进对策,提高科研单位预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 科研单位;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精氨酸水平对91~12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精氨酸水平对91~12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 050只91日龄清远麻鸡母鸡,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5只.各组饲粮精氨酸水平分别为0.66%、0.78%、0.90%、1.02%、1.14%.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饲粮精氨酸水平对91~120日龄清远麻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饲粮精氨酸水平的升高,血浆和空肠黏膜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血浆总抗氧化力(T-AOC)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空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1(GPX1)mRNA表达量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3)饲粮精氨酸水平对120日龄清远麻鸡血浆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含量和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空肠Toll样受体4(TLR4)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mRNA表达量随饲粮精氨酸水平的升高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空肠闭合小环蛋白-1(ZO-1)mRNA表达量随饲粮精氨酸水平的升高呈二次曲线升高(P<0.05).4)120日龄清远麻鸡屠宰率随饲粮精氨酸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增加(P<0.05),但饲粮精氨酸水平对胸肌剪切力、pH和肉色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精氨酸可改善91~120日龄清远麻鸡肠道抗氧化能力和胴体性状,但对免疫功能和肉品质无明显影响.以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为主要评价指标,依据二次曲线模型估测,91~120日龄清远麻鸡饲粮精氨酸适宜水平分别为0.88%和0.94%.

关键词: 清远麻鸡;精氨酸;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面施锌对马铃薯叶片光合特性、超微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锌对马铃薯叶片光合特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粤引85-38’为试验材料,在出苗后第40天,叶面喷施5个不同浓度ZnSO4×7H2O溶液[0(T0)、3.5mmol/L(T1)、7.0mmol/L(T2)、14.0mmol/L(T3)和28.0 mmol/L(T4)]。结果显示,与缺锌处理T0相比较,较低浓度T1和T2处理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叶片的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Pn),显著增加了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薯块鲜重及叶片和薯块锌含量;但当处理浓度达到T4时,马铃薯叶片SPAD值和Pn显著降低,各指标分别与T0处理差异不显著,而最大荧光产量Fm,PSⅡ最大光合量子产量Fv/Fm,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化学淬灭系数NPQ则显著低于T0处理,但叶片和薯块锌含量则显著升高。进一步对叶片显微和超微结构研究显示,T2处理下马铃薯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排列整齐,叶绿体形态结构完好,而T0和T4处理降低了叶片表皮厚度,增加了细胞间隙。T0处理下淀粉粒增多,叶绿体膨胀短缩,基粒片层模糊不清;T4处理下细胞凹陷,叶绿体形状改变。以上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T1~T2处理为较为适宜马铃薯生长的锌浓度。本研究从生理上揭示了锌缺失和过量对马铃薯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马铃薯田间叶面喷施锌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叶面施锌 光合作用 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麻点病田间防治药剂筛选及评价

植物保护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荔枝麻点病是我国大陆地区荔枝上普遍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其病原为暹罗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iamense。为筛选防治该病的有效药剂并评价其农药残留安全性,于2012年-2018年分别在8个不同的果园开展了田间药剂防治试验,并于2016年和2018年分别对果实的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25~250 mg/L、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300~800 mg/L的防效较好且较为稳定,对荔枝麻点病的防效为74.20%~92.52%;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66.7~250 mg/L、450 g/L咪鲜胺水乳剂250~450 mg/L、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16.7~325 mg/L和62%多·锰锌可湿性粉剂885.7~1 240 mg/L的防效次之,但不同年份不同果园间防效波动较大,防效介于65.81%~92.62%之间;在挂果期田间施药3~4次后,荔枝果实中各药剂农药残留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 2763—2016);此6种药剂推荐用于荔枝麻点病的田间防治。

关键词: 荔枝麻点病 化学防治 田间防效 农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有机培肥对红壤有机碳组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CSCD

摘要:【目的】以40年红壤长期有机培肥试验为研究平台,探究长期施用紫云英、猪粪及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土壤微生物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处理(CK)、化肥处理(NPK)、早稻施绿肥紫云英处理(M1)、早稻施绿肥紫云英和早稻施猪粪处理(M2)、早稻施绿肥紫云英和晚稻施猪粪处理(M3)、早稻施绿肥紫云英和晚稻秸秆还田处理(M4)。于2020年晚稻收获前采集耕作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组分、微生物量碳氮等肥力指标。【结果】(1)长期有机培肥处理提高了水稻产量,较不施肥处理CK相比,绿肥紫云英添加猪粪的M2、M3处理早稻产量,分别提高1.4、1.25倍,晚稻产量则分别提高0.59、0.65倍;绿肥紫云英添加猪粪的M2、M3处理早稻产量,较化肥NPK处理分别提升18.1%、10.6%,晚稻产量分别提升15.7%、20.0%。(2)长期有机培肥处理提高了各形态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早稻绿肥紫云英+猪粪的M2处理较不施肥CK处理显著提高易氧化性有机碳、游离态颗粒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含量(P<0.05),且有机碳各组分含量均高于化肥NPK处理,其中游离态颗粒有机碳含量M2处理(0.97 g·kg-1)显著高于NPK处理(0.68g·kg-1)(P<0.05);化肥NPK处理和有机培肥处理(M1、M2、M3、M4)土壤微生物量碳较不施肥CK处理相比提高了22.1%~58.9%,早稻绿肥紫云英+猪粪的M2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231.2 mg·kg-1)最高且提升最为明显(P<0.05)。(3)长期有机培肥提高了游离态颗粒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且早稻施绿肥紫云英+猪粪M2处理效果明显;易氧化性有机碳是红壤有机碳的主要存在形式;土壤有机碳与易氧化性有机碳、游离态颗粒有机碳及可溶性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4)长期有机培肥提高了全氮、碱解氮等养分指标,产量与速效磷、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可溶性有机碳极显著相关(P<0.01),与全磷、游离态颗粒有机碳、易氧化性有机碳显著相关(P<0.05)。【结论】长期有机培肥通过提升红壤肥力水平,调增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促进水稻稳产增产,尤其是紫云英添加猪粪处理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红壤 长期有机培肥 有机碳组分 微生物量碳氮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提取物对黄羽肉鸡血浆和肝脏抗氧化功能及血浆免疫指标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柑橘提取物对黄羽肉鸡血浆抗氧化、肝脏抗氧化和血浆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540只28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不含抗生素的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10 mg/kg杆菌肽锌和10 mg/kg柑橘提取物的试验日粮。试验为期3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和杆菌肽锌组相比,柑橘提取物组黄羽肉鸡血浆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分别提高了33.88%和40.63%(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分别提高了10.58%和6.59%(P<0.01)。(2)与对照组和杆菌肽锌组相比,柑橘提取物组黄羽肉鸡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分别提高了25.25%和22.22%(P<0.05);丙二醛(MDA)的含量分别降低了45.45%和43.75%(P<0.05)。(3)与对照组相比,柑橘提取物组黄羽肉鸡血浆中免疫球蛋白(Ig A)的含量提高了85.85%,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降低了23.68%(P<0.05)。与对照组相比,杆菌肽锌组和柑橘提取物组黄羽肉鸡血浆中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分别降低了35.48%和38.42%(P<0.01)。由此可见,柑橘提取物具有提高黄羽肉鸡血浆和肝脏的抗氧化能力以及血浆的免疫功能的作用,且其改善效果优于杆菌肽锌。

关键词: 肉鸡 柑橘提取物 抗氧化 免疫 杆菌肽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副猪嗜血杆菌sapA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克隆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 Hps)sapA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为sapA基因缺失疫苗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71株临床菌株为研究对象,经PCR扩增鉴定其中的阳性菌株;将扩增得到的sapA基因片段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经PCR和双酶切鉴定为阳性克隆后进行测序;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分析、蛋白二级和三级结构预测、疏水性预测、柔性区域位预测、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和Jameson-Wolf抗原指数预测。试验结果显示,在71株临床菌株中,有29株成功扩增出sapA基因,29株Hps的sap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已公布的SH0165菌株相似性为96.5%~98.8%,除H88菌株外,氨基酸序列与SH0165菌株相似性为98.9%~100%。sapA蛋白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有13个亲水区、38个柔性区和23个B细胞潜在抗原表位。以上结果表明,Hps的sapA基因是一个保守基因,各菌株间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都有很高的相似性,sapA蛋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sapA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涉农资金支出结构与农业增长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进一步推动广东省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引导市县优化涉农资金支出结构,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有效推动各地农业总产值稳步增长,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广东省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的基础上,通过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2019年广东省各地级市涉农资金支出结构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的影响,研究总结出环境整治型、林业建设型以及均衡型3种有效的涉农资金支出结构,并强调低产出、低基建投入和高环境整治投入等结构对目前广东省各地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新形势下广东省各地必须突破农业发展的旧模式,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引领探索新型生态化农业产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 涉农资金 支出结构 农业增长 定性比较分析 广东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蔬菜生产区域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

当代经济 2021

摘要:以1998—2018年广东省蔬菜生产数据为基础,采用集中度分析了过去二十年广东省蔬菜生产区域变迁情况,结果表明:过去二十年,广东省蔬菜生产区域布局先分散再集中,基本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城郊蔬菜生产基地、粤西北运蔬菜生产基地和粤北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三大优势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蔬菜生产区域变迁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科技水平,加快经营体系建设等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蔬菜 区域变迁 影响因素 广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