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业机械化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借助1985-2015年时序数据,采取相关分析、平稳性和协整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综合考察了美国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机械化间的关系.结果 为:农业总产值和农机总动力在5%水平上,两变量一阶单整序列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农机总动力对农业总产值有显著正向影响;两变量长期均衡存在短期修正效应,其中农业总产值短期波动受农机总动力短期变动的影响显著,且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43.93%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至均衡状态;当置信度为0.05时,农机总动力是农业总产值的格兰杰原因,然而农业总产值不是农机总动力的格兰杰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鸡养殖场臭气产生与治理
《养殖与饲料 》 2019
摘要:近年来,随着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湖北省着力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工作,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废弃物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臭气问题却日益突出。调研结果表明,养殖污染信访件中,臭气相关投诉占比50%以上,规模养殖产生的臭气已成为环境公害之一。本文就蛋鸡养殖场臭气产生与治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利用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末端处理3种手段结合实现臭气脱除,将动物营养学、微生物学与工程学方法相结合,形成有效治理养殖产生的恶臭气体的方案,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为蛋鸡养殖开拓更为广阔的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富硒肥对水稻富集硒效果的影响试验初报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不同地点的同一田块水稻的同一生育时期选择3种不同类型硒肥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CK),考察不同类型硒肥对水稻富集硒的差异.结果表明,通过富硒微生物将亚硒酸钠转化而成的华龙西科生物有机硒肥(处理3、处理4)效果最好,稻米总硒和有机硒含量为0.3~0.5 mg/kg,达到DBS42/002-2014要求,不同地点、不同品种稳定性好且成本较低;处理1施用的是农希科牌硒肥,稻米总硒和有机硒含量不稳定,在0.15 mg/kg以下,或在0.5 mg/kg以上,达不到DBS42/002-2014要求;处理2施用的是硒之源牌硒肥,稻米总硒在0.15 mg/kg以下,且有机硒占比未达到80%,达不到DBS42/002-2014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畜牧兽医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能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及仔猪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威胁全球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目前,PRRSV的致病机制及其与宿主的互作机理并不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录组测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PRRSV的研究中,为深入解析PRRSV的致病机理及其与宿主的互作机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工具。作者从感染应答、蛋白功能、毒株、疫苗、抗病品种5个方面对近年来转录组测序技术在PRRSV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分析,对其筛选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通路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PRRSV转录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通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尿素条施深度对鲜食玉米田间氨挥发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鲜食玉米一次性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并降低氮肥的环境影响,通过田间试验,以不施氮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控释尿素不同条施深度(0、5、10、15、20 cm)对鲜食玉米田间土壤氨挥发特征、鲜穗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带和宽行非施肥带的土壤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前2周,而窄行施肥带的土壤氨挥发在施肥后持续约1个月.与CK相比,控释尿素表施(0 cm)处理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窄行施肥带的氨挥发损失量,同时也显著增加了玉米种植带和宽行非施肥带的氨挥发损失量.不同深度施肥处理全生育期土壤氨挥发损失总量差异较大,为3.1~25.5 kg N·hm~(-2),占施氮量的1.7%~14.2%.其中控释尿素条施10、15和20 cm深度处理的全生育期土壤氨挥发损失总量相差不大,分别较表施(0 cm)和浅施(5 cm)处理显著降低了85.9%~87.8%和67.0%~71.6%.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控释尿素条施深度有利于提高鲜穗产量、植株氮积累量以及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各指标均以15 cm深度处理最高.综上所述,控释尿素合理深施可以显著降低氨挥发损失,提高鲜穗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本研究条件下控释尿素的最适宜施用深度为15 c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C-MS测定南瓜、芦笋、水芹和番木瓜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测定南瓜、芦笋、水芹和番木瓜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的方法。南瓜、芦笋、水芹和番木瓜经过乙腈提取、PSA和C18净化后,采用AQ-C18液相色谱柱分离,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8.4%~110.0%,相对标准偏差为0~7.7%,符合农作物中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在0.01~1.00 mg/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完全能够满足南瓜、芦笋、水芹和番木瓜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的日常检测需要。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液相色谱质谱(LC-MS)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红铃虫甲腹茧蜂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红铃虫甲腹茧蜂Chelonu spectinophorae Cushman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明确了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红铃虫甲腹茧蜂从卵至幼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8℃,有效积温为276.1日·度;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8℃,有效积温为119.9日·度。在20~36℃范围内,红铃虫甲腹茧蜂卵-幼虫历期、蛹重、化蛹率、羽化率等各生命参数均是随温度的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其在28℃时的历期最短、蛹重最重,化蛹率、羽化率及繁殖力等最高,由此可以推断出其最适温度为28℃。本文为红铃虫甲腹茧蜂的大规模工厂化繁育和田间生物防治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子束辐照对蒸煮小龙虾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 2019 CSCD
摘要:小龙虾蒸汽加热10 min,聚乙烯袋真空包装,采用高能电子束辐照杀菌后置于25℃条件下储藏,剂量分别设置为0、2.31、4.26、6.41、9.13 k Gy.分析辐照后的虾肉色度、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气味、含硫挥发性物质等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后蒸煮小龙虾亮度(L*)值和黄度(b*)值变化不显著,红度(a*)值显著下降;辐照至剂量2.31、4.26、6.41、9.13 k Gy时,小龙虾于25℃分别储藏5、11、13、16 d,菌落总数均低于50 000 CFU/g,挥发性盐基氮值均低于20 mg/100 g,气味相似度分别为90.62%、88.70%、87.52%、68.60%,但9.13 kGy剂量组小龙虾二甲基二硫化合物显著高于其他组.结果提示,电子束辐照可以有效延长小龙虾货架期,4 k Gy以上剂量组的小龙虾常温储藏货架期达10 d以上,8 kGy以上剂量组小龙虾的虾肉气味、含硫挥发性物质显著增加,因此,蒸煮的小龙虾电子束辐照杀菌较适合的吸收剂量为6 kGy.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藤替代颗粒型全混合日粮中苜蓿对湖北黑头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花生藤替代颗粒型全混合日粮中苜蓿对湖北黑头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为黑头羊育肥过程中合理使用粗饲料提供依据。选取30只体重[(20.46±3.23) kg]接近、体况良好的8月龄湖北黑头山羊羯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以花生藤(Ⅰ组)、苜蓿(Ⅱ组)和苜蓿+花生藤(Ⅲ组)为粗饲料来源的颗粒型全混合日粮,试验期6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50 d。试验结束后称重,并采集瘤胃液和血液样品,分别测定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浓度以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UN)、葡萄糖(GLU)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1)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黑头羊的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增加(P<0.01),料重比(F/G)极显著降低(P<0.01);2)各组黑头羊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Ⅱ组和Ⅲ组在数值上均较Ⅰ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Ⅱ组和Ⅲ组黑头羊瘤胃液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4)Ⅱ组和Ⅲ组黑头羊血清ALB含量和白球比(A/G)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Ⅰ组,Ⅲ组血清UN、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以及肌酸激酶(CK)活性显著高于Ⅱ组(P<0.05),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在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相当的条件下,单纯以花生藤作为颗粒型全混合日粮的粗饲料来源会降低湖北黑头羊的ADG,提高F/G,降低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浓度;以花生藤和苜蓿组合作为颗粒型全混合日粮的粗饲料来源,则湖北黑头羊可获得与以苜蓿为粗饲料来源时相当的养殖效果。
关键词: 湖北黑头羊 全混合日粮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