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挤压处理下组织化核桃蛋白品质变化
《现代食品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作为核桃制油副产物的核桃蛋白是一种优质植物蛋白,核桃蛋白高值化利用,对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挤压法对核桃蛋白进行组织化,考察挤压工艺参数对组织化核桃蛋白色泽、质构特性和组织化度的影响。通过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挤压温度、水分含量、螺杆转速、喂料速度和冷却温度5个挤压工艺参数对组织化核桃蛋白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择挤压温度、水分含量和喂料速度三个参数为响应面实验的试验因素,以组织化度为响应值,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挤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优挤压工艺参数为挤压温度141℃,水分含量52.7%,螺杆转速160 r/min,喂料速度26 g/min,冷却温度65℃,此时组织化度为1.209。该研究为核桃蛋白基素肉开发奠定了基础。


基于Real-time PCR法检测乳粉中牛源性成分定量研究
《粮油食品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Real-timePCR建立了乳粉中牛源性成分相对定量检测方法,并对牛的特异性引物与探针进行了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测试。通过模拟不同浓度牛乳粉与马乳粉混合样本,根据其△Ct值的函数关系进行线性拟合进而绘制标准曲线,建立乳粉中牛源性成分的相对定量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000 01 mg/mL,回收率为91.11%~119.2%,组间变异系数≤0.58%、组内变异系数≤1.44%。说明该方法在特异性与稳定性上适用于乳粉中牛源性成分及含量的掺假检测。
关键词: 牛乳粉 马乳粉 Real-time PCR 掺假检测


芽胞杆菌JZB30-1的鉴定及其对番茄灰霉病的生防作用
《植物保护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良好防效的生防芽胞杆菌,采用对峙培养、双层平板以及生防相关特性检测等方法筛选高活性拮抗菌株,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多基因测序进行菌株种类鉴定,通过离体果实和盆栽试验明确供试菌株的防病促生效果。结果表明,芽胞杆菌JZB30-1对番茄灰霉病菌等10余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具有广谱抑菌活性;该菌株具有合成蛋白酶、纤维素酶、脂肽类物质,分泌铁载体、生长激素及溶磷等特性,经鉴定其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JZB30-1无菌发酵滤液50倍液喷施处理,对番茄果实灰霉病防效为95.0%,发酵液10倍稀释液灌根,番茄株高、鲜重分别较对照增加25.7%和28.4%。相关结果为利用解淀粉芽胞杆菌JZB30-1进行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番茄灰霉病 解淀粉芽胞杆菌 抑菌活性 功能基因 生物防治


玉米N-乙酰转移酶ZmNAT1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功能分析
《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GNAT (Gcn5-related N-acetyltransferase)家族蛋白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逆境胁迫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GNAT家族基因在多个物种中的生物学功能已有报道,但在玉米(Zea mays L.)中的功能验证研究却很少。探究玉米GNAT家族基因的功能,不仅能丰富我国的玉米育种基因资源,同时也可为玉米的新种质资源创制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克隆了Zm NAT1基因(Gene ID:541936,GRMZM2G123159),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CDS全长为519 bp,编码172个氨基酸,具有GNAT家族特有的保守结构域。通过对Zm NAT1基因在玉米不同时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和不同逆境胁迫下表达模式分析发现:Zm NAT1在成熟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在不同非生物逆境胁迫处理下,Zm NAT1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表达。通过异源表达获得了3株独立的表达量较高的转基因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纯合株系,对其进行了不同逆境胁迫处理下表型鉴定实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拟南芥相对于野生型拟南芥有更好的表型,在盐胁迫、渗透胁迫和干旱条件下的转基因株系的根显著长于野生型,且植株较野生型植株的绿叶率和叶绿素含量均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由此推测,Zm NAT1基因可能参与玉米对干旱、盐等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应答。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Zm NAT1在玉米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菊苣TCP基因家族鉴定与分析
《草地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TCP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多种生理过程,包括植物叶片发育、花发育、分枝的形成等方面。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是一种优良牧草,但目前还未有关于其TCP基因家族研究的报道。本研究基于菊苣全基因组数据,利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生菜(Lactuca sativa L.)TCP基因家族的氨基酸序列,对菊苣TCP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筛选,最终得到39个菊苣TCP基因家族成员。接着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些成员进行分析发现,39个成员不均匀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氨基酸数目为113~498,分子量为12 425.84~56 266.57Da;所有成员分为3个亚家族;均含有保守的basic-helix-loop-helix(bHLH)结构域;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菊苣TCP家族成员具有多种激素、非生物胁迫和生长发育响应元件;对CIN类TCP基因在菊苣各组织和高温胁迫下进行表达分析发现,这些成员可能参与菊苣的叶片发育调控且对高温胁迫响应。本研究可以为改良菊苣牧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深耕县域农产品直播电商 践行"数商兴农"
《蔬菜 》 2024
摘要:随着政策支持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农产品直播带货已经成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形成了县域农产品直播电商产业体系。基于县域农产品直播电商发展历程及内涵构成,阐述了县域农产品直播电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实践案例,探讨了提升县域农产品直播电商发展的措施方法。目前,县域农产品直播电商增长较快且发展势头良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特征明显且有“媒体+公益+商业”“政府+企业+公众”“乡村网红主播直播”等多种模式,通过强政策、建基地、育网红、树品牌、拓渠道、重孵化等路径可以推动县域直播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但目前仍面临着直播功能单一、产品质量存在风险、复合型人才缺口大、监管前置性和有效性有待加强等系列问题需要在未来进一步探索解决。


面向葡萄知识图谱构建的多特征融合命名实体识别
《农业工程学报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构建知识图谱过程中由于上下文环境复杂、现有模型字向量语义表征相对单一导致领域专业实体识别率低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来自转换器的双向编码器表征量(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 BERT)和残差结构(residual structure, RS)融合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bert bas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residual structure,BBNER-RS)。通过BERT模型将文本映射为字符向量,利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short term memory, BiLSTM)提取局部字符向量特征,并采用RS保留BERT提供的全局字符向量特征,以提高字向量的语义丰富度,最后通过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 CRF)模型对特征向量解码,获取全局最优序列标注。与其他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相比,提出的BBNER-MRS模型在葡萄数据集上表现较好,在葡萄人民日报、玻森、简历和微博数据集上F1值分别达到89.89%、95.02%、83.21%、96.15%和72.51%。最后该研究依托BBNER-MRS模型,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两阶段式领域知识图谱构建方法,成功构建了葡萄知识图谱,研究结果可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 信息化 深度学习 知识图谱 命名实体识别 BERT 残差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