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早中熟优质辣椒新品种‘粤研1号’
《园艺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粤研1号’辣椒是早中熟优质杂交一代新品种,青果绿色,熟果大红色,果实长羊角形,果面微皱,有光泽。果长17.7 cm,果宽3.2 cm,肉厚0.32 cm,单果质量54.7 g,心室2~3,微辣。商品性好,耐贮运,品质佳。田间表现高抗病毒病、炭疽病、疫病、青枯病。适合在华南地区、江苏、河南、黑龙江等地露地栽培。


喷雾干燥法制备饲用植酸酶制剂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重组植酸酶(phyA-ABCD5F7)的毕赤酵母工程菌为植酸酶生产菌,经高密度发酵制备得到粗酶液。通过在粗酶液中添加Mg~(2+)和Zn~(2+)等金属离子以及海藻糖,可明显提高植酸酶的热耐受能力。以植酸酶的酶活回收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和保护剂对植酸酶酶活回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喷雾条件:保护剂5 g/L MgSO_4·7H_2O、2 g/L ZnSO_4·7H_2O和10 g/L海藻糖,进风温度为160℃,出风温度为70~75℃,在此条件下,植酸酶的酶活回收率达80%。


苦瓜的干物质和养分累积与分配规律
《广东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理解作物的干物质和养分累积规律是实现作物高产高效的基础。采用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苦瓜干物质和N、P、K养分累积动态。结果表明,苦瓜结果前的干物质累积速率慢,累积量仅占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累积量的4.0%,主要以生产叶片为主;结果期的干物质累积速率快,累积量占全生育期的96%,主要用于叶片和果实的生长;苦瓜养分累积总量表现为K>N>P,且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的养分累积特征不同。总体上N、P、K的吸收比例可以归纳为幼苗期至采收初期1.0∶0.1∶1.4,采收盛期至末期1.0∶0.2∶1.6;整个生育期内,平均生产每吨苦瓜所需N量为4.63 kg,P为0.72 kg,K为6.87 kg。


南方鲜食玉米区不同播期甜玉米的子粒灌浆和产量特性
《玉米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4~2015年以粤甜16、粤甜22、新美夏珍为材料,在春、夏、秋播期大田种植,利用Logistic方程比较不同播期子粒灌浆过程,探索南方鲜食玉米区播期对甜玉米子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显著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穗粒数和千粒重,从夏播、春播到秋播,随着抽丝至成熟期日均温渐降,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天数(Tmax)延长,活跃灌浆期(P)增加,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Wmax)增大,导致粒重、穗粒数和产量增加。甜玉米在南方鲜食玉米区的适宜播期依次为秋播、春播、夏播。品种决定粒重与灌浆参数的关系,同一品种的粒重与Wmax极显著正相关,品种间的粒重差异由P决定。根据播期选择适宜品种,延长P,提高子粒Wmax,是甜玉米周年生产中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


2015年广东水禽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广东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世界水禽产量近年小幅提升,产品贸易呈现出从亚洲市场向欧盟市场扩散的趋势。我国水禽生产处于恢复性增长,但价格受国际禽流感和国内消费疲软影响有所下跌。广东水禽生产量继2013年较2012年有所降低后,2014年全省水禽生产量继续小幅减少(鸭总饲养量同比减少4.93%、鹅总饲养量同比减少0.65%),家禽产品出口量大幅减少;2015年广东水禽养殖成本和产品价格均有小幅下降。针对目前广东水禽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加强优质品种保护与新品种的选育、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提升水禽产业化水平、优化水禽产业结构、重视水禽品牌化发展、加快水禽业信息化建设等对策建议。


广州地区白梨早熟品种高接试验
《果树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引进白梨早熟品种‘中梨4号’和‘早酥蜜’进行高接,以期在广州提早新鲜梨果的上市。【方法】从郑州采取‘中梨4号’和‘早酥蜜’的接穗,在广州地区高接,观察其开花结果情况,统计嫁接成活率、成花率、坐果率等指标,并于果实成熟期分析果实品质,测定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结果】‘中梨4号’和‘早酥蜜’的接穗高接后,在广州地区正常开花结果,2者的坐果率与广东当地的品种‘粤引早脆梨’相比较低,但成熟期比‘粤引早脆梨’提前20 d;果实单果质量分别为271.37 g和224.07 g,与‘粤引早脆梨’相比,果个偏小;依据果形指数判断,‘中梨4号’为近圆形,‘早酥蜜’为卵圆形,而‘粤引早脆梨’为扁圆形;‘中梨4号’和‘早酥蜜’的果实品质相差无几,而2者的果实风味与‘粤引早脆梨’相比均偏甜,因为2者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粤引早脆梨’,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粤引早脆梨’。【结论】白梨早熟品种‘中梨4号’和‘早酥蜜’在广州地区通过高接可以正常开花结果,果实品质较好,果实成熟期提前,而且早于广东本地的早熟梨品种‘粤引早脆梨’。


外加氮源在Cd超标菜地上的应用效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外加氮源对Cd超标菜地不同叶菜吸收Cd及土壤Cd有效性的影响,以明确施氮对土壤Cd的影响效应,并试图对不同氮源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合理利用氮肥来降低叶菜Cd含量提供参考。在Cd含量为0.628 mg·kg?1的Cd超标菜地上,试验研究了氮用量水平为150 kg·hm?2时,4种氮肥(尿素、硝酸钙、硝酸铵、碳酸氢铵)对矮脚葵扇黑叶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和白梗尖叶苋菜(Amaranthus mangostanus L.)Cd含量、品质及土壤Cd有效性的效应。结果表明,田间条件下,与不施氮处理相比,4种氮肥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Cd超标菜地上2种叶菜产量,降低了其地上部和根系Cd含量。4种氮肥中,尿素对白梗尖叶苋菜的增产效果最好,增产幅度达47.5%;碳酸氢铵对葵扇黑叶白菜的增产效果最好,增幅达59.7%;硝酸钙降低2种叶菜地上部和根系Cd含量的效果均优于其他氮肥,该处理的白梗尖叶苋菜地上部和根系Cd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41.6%和24.1%,葵扇黑叶白菜降低32.2%和25.9%。4种氮源对2种叶菜地上部Cd吸收总量、NO3?-N、NO2?-N、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含量等的影响各异,对土壤p H和DTPA-Cd含量影响也不同。其中,硝酸铵处理的土壤p H分别比对照降低0.12和0.25个单位,而土壤DTPA-Cd含量则显著增加15.3%和14.6%;碳酸氢铵处理则呈相反变化趋势。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种氮肥的综合加权平均值均高于对照处理,以硝酸钙相对最高,表明硝酸钙在Cd超标菜地上的综合应用效果相对最好。因此,在Cd超标土壤上,硝酸钙可作为优选氮源使用。


皱盖假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研究
《中草药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灵芝科假芝属皱盖假芝Amauroderma rude子实体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各种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测试化合物对人体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皱盖假芝子实体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iptoindonesin D(1)、6-脱氧巴西红厚壳素(2)、巴西红厚壳素(3)、3-羧基吲哚(4)、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5)、3,4-二羟基苯乙醇(6)、3β-羟基-7,22E-二烯-麦角甾(7)、3β,7α-二羟基-8,22E-二烯-5α,6α-环氧-麦角甾(8)、3β-羟基-7α-甲氧基-8(14),22E-二烯-5α,6α-环氧-麦角甾(9)、5α,8α-过氧麦角固醇(10)、3β,5β,7β-三羟基-6,22E-二烯-麦角甾(11)和3β,5α,6β-三羟基-7,22E-二烯-麦角甾(12)。化合物2与3对人体肿瘤细胞株HL-60、SMMC-7721、A549、MCF-7和SW-480具有一定生长抑制活性,化合物9对HL-60、MCF-7和SW-480具有一定生长抑制活性。结论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皱盖假芝子实体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和9对人体肿瘤细胞株具有一定细胞毒活性。
关键词: 皱盖假芝 巴西红厚壳素 3-羧基吲哚 5α,8α-过氧麦角固醇 细胞毒活性


超高压处理对海鲈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海鲈鱼鱼糜为原料,研究不同高压处理(100~500 MPa/10~50 min)条件对其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经过超高压处理可以有效改善海鲈鱼鱼糜的凝胶特性,且在300 MPa或保压30 min鱼糜的凝胶强度、耐咀性、硬度、弹性和内聚性总体达到最佳。鱼糜凝胶的白度(W)和亮度(L*)随压力的升高和保压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在500 MPa和保压40 min达到最高值。经高压处理后鱼糜的保水性和p H值较热处理相比都有所升高。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染色观察可知,普通热处理的鱼糜凝胶有较规则的网状结构,肌原纤维纤细;300 MPa高压处理的鱼糜凝胶的网状结构最为紧密,排列规则,有着较粗的肌原纤维骨架;500MPa高压处理的凝胶网状结构大量破裂,肌原纤维大量聚集,排列变得不规则,凝胶特性大幅度下降。结果说明,与热处理相比,经超高压处理的鱼糜凝胶特性和色度有较大改善。


橡木桶陈酿处理对沙田柚蒸馏酒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沙田柚蒸馏酒在橡木桶陈酿期间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陈酿期间柚子果酒色度、总酸和总酚含量显著增加(p<0.05)。沙田柚蒸馏酒在橡木桶陈酿过程中共分析检测到75个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酯类是沙田柚蒸馏酒最主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其次是醛类、醇类、酮类、酸类、萜烯类、酚类。沙田柚蒸馏酒在橡木桶陈酿期间,也产生了新的风味物质:乙酸、异丁酸乙酯、异戊酸乙酯、2-糠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3-苯丙酸乙酯、茴香酸乙酯、5-甲基呋喃醛、邻异丙基甲苯、(E)-壬烯醛、trans-香芹醇、癸酸、佛术烯、新异长叶烯,赋予了沙田柚蒸馏酒新的口感与风格。
关键词: 橡木桶陈酿 沙田柚蒸馏酒 挥发性风味成分 G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