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河南省中北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净碳汇及其价值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净碳汇及其价值,为碳汇生态补偿提供依据,选择了河南省中北部6个土地利用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种类,用碳税法计算不同种类植物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净碳汇及其价值.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投入量,温室作物最大[2 037.88 kg/(hm~2·a)],其后依次为露地蔬菜[1 761.36 kg/(hm~2·a)]、粮经作物[1 390.92 kg/(hm~2·a)]、果园[1 226.57 kg/(hm~2·a)]、城镇绿地[350.76 kg/(hm~2·a)]、林地[198.93 kg/(hm~2·a)];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固碳量,温室作物最大[16 283.70 kg/(hm~2·a)],其后依次为露地菜地[11 135.38 kg/(hm~2·a)]、粮经作物[10 694.70 kg/(hm~2·a)]、果园[5 234.00 kg/(hm~2·a)]、城镇绿地[4 783.94 kg/(hm~2·a)]、林地[4 364.11 kg/(hm~2·a)];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净碳汇,温室作物最大[14 245.82 kg/(hm~2·a)],其后依次为露地蔬菜[9 374.02 kg/(hm~2·a)]、粮经作物[9 303.78 kg/(hm~2·a)]、城镇绿地[4 433.18 kg/(hm~2·a)]、林地[4 165.00 kg/(hm~2·a)]、果园[4 007.43 kg/(hm~2·a)];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净碳汇价值,温室作物最大[13 120元/(hm~2·a)],其后依次为露地蔬菜[8 633元/(hm~2·a)]、粮经作物[8 569元/(hm~2·a)]、城镇绿地[4 141元/(hm~2·a)]、林地[3 836元/(hm~2·a)]、果园[3 691元/(hm~2·a)].与林木相比,农作物净碳汇价值更高,建议把农作物净碳汇纳入生态补偿体系,减少农作物碳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充分发挥农作物净化空气的生态功能.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碳投入 碳固定 净碳汇 价值分析 植物种类 河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农业园区景观道路命名设计方案探讨

现代园艺 2019

摘要:景观道路作为连接各个景点的中枢神经系统,不仅能满足游客最基本的旅行需求,同时作为一种标志和艺术展示的特殊载体,还承载着景观特有的文化内涵.根据现代农业园区特点,在深入分析园区地域特征、农业文化、景观布局、景观元素构造等基础上,提出景观道路命名的原则和方案,为景观道路命名提供参考,丰富园区景观的艺术内涵.

关键词: 现代农业园区 景观道路 命名 方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HRM技术对皮南牛MSTN基因C313Y位点快速分型

西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利用高分辨率熔解(HRM)技术建立一种皮南牛MSTN基因C313Y突变的快速分型方法,进而统计MSTN基因C313Y突变在皮南牛群体中的突变频率,以及突变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测量并统计99头皮南牛(母牛)的体尺和体质量指标,然后分别利用Sanger测序法和HRM技术对皮南牛MSTN基因C313Y位点进行分型,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突变对体尺和体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皮南牛在3岁之后体尺和体质量指标均趋于稳定,平均体高、体斜长、胸围、尻宽、尻长和体质量分别是(127.88±3.65) cm、(154.10±6.89) cm、(181.48±8.54)cm、(46.19±2.94) cm、(50.52±2.65) cm和(471.34±53.78)kg。Sanger测序法和HRM技术对MSTN基因C313Y位点的分型结果完全一致,其中野生型(GG)、杂合型突变(GA)和纯合型突变(AA)的个体分别占8.08%、70.7%和21.21%。关联分析表明,杂合型突变(GA)和纯合型突变(AA)均能够显著提高皮南牛的体尺和体质量指标,其中纯合突变型个体和杂合突变型个体的体质量比野生型个体分别显著提高38.55%和10.32%。成功建立基于HRM的皮南牛MSTN基因C313Y位点快速分型方法,该方法对于快速组建皮南牛MSTN C313Y纯合突变群体,进而有效提高群体的体尺和体质量指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MSTN C313Y 分型 HRM 皮南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氧化剂对家畜胚胎体外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国牛业科学 2019

摘要:现在研究普遍认为活性氧自由基是导致胚胎体外发育阻滞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综述了不同抗氧化剂对牛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关键词: 活性氧自由基 胚胎体外发育 抗氧化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农艺性状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发玉米农艺性状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实现玉米农艺性状数据快速采集、高效管理与自动分析,也为其他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的农艺性状数据采集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B/S与C/S混合开发架构,构建玉米农艺性状数据采集系统(APP)和玉米农艺性状数据管理系统(Web),APP采用Android技术实现Web api与服务器间的通信,Web采用Entity Framework技术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为海量农艺性状采集数据集成管理提供一个高效、安全和稳定的平台。【结果】经河南省863软件孵化器有限公司测试结果表明,构建的玉米农艺性状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在功能性测试、可靠性测试和易用性测试等方面均达到设计要求,系统性能测试稳定。客户端APP主要以农艺性状数据的实时采集为核心,实现玉米试验材料的快速录入、查询和定位,极大地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客户端APP数据上传至服务端Web,实现了玉米生产过程多点试验任务的实时分发、农艺性状数据的查询与管理、报表中心的生成及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自2016年以来,玉米农艺性状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经过功能完善及版本的不断升级,已在河南省一些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所进行示范应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原阳玉米区试试验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建议】今后研究中应扩展作物研究种类,在进行农艺性状数据采集与管理时,重点将图像管理模块和集成无人机遥感平台纳入到玉米农艺性状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中。

关键词: 玉米 农艺性状 数据采集 数据分析 管理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苜蓿SKU5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其在秋眠中的作用

草地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SKU5基因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中表达调控规律和在苜蓿秋眠中的作用,本研究拟检测春、夏、秋季和人工条件下不同温度、不同日照长度下秋眠型和非秋眠型苜蓿叶片中SKU5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同一秋眠型苜蓿品种不同时期SKU5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和不同时期2种秋眠型苜蓿品种间SKU5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以及SKU5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苜蓿株高、叶面积、日照长度、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KU5基因的表达受日照长度极显著负调控,受温度极显著正调控;2种苜蓿叶片中SKU5基因的表达受日照长度和温度的调控结果不一致;秋眠型苜蓿叶中SKU5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株高、叶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因此,随着日照长度的缩短,SKU5基因高表达很可能促进秋眠型苜蓿的秋眠。

关键词: 单铜氧化酶样蛋白SKU5 苜蓿 秋眠性 基因表达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定位施肥下潮土磷素盈亏及对无机磷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定位施肥下潮土磷素盈亏、各形态无机磷的变化及土壤磷素盈亏对无机磷的影响,为潮土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国家潮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基地",以NK(不施磷肥)处理为对照,研究华北地区常见的4种施肥模式(NPK(单施化肥)、SNPK(秸秆还田)、MNPK(有机无机配施)、1.5MNPK(高量有机无机配施))下,土壤表观磷盈亏、累积磷盈亏、各形态无机磷含量变化,以及土壤磷素盈亏对各形态无机磷的影响。【结果】25年不施磷肥土壤磷始终处于亏缺状态,土壤磷累积亏缺431.8 kg·hm~(-2),4种施磷肥模式(NPK、SNPK、MNPK、1.5MNPK)25年土壤磷分别累积盈余291.2、398.4、1742.4、2 676.9 kg·hm~(-2)。长期不施磷肥,土壤无机磷以Ca_2-P减少最多,减少49.0%。试验前13年上述4种施肥模式土壤Ca_2-P增加1.2—5.4倍,平均增加1.26—5.73 mg·kg~(-1)·a~(-1),后12年单施化肥、秸秆还田和有机无机配施Ca_2-P增长速率降低99.2%—112.6%,高量有机无机配施土壤Ca_2-P年降低2.0 mg·kg~(-1),以上4种施肥模式土壤Ca_2-P相对含量25年增加1.0%—3.5%;连续25年施用磷肥,土壤Ca_8-P、Al-P、Fe-P分别增加1.4—6.5、1.8—3.3、1.1—2.2倍,平均增加4.69—19.81、1.67—3.10、1.23—2.37 mg·kg~(-1)·a~(-1),其相对含量分别增加8.4%—30.0%、3.3%—4.0%、1.8%—3.3%;Ca_(10)-P和O-P含量长期维持在350—410、100—160 mg·kg~(-1),但其相对含量分别减少11.4%—29.7%、3.1%—8.9%。25年不施磷肥,土壤每亏缺100 kg P·hm~(-2),Ca_2-P、Ca_8-P、Al-P、Fe-P、Ca_(10)-P、O-P分别减少1.2、2.7、1.1、1.5、0.8、7.5 mg·kg-1。单施化肥和秸秆还田模式土壤每累积盈余100 kg P·hm~(-2),Ca_2-P、Ca_8-P、Al-P、Fe-P、Ca_(10)-P、O-P分别增加3.9—5.0、21.5—21.6、6.5—7.4、4.8—5.6、4.0—7.5、2.4—7.2 mg·kg-1。有机无机配施模式(MNPK、1.5MNPK)土壤每累积盈余100 kg P·hm~(-2),Ca_2-P、Ca_8-P、Al-P、Fe-P、Ca_(10)-P、O-P分别增加1.8—2.8、14.2—16.4、2.5—3.2、1.9—2.6、-0.2—1.2、0.3—1.9 mg·kg-1。【结论】长期施用磷肥能够提高潮土磷盈余量,提高土壤Ca_2-P、Ca_8-P、Al-P、Fe-P含量及其占总无机磷的相对含量,其中有机无机配施模式提高程度高于单施化肥和秸秆还田;潮土盈余相同磷量时,土壤无机磷以Ca_8-P增量最多,其次是Al-P、Fe-P;单施化肥土壤Ca_2-P、Ca_8-P、Al-P、Fe-P增加量高于秸秆还田和有机无机配施模式。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潮土 磷素盈亏 无机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豫南地区油菜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要点及效益分析

中国农技推广 2019

摘要:河南省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年平均气温12. 8~15. 5℃,平均降水量785 mm,日照时数1 926~2 639小时,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油菜的生长,是全国油菜的主产和高产省份之一,油菜总产量居全国第6位,平均单产居全国前3位,比全国平均产量高20%以上[1-2].豫南的信阳市是农业部发布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油菜优势区域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播量对中药材红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9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对中药材红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红花种植提供参考。方法以卫红花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播期播量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红花植株株高、茎粗、节间数、第一有效分枝高度、无效分枝数、单株有效果球数、小区籽粒产量、羟基黄色素A含量均减少,有效分枝数先升后降,顶果球直径和顶果球着粒数先降后升。在同一播期内随着播量的减少,红花植株株高、节间数、第一有效分枝高度、小区籽粒产量变小;茎粗、有效分枝数、无效分枝数、顶果球直径、顶果球着粒数、单株有效果球总数、羟基黄色素A含量增加。10月8日前后播种,以1.5~1.8×10~4万/667 m~2为好;10月24日~次年02月14日前后播种,均以2.2×10~4/667 m~2为好;结论播期为影响红花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为播量。晚播红花应适当增加播量有利于红花高产。

关键词: 红花 播期 播量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棚早春西瓜套种朝天椒高效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大棚早春西瓜是河南省内黄县的主要栽培方式,套种朝天椒后每667 m2收入达3万元以上。该模式一次整地,两茬收入,既提高了西瓜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又提高了大棚利用率。内黄县地处豫北平原、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7℃,平均日照时数2 188.8 h(小时),年均降水量596.7mm。2018年蔬菜(包括西甜瓜)种植面积4.1万hm2(61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5%,是国家设施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早春茬大棚西瓜由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