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河南省葡萄需水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河南省1960—2015年的17个基本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和作物系数法计算了河南省葡萄需水量;并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葡萄生育期需水量和不同月份需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960—2015年,河南省葡萄生育期平均需水量为451.71 mm。56 a来,除4月份葡萄需水量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外,其他月份的需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6月、7月和8月的需水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葡萄生育期需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豫西葡萄生育期平均需水量最高,为460.82 mm,豫南葡萄生育期平均需水量最低,为438.15 mm。对影响河南省葡萄生育期需水量的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与葡萄生育期需水量有极显著正相关性,平均相对湿度与生育期需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

关键词: 河南省 葡萄 Penman-Monteith公式 作物需水量 气象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沼液替代化肥对小麦-玉米轮作温室气体排放及温室效应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

摘要:本文采用密闭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不同沼液灌溉模式,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并运用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气体排放强度(GHGI)对小麦-玉米排放的温室效应进行估算.研究表明,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期中,以清/沼比2∶1配比的沼液灌溉,小麦灌3次,玉米灌溉1次的处理(T3)和小麦灌溉4次,玉米灌溉1次的处理(T4)与常规施肥(CF)相比,GWP连续两年没有显著性差异,T3、T4和CF在2016年的GWP为2 990.82±285.00、3 235.48±307.05、3 047.35±315.11;T3、T4和CF在2017年的GWP为2 865.61±296.44、3 069.10±318.44和2 741.70±284.37.但小麦季灌溉1次,玉米灌溉1次处理(T1)和与小麦灌溉2次,玉米灌溉1次的处理(T2)的GWP比CF处理相比显著降低.T1和T2处理在2016年和2017年的GWP分别为2 578.57±279.39、2 586.13±263.01;2 702.59±300.75、2 733.19±260.81,T1和T2处理2016年比CF处理降低了15.38%和11.31%;2017年比CF处理降低了5.67%和0.31%.针对产量进行分析,T2、T3、T4和CF处理连续两年差异性不显著,其中T4处理在2016年产量比CF处理提高了4.12%.T3、T4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与常规施肥处理(CF)连续两年差异性不显著,2016年T1和T2处理与CF处理相比显著降低了0.56%,2017年T2处理和CF处理相比差异性不显著.综合考虑GWP与作物产量的因素,T2处理(小麦季2∶1沼液灌溉2次,玉米季2∶1沼液灌溉1次,施氮量为315 kg·hm-2)为最优选择,所以T2处理是可以替代化肥且较合理的灌溉模式.

关键词: 沼液 小麦玉米 温室气体 全球增温潜势 气体排放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分解对不同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饲料残饵对不同养殖水体生态因子的影响,采用水族缸模拟法,研究15 d内未投放饲料残饵的草鱼(C1)、罗非鱼(C2)和乌鳢(C3)养殖水体与投放饲料残饵的草鱼(T1)、罗非鱼(T2)和乌鳢(T3)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变化.结果显示,C1、C2和C3组水体溶解氧含量与pH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试验结束时,C1、C2和C3组浮游植物密度较试验初分别升高43.50%、36.12%和27.57%,多样性指数分别升高5.76%、8.01%和5.63%,水环境稳定.T1、T2和T3组水体可培养细菌数量与溶解氧含量、pH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总磷、氨氮、硝酸盐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试验结束时,T1、T2和T3组浮游植物密度分别是试验初的11.54倍、9.57倍和8.68倍,多样性指数较试验初分别下降18.11%、12.71%和4.35%,T1和T2组微囊藻为优势种群,而T3组针杆藻为优势种群.综上,无饲料残饵时,不同养殖水体浮游植物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均会上升,水体环境稳定.存在饲料残饵时,不同养殖水体浮游植物密度升高的同时,多样性指数均下降,水体环境趋向富营养化.不同养殖水体水质指标变化的差异与水体微生物密切相关,而浮游植物组成的变化则可能与水体pH值的变化相关.

关键词: 养殖水体 饲料残饵 水质 浮游植物 可培养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干燥方式对香椿粉品质特性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香椿为原料,研究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对香椿粉的物理特性、基本成分、抗氧化活性、风味物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香椿粉的综合品质较好。在物理特性方面,真空冷冻干燥香椿粉的得率较高、色泽浓绿,复水性、吸油性好;而喷雾干燥香椿粉的溶解度高、堆积密度大。在基本成分方面,真空冷冻干燥香椿粉的蛋白质、皂苷、生物碱含量均高于喷雾干燥;而VC、黄酮、多糖含量在两种干燥方式的香椿粉中无显著性差异。在抗氧化活性方面,真空冷冻干燥香椿粉的DPPH自由基清除力和还原力均高于喷雾干燥。在风味物质方面,从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的香椿粉中分别鉴定出49和41种挥发性成分,且真空冷冻干燥香椿粉含有较高的特征风味物质2-巯基-3,4-二甲基-2,3-二氢噻吩。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发现真空冷冻干燥香椿粉呈现蜂窝状松散结构,而喷雾干燥香椿粉多呈现出干瘪的圆球体状。综合考虑,真空冷冻干燥是一种适合制备高品质香椿粉的干燥方式。

关键词: 香椿 真空冷冻干燥 喷雾干燥 品质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种子繁育管理新思路探索

种子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当前小麦种子繁育门槛低,从业人员技术参差不齐,管理混乱;农村劳动力紧缺,繁育地块田间去杂难度大 、成本高;品种繁殖材料代数高,纯度普遍降低;繁育种子数量严重与市场脱节,丰收年份繁育基地出现低价倾销行为,严重扰乱种子市场,损害种子企业的利益.本文根据小麦种子繁育管理的这些突出问题,提出育种家每年提供基础种源,种子企业扩繁3年后投入市场,抬高繁育门槛,降低扩繁代数,提高育种家种子纯度,不断完善繁育档案,引进第三方检验机构介入管控小麦繁育质量等新的繁育管理新思路,对提高小麦种子的繁育质量,维护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障企业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小麦 种子 繁育 管理 种子企业 市场 基础种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藻类在猪和鸡养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总结了畜禽生产中可利用的藻类及其营养成分,重点介绍了含藻饲料对以猪和鸡为代表的畜禽生长、免疫、肌肉品质、产蛋性能和禽蛋品质等方面的影响,还指出了藻类在畜禽饲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旨在为藻类资源在猪、鸡养殖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藻类分布广、易生长、产量大,尤其是海藻,含有陆生植物不具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物质.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色素的微藻添加到饲料中能改善畜禽肉品质,提升禽蛋品质;将富含多糖等活性物质的大型海藻添加到饲料中有助于提升畜禽免疫力.饲料中添加少量藻类可提高饲料稳定性,提升畜禽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当藻类添加量过高时,其所含的抗营养因子会对畜禽产生负面影响,但通过适当的预处理可消除部分抗营养因子,减轻负面效应.

关键词: 藻类 生长 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基追施比例对芝麻产量和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实现芝麻高产、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氮肥残留的氮肥最佳基追比例。[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供试芝麻品种为'郑太芝1号',设置4个氮肥基追比例处理,氮肥底施与初花期追施比例分别为1:0(N_(1:0))、2:1(N_(2:1))、1:2(N_(1:2))、0:1(N_(0:1))。利用~(15)N示踪技术,每盆施含有~(15)N标记的总氮0.9g,分析各处理芝麻产量及氮素的吸收、分配特征。[结果]不同处理相比,N_(2:1)处理单株产量最高,N_(1:2)处理次之,N_(2:1)与N_(1:0)、N_(0:1)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在初花期,N_(2:1)处理,芝麻单株生物量和植株总吸氮量均最高,不施基肥的N_(0:1)处理最低;各处理植株对肥料氮的吸收表现为N_(1:0)>N_(2:1),对土壤氮的吸收以N_(2:1)最高;肥料氮和土壤氮在各器官中的分配均为叶>茎>根。在成熟期,N_(2:1)处理的单株总生物量最大,单株籽粒吸氮量和总吸氮量也最高,N_(1:0)处理最低,两者差异达显著水平;植株对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吸收比例为23.7%~29.1%和70.9%~76.3%;对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吸收均为籽粒>叶片>茎>蒴皮>根,籽粒吸氮量明显高于其它器官,籽粒占总吸氮量的33.0%~44.3%。N_(2:1)处理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2.5%,N_(2:1)、N_(1:2)、N_(0: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均与N_(1:0)(17.8%)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处理芝麻收获后土壤~(15)N回收率以N_(2:1)处理的最低(16.2%),N_(0:1)处理的最高(31.3%)。[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底施与初花期追施比例为2:1时,芝麻产量和生物量以及氮肥利用率最高,氮肥土壤残留量最少,是最佳氮肥基追施比例。

关键词: ~(15)N示踪技术 芝麻 氮肥 产量 氮素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市售玉米品种抗倒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玉米倒伏主要影响因素和评价主栽玉米品种的耐密抗倒性,以'郑单958'、'郑单1002'和'先玉335'等13个市售玉米品种为材料,种植在60 000株/hm~2、90 000株/hm~2和120 000株/hm~2 3个密度条件下,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倒伏率与9个农艺性状指标和4个产量性状指标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种植密度对上述13项指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且与倒伏率的相关系数达到0.427,13个玉米品种中,'豫单606'、'迪卡517'和'郑单2265'耐密抗倒性较好,'浚单20'耐密抗倒性最差.因此,可将上述与倒伏率显著相关的性状作为玉米抗倒性鉴定的指标,高密度种植时应选用'豫单606'、'迪卡517'和'郑单2265'等耐密抗倒性较好的品种.本研究以期为玉米抗倒伏基因挖掘、种质利用和抗灾减灾等提供依据.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品种 耐密性 抗倒性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西瓜甜瓜产业70年发展回顾及展望

中国瓜菜 2019

摘要:从种植规模、品种、栽培技术、产业区域化、品牌创建等方面对70年来河南省西瓜甜瓜产业的发展动态进行回顾,指出了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对今后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河南省 西瓜 甜瓜 产业动态 问题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期高温对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20个黄淮海区域主栽夏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花期高温胁迫对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对夏玉米品种的耐热性进行评价,为黄淮海区域耐热夏玉米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可降低夏玉米品种百粒质量、穗行数和穗粒数,进而降低产量,其中,郑单958、隆平206、登海605、伟科702、郑单1002、郑单309、京科968、中科玉505的产量耐热系数较高,而浚单29、先玉335、蠡玉16、农华101、迪卡517、联创808、郑单343等品种的产量耐热系数较低。与对照(常温处理)相比,高温处理夏玉米品种总蛋白质含量平均增加4.27%,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含量分别增加13.33%、10.53%、12.12%;总淀粉含量下降2.11%,其中支链淀粉含量下降了3.02%。其中,高温处理伟科702、郑单1002、郑单309、先玉335的总蛋白质含量较对照增加较多,分别增加了23.06%、19.77%、18.67%、18.58%,而浚单29、农大372、裕丰303较对照降低较多,分别降低了9.68%、10.25%、11.36%;秋乐218、新单68、中科玉505、裕丰303的总淀粉含量较对照降低较多,分别降低了5.60%、6.47%、5.13%、5.49%,而浚单29、伟科702、郑单1002分别较对照降低了0.28%、0.03%、0.34%。利用产量耐热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将20个品种分为3类:耐热型、中间型和热敏感型,耐热型包括农大372、登海605、郑单1002、郑单309、京科968、中科玉505,中间型包括郑单958、隆平206、宇玉30、伟科702、新单68,热敏感型包括浚单29、先玉335、蠡玉16、联创808、农华101、迪卡517、秋乐218、裕丰303、郑单343。高温处理下,热敏感型品种的籽粒总蛋白质含量最高,但较对照变化幅度最小;不同类型品种淀粉含量相近,但以热敏感型品种较对照的变化幅度最大。

关键词: 夏玉米 高温 蛋白质 淀粉 品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