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耕作模式对烤烟根系生长和烟叶钾、氯含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豫南烟区适宜的烤烟耕作模式,采用田间试验,设置T1(常规耕作,耕作深度25 cm)、T2(原位不动土层耕作,耕作深度45 cm)、T3(起垄带下原位条状深耕,耕作深度45 cm)3个耕作模式处理,研究了耕作模式对烤烟根系生长和烟叶钾、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采收结束,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含水率均表现为T1>T2>T3,其中,3个处理间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T2、T3处理2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较T1处理显著降低。移栽后75 d,与T1处理相比,T2、T3处理烟株根系体积、根干质量、一级侧根和不定根数量均显著增加。与T1处理相比,T2、T3处理烟叶产值分别显著提高9.8%、10.6%,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均以T3处理最高,分别为23.6元/kg和46.7%。从烤后烟叶的钾、氯含量看,与T1处理相比,T2、T3处理均提高了中部叶和上部叶的钾含量,降低了氯含量。综合分析,在豫南烟区,生产中较适宜的耕作模式为起垄带下原位条状深耕。

关键词: 烤烟 耕作模式 根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喷水频度和光质对烟用烤房内豌豆苗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以烟用烤房内生产豌豆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光质(蓝光、红光、蓝红混合光)对豌豆苗长、重量积累、色素含量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光照条件下,相对较高的喷水频度能够提高豌豆苗长、鲜重和干重、色素含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其中蓝光照射条件下,叶绿素a、VC含量和总酚含量显著增加,红光照射条件下,叶绿素b、类黄酮和总酚含量显著增加,蓝红混合光照条件下,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VC含量和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相同喷水频度下,蓝光处理能够显著提升苗长及显著增加豌豆苗茎叶鲜重、总鲜重、总干重.不同光质对豌豆苗叶片中不同色素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蓝光处理显著增加叶绿素a含量,红光处理显著增加叶绿素b含量,蓝红混合光照处理显著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红光处理酚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光质.蓝光照射处理V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类黄酮含量高于红光照射.豌豆苗中色素总量与VC含量、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之,豌豆苗生产过程中采用蓝光照射配合较高的喷水频度能够改善豌豆苗生长发育状况和达到提升豌豆苗营养价值的目的.

关键词: 喷水 光质 色素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生物刺激素对小麦产量形成及品质的调控

麦类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比较农用腐殖酸、生化腐殖酸、海藻酸钠寡糖、氨基酸、复合生物刺激素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这5种生物刺激素喷施对小麦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5种生物刺激素均可一定程度促进小麦旗叶的生长和提高SPAD值,以海藻酸钠寡糖处理效果最优,其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均显著增加,气孔限制值则显著下降.除氨基酸处理外,其他生物刺激素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增加小麦产量,也以海藻酸钠寡糖处理效果最佳,其穗顶部、中部和基部的籽粒重、穗粒数及千粒重均显著增加.5种生物刺激素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小麦总淀粉含量,以生化腐殖酸处理效果最优;此外,生化腐殖酸、农用腐殖酸和海藻酸钠寡糖处理还可提高支链淀粉含量,降低直/支比.除农用腐殖酸外,其余生物刺激素处理的蛋白质、湿面筋和干面筋含量均显著下降.综合而言,5种生物刺激素中,以海藻酸钠寡糖对小麦产量形成的促进效果较好,但对品质具有不利影响.

关键词: 生物刺激素 小麦 产量形成 品质 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环曲病毒河南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分析

动物医学进展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8年在河南地区规模化牛场进行犊牛腹泻流行病学调查时,在粪便样品中检测到4株牛环曲病毒,分别命名BToV/CH/HN-1、BToV/CH/HN-2、BToV/CH/HN-3和BToV/CH/HN-4.对4个毒株的M基因进行克隆、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4个BToV毒株之间的基因核酸序列同源性为97.4%~100%,与欧洲BToV代表株同源性最高(95.6%~99.5%).遗传进化分析表明,4个毒株均属于欧洲谱系的牛源进化分支.提示我国牛群中存在环曲病毒感染,丰富了牛环曲病毒的流行病学资料,可为制定综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牛环曲病毒 序列分析 遗传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抗氧化肽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的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纳滤、超滤、制备液相对胰蛋白酶水解芝麻蛋白的酶解液中抗氧化肽进行分离纯化,随后采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进行结构鉴定,并合成相应多肽验证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共获得5个芝麻抗氧化肽,Glu-Leu-Phe-Phe-Gly-Ala-Gly-Gly-Glu-Asn-Pro-Glu-Ser-Phe-Phe-Lys(ELFFGAGGENPESFFK)、Phe-Glu-Ser-Glu-Ala-Gly-Leu-Thr-Glu-Phe-Trp-Asp-Arg(FESEAGLTEFWDR)、Asp-Val-Ala-Asn-Glu-Ala-Asn-Gln-Leu-Asp-Leu-Lys(DVANEANQLDLK)、Glu-Asn-IIe-Glu-His-Thr-Ala-Ala-Thr-His-Ser-Tyr-Asn-Pro-Arg(ENIEHTAATHSYNPR)、Gln-Asp-Asn-Ala-Asn-Asn-Ala-Asn-Gln-Leu-Asp-Pro-Asn-Pro-Arg(QDNANNANQLDPNPR)。胰蛋白酶酶解产生的芝麻抗氧化肽N端以酸性氨基酸残基为主,C末端为碱性氨基酸残基;除抗氧化肽ELFFGAGGENPESFFK是芝麻7S酶解产物以外,其余多肽均来自芝麻11S蛋白酶解。

关键词: 芝麻蛋白 抗氧化肽 结构鉴定 分离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昌7-2导入系发掘干旱胁迫下玉米产量相关QTL位点

玉米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昌7-2为轮回亲本,自交系郑独青为供体亲本,采用回交和定向选择的方法构建高代导入系群体。通过玉米56K芯片对极端株系进行基因分型,以IciMapping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穗重、穗粒重以及百粒重等QTL定位。结果表明,共获得分布于玉米第1、3、5、9、10共5条染色体上的10个QTL位点。其中,与穗重、穗粒重相关的各4个,与百粒重相关的2个。第1、5、10染色体上存在同时控制穗重和穗粒重的相同位点,加性效应均来源于郑独青,贡献率均在22%以上。此外,第10染色体相同位点还同时控制1个微效加性的百粒重QTL。在QTL定位的基础上,获得了多位点聚合的导入系,同时携带第1、5、10染色体上3个QTL位点的导入系,其产量性状表现优于轮回亲本昌7-2。

关键词: 玉米 抗旱性 导入系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SCI收录文献特征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正确认识和评价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不同直属科研机构的学术现状,以Web of Science收录的河南省农科院2011—2015年产出文献为数据源,按照资助基金类型不同将其进行分类,用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方法,将不同类别文献的数量、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具有统计意义的指标及其他绩效评价指标进行了对比,并对合作关系、学科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统计指标的需要进行清洗、规范和补录后,得到有效文献279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SFC)基金文献(第一项基金为NSFC)、其他基金文献、无基金文献占比分别为32.3%、60.2%、7.5%。NSFC基金文献占比表现为上升趋势,2015年较2011年提高了13.5个百分点。NSFC基金文献涉及学科24个,产出文献最多的前5个学科为生物学、病毒学、昆虫学、农艺学和植物科学。不同直属科研机构文献数量、文献基金类型差别很大,这与各直属科研机构主要工作内容及综合科研实力相一致。且文献在少部分个人(团队)身上的集中度非常明显,其中,以ZHANG G P和ZHANG H Y为通信作者的文献最多,所发表文献的篇数、合计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均较高。被引次数排名TOP 20的文献具有如下特点:文献所属刊物的影响因子一般较高,文献多为合作发表,研究方向多为生物学。

关键词: Web of Science 资助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献计量学 论文产出 学术合作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小麦肉鸡代谢能预测方程的建立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采用化学分析和肉鸡代谢试验建立了河南省小麦养分含量与代谢能的回归方程。试验1:选取河南省11种不同的成熟小麦,测定概略养分含量和容重,分析养分含量变化范围。试验2:用小麦、次粉、麸皮、面粉按照总戊聚糖含量梯度配制人工小麦,再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配制成人工小麦代谢饲粮。选取常规饲养的商品代罗斯308雄性白羽肉鸡进行代谢试验,分别在11~13日龄和25~27日龄,用全收粪法测定人工小麦代谢饲粮的表观代谢能(AME)、真代谢能(T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和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并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AME、TME、AMEn和TMEn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河南省小麦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总磷(TP)含量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分别为16.67%、15.84%、14.96%、19.32%。2)肉鸡对人工小麦代谢饲粮的养分表观代谢率在11~13日龄和25~27日龄存在差异,25~27日龄肉鸡对人工小麦代谢饲粮ADF、粗纤维(CF)的表观代谢率高于11~13日龄,AME、TME、AMEn和TMEn也高于11~13日龄。3)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河南省小麦肉鸡代谢能的预测方程为:11~13日龄,AME=14.628-0.184NDF (R2=0.842,P<0.01),TM E=15. 49-0. 197NDF (R2=0. 854,P <0. 01),AM En=14. 571-0. 184NDF (R2=0.847,P<0.01),TM En=15. 49-0. 197NDF (R2=0. 854,P <0. 01); 25~27日龄,AM E=15.462-0.217NDF (R2=0. 797,P <0. 01),TM E=16. 124-0. 214NDF (R2=0. 809,P <0. 01),AM En=15.179-0.208NDF (R2=0.801,P<0.01),TM En=16.123-0.214NDF (R2=0.809,P <0.01)。4)通过预测方程计算所得人工小麦代谢饲粮AME、TME、AMEn和TMEn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很接近,计算所得的河南省小麦AME、TME、AMEn和TMEn符合预期值。由此得出,不同品种河南省小麦之间EE、NDF、ADF及TP的含量差异相对较大;不同日龄阶段的肉鸡对小麦代谢能存在差异,设计肉鸡饲粮配方时,不同阶段饲粮代谢能应采用对应的代谢能值;低于14日龄的肉鸡,预测方程为AME=14.628-0.184NDF,TME=15.49-0.197NDF,AMEn=14.571-0.184NDF,TM En=15.49-0. 197NDF; 14日龄以上的肉鸡,预测方程为AM E=15. 462-0.217NDF,TM E=16.124-0.214NDF,AM En=15.179-0.208NDF,TM En=16.123-0.214NDF。

关键词: 小麦 代谢能 养分 预测方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怀菊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不同花期总黄酮积累规律研究

亚太传统医药 2019

摘要:目的:筛选怀菊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探讨不同开花时期总黄酮积累规律。方法:以总黄酮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优化怀菊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怀菊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0,乙醇浓度80%,超声时间40min,超声功率105W;不同开花时期总黄酮在盛花期时有一个显著增加趋势。结论:该提取工艺成熟、简单、可靠,测定结果稳定,可为怀菊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怀菊 总黄酮 提取工艺 工艺优化 正交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研究

种业导刊 2019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分析河南省发展现代农业科技举措与成效的基础上,深刻剖析农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河南省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河南省 现代农业科技 发展路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