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579条记录
陈年普洱茶特征风味成分分析

茶叶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陈年普洱茶中挥发性组分,其中烷烃类化合物含量较高,但它对茶叶香气几乎没有贡献,为此陈年普洱茶香气以芳烃类及其衍生物和萜烯类化合物为主,以酯类及其衍生物为辅。芳烃类及其衍生物以2,2',5,5'-四甲基联苯和1,2,3-三甲基-4-丙烯基-萘为主,萜烯类化合物以α-雪松烯和长叶烯两种异构体为主,并以α-雪松烯含量作为陈年普洱茶的检测指标。陈香味关联成分1,2,3-三甲氧基苯的含量随着萃取温度的提高而增加,最高约1.73%。同时采用比色法测得普洱茶的茶多酚、总黄酮、可溶性总糖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50.87、11.7、5.09、1.69 mg·g-1。

关键词: 陈年普洱茶 风味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种圆叶决明对杜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套种圆叶决明杧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特征,明确套种圆叶决明是否有利于控制杧果园主要害虫,[方法]于2008年4-9月对福建省惠安县套种圆叶决明的杧果园和无套种的清耕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结果]在套种园共采集到2纲、12目、52科、73种节肢动物;在清耕园共采集到2纲、12目、44科、57种节肢动物.套种杧果园优势种为中国小黑蚁Monomorium chinensis和红蚂蚁Tetramorium guineense,2者均为捕食性天敌昆虫;清耕园的主要优势种为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和棉古毒蛾Orgyia postica,这2种昆虫均为危害杧果的害虫.套种圆叶决明显著提高了杧果树节肢动物总群落、天敌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丰盛度以及中性昆虫亚群落丰盛度,但对其他群落特征指数间无显著影响.[结论]杧果园套种圆叶决明增加了天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及中性昆虫的数量,对调节杧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作用,利于杧果园害虫的综合治理.

关键词: 杧果园 套种 圆叶决明 节肢动物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溴虫腈茶园使用安全性评估

农药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探讨溴虫腈茶园使用安全性,在福安福云6号绿茶品种茶园开展残留消解动态试验。[方法]用54~270 g a.i./hm2溴虫腈进行施药,药液干后和1、3、5、7、10、15 d后分别取样检测。[结果]溴虫腈在茶青上的原始附着量和烘干样品中的原始残留量随施药剂量的提高线性增加,而烘干消解率与原始附着量呈抛物线关系,最高达75.71%。在108~216 g a.i./hm2使用剂量下,施药后3、10 d分别可降解67.95%~75.82%和90%以上;在茶园的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2.11~3.09 d;5月份的原始残留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9月份,1次施药及2次施药后的残留量均低于50 mg/kg。[结论]溴虫腈的使用安全性好,对于国内市场,建议在茶叶上的残留限量暂订为15 mg/kg,108~216 g a.i./hm2使用剂量下安全间隔期7 d。

关键词: 溴虫腈 茶叶 农药残留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绣球菌栽培菌株RAPD和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4个绣球菌栽培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RAPD和SRAP分析,筛选出了15个扩增谱带清晰、多态性好的RAPD和SRAP引物,获得31条明显的多态性条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15~1.00,遗传差异较大,相似系数为0.79时,4个菌株聚为3个群,相似系数为1.00时,菌株SpA和菌种SpD未能分开。

关键词: 绣球菌 遗传多样性 RAPD SRA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茶园绿肥冠层害虫与天敌调查及动态分析

中国植保导刊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扫网法、镜检法对茶园绿肥圆叶决明、三叶猪屎豆、木豆冠层害、益虫进行系统调查。在圆叶决明冠层共采集到节肢动物1 581头。其中,中性昆虫670头,占群落物种个体总数的42.38%,植食性害虫593头,占群落物种个体总数的37.51%,捕食性天敌200头,占群落物种个体总数的12.65%,寄生性天敌118头,占群落物种个体总数的7.46%;在三叶猪屎豆冠层共采集到节肢动物1 796头,其中植食性害虫911头,占物种个体总数的50.72%,中性昆虫582头,占群落物种个体总数的32.41%,天敌303头,占16.87%。木豆冠层共采集到节肢动物781头。其中,中性昆虫数量最多,356头,占群落物种个体总数的45.58%,植食性害虫289头,占群落物种个体总数的37.00%,天敌136头,占17.42%。3种绿肥冠层植食性害虫和天敌呈显著的正相关。叶片平均缺刻率圆叶决明最高,三叶猪屎豆次之,木豆最低,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茶园 绿肥 圆叶决明 三叶猪屎豆 木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洱茶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茶叶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技术对普洱茶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使普洱茶的挥发性成分得到良好的分离;通过对17个样品的GC图谱的分析,共确定了26个色谱峰为普洱茶挥发性成分的特征指纹峰,建立了普洱茶挥发性成分的GC-MS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分析。该方法重复性好,挥发性成分中各成分分离较好,因此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作为普洱茶香气品质鉴定和评价的参考依据之一。

关键词: 普洱茶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指纹图谱

饲粮赖氨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和乳成分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赖氨酸水平的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3~5胎次、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60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头母猪,分别饲喂总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90%、0.95%、1.00%和1.05%的4种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并按相同的氨基酸平衡模式添加其他4种氨基酸,泌乳期21 d。结果表明:1)0.90%组和0.95%组仔猪断奶窝均增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1.00%组和1.05%组(P<0.05);0.90%组母猪体重损失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断奶发情间隔和下一胎总产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间血清尿素氮和葡萄糖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0.90%组和0.95%组血清雌二醇、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1.00%组和1.05%组(P<0.05);0.90%组和0.95%组血清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1.00%组和1.05%组(P<0.05)。3)0.90%组和0.95%组乳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1.05%组(P<0.05),0.90%组和0.95%组乳总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1.00%组和1.05%组(P<0.05)。由此可见,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条件下,饲粮赖氨酸水平为0.90%~0.95%时泌乳母猪能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

关键词: 氨基酸 赖氨酸 低蛋白质饲粮 氨基酸平衡 生产性能 血清指标 乳成分 泌乳母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片β-羟脂酰-CoA脱水酶(HCD)基因全长cDNA的分离与表达研究

北方园艺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Prunus salicina Lindl.var.cordataJ.Y.Zhangetal)5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片为试材,根据已构建的5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片的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分离得到了一个羟脂酰-CoA脱水酶(HCD)基因,命名为PsHCD。对PsHCD基因生物信息进行分析,同时利用Real-time PCR检测PsHCD基因在叶片中5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cDNA开放阅读框编码区为第322个核苷酸到第987个核苷酸,编码221个氨基酸残基,5′UTR长度为321bp,3′UTR长度为156bp。利用TMHMM server软件分析,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有4个跨膜区域,PSORTⅡPrediction软件分析推测,亚细胞定位于内质网、微体和溶酶体中。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PsHCD的表达量随着叶片生长逐渐升高,在展开叶时达到最高峰,在幼叶到成熟叶时处于一种稳定水平,随后降低,老叶表达量最低。

关键词: β-羟脂酰-CoA脱水酶 全长cDNA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鳗鲡疱疹病毒ORF5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鳗鲡疱疹病毒(AngHV)福建株(AngHV-FJ)ORF51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中,构建表达质粒pGEX-4T-2-ORF51,将其转化至表达菌株E.coli BL21(DE3)中,IPTG诱导后,收集表达菌体,进行SDS-PAGE分析和免疫印迹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获得了高效表达的AngHV-FJ ORF51融合蛋白.经割胶回收纯化,获得高纯度的融合表达蛋白.用纯化的表达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高效价的兔抗ORF51多克隆抗体.这为进一步研究ORF51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及开展AngHV病的防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鳗鲡疱疹病毒 ORF51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多克隆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二代测序数据开发以93-11为亲本的水稻SNP-dCAPS标记的研究实例

分子植物育种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为第一个全基因组序列被测定的籼稻材料,93-11,已成为开展水稻分子遗传、功能基因定位和克隆等研究的最重要亲本之一。公共数据库公布的93-11序列为开发水稻SNP标记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其序列中存在的部分错误,也给相应研究工作带来困扰。本研究通过双重参考日本晴序列和93-11序列,进行候选SNP位点碱基多重比对,建立了一个推测、甄别93-11公共数据库误差序列,开发SNP标记的实践方法。基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针对一个涉及稻瘟病抗性材料P400突变基因所定位区间,结合d CAPS策略,展示了高效开发SNP-d CAPS标记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利用93-11为亲本,开展水稻功能基因分离等工作,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水稻 93-11 单核苷酸多态性 衍生剪切扩增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