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2份番木瓜种质资源的主要特征及评价
《中国南方果树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对收集的12份番木瓜种质资源从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主要经济性状及多样性进行观察记载及评价。马来7号、金旺1号、白皮日升、青皮日升、台港一尺瓜、红妃、台农2号为台湾品种。红铃、红铃1号、穗中红、广蜜、红日2号为广东品种。12份种质资源中,马来7号在福建闽南地区表现最好,其次是红妃、金旺1号。白皮日升、青皮日升、红铃可溶性固形物均在11%以上,抗逆性最差的是台农2号,其他品种表现正常。对它们进行综合评价,为番木瓜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打下良好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石榴树害螨:如今细须螨—中国新纪录
《新疆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叶螨是一类重要的农业有害生物,近年来在新疆喀什地区石榴害螨危害呈上升趋势,严重制约该地区石榴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调查新疆喀什市周边石榴产区,采集石榴树优势种害螨标本,鉴定种类,为该螨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打基础。【方法】利用吸虫管、微小虫分离器、镊子、解剖针、毛笔、叶螨保存液等工具,采用小毛笔蘸液直接黏取法、敲打振落法手段采集害螨标本。【结果】通过采集鉴定新疆喀什市周边石榴树害螨为如今细须螨(Tenuipalpus hornotinus Chaudhri,1971)中国新记录种,描述了该螨种区别其它近似种鉴别特征及形态特征。【结论】该种12♀螨,2008年采自新疆喀什市阿瓦提乡石榴树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培肥模式下闽东茶园水土及其氮磷流失特征
《水土保持通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培肥模式对闽东茶园水土及其氮磷流失的影响,为该区茶园水土流失评价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径流小区试验,设置6个处理:全量化肥(NPK),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1/2NPKOM),全量有机肥(OM),全量化肥+豆科绿肥(NPKL),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绿肥(1/2NPKOM+L)和不施肥(CK)。[结果]不同培肥处理下径流流失量的大小顺序为:OM>1/2NPKOM>CK>NPKL>1/2NPKOM+L>NPK,泥沙流失量表现为:OM>1/2NPKOM>NPKL>CK>NPK>1/2NPKOM+L;OM处理中径流携带的全氮、可溶性氮、硝态氮、铵态氮、全磷、可溶性磷等氮磷组分的流失量均较高,而1/2NPKOM+L中这些氮磷组分流失量则相对较低,且泥沙结合态的全氮、全磷流失量在各处理中也有类似的变化规律。[结论]1/2NPKOM+L处理在减控茶园水土及其氮磷流失方面具有良好的保土保肥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花水仙WRKY转录因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花水仙2号’和‘金盏银台’为材料,根据课题组已克隆出的多花水仙转录因子WRKY基因片段设计特异引物,通过RACE技术分别从2个水仙品种中克隆出2个不同的WRKY基因,命名为Nt WRKY40a和Nt WRKY40b,开放阅读框(ORF)长度分别为945和951个碱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两序列均含有WRKYGQK保守结构域;‘黄花水仙2号’与‘金盏银台’、拟南芥、葡萄、青蒿、小麦和粳稻的相似系数分别为:97.27%、45%、43%、47%、41%和43%。Real-time PCR分析结果表明:WRKY基因在花瓣和副冠开花过程中的表达量发生变化,说明其可能参与多花水仙花朵的衰老过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体胚发生相关未知蛋白DlUP-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龙眼体胚发生早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发现1个体胚发生相关未知蛋白DlUP-3,通过简并引物结合RACE技术进行其基因全长序列克隆。结果显示:(1)克隆到的龙眼体胚发生相关未知蛋白基因DlUP-3的全长cDNA序列为1 681bp,开放阅读框由1 01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38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GQ167202)。(2)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推导蛋白分子量为36 854.2Da,pI为9.05;该蛋白为Ras蛋白质家族成员,具有ATP/GTP-binding site motif A(P-loop)结合位点和1个典型的Ras_like_GTPase superfamily组件,无典型信号肽结构,但有跨膜螺旋的亲水性蛋白;不规则卷曲是其最大量的结构元件,散布于整个蛋白质中。(3)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该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均有表达,其中以胚性愈伤组织阶段表达量最低,而球形胚阶段最高。研究表明,DlUP-3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尤其是球形胚阶段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龙眼 体胚发生 未知蛋白DlUP-3 基因克隆 定量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脂类食品中脂肪酸单氯丙醇单酯和双酯的分离测定
《分析化学 》 2014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食品中脂肪酸单氯丙醇单酯与双酯含量的测定方法。称取0.1 g的油脂样品,加入内标后,转入氨基固相萃取柱,先以6.0 mL正己烷洗脱脂肪酸单氯丙醇双酯(MCPD双酯),再以6.0 mL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溶剂洗脱脂肪酸单氯丙醇单酯(MCPD单酯),分别收集洗脱液并浓缩至近干,残余物经甲醇钠水解和苯基硼酸(PBA)衍生后,供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MCPD单酯、MCPD双酯的检出限在83~142μg/kg(均以MCPD计)之间,线性范围为25~500μg/L(R2>0.9990)。以花生油和婴幼儿奶粉脂肪提取物为基质,在250~1000μg/kg范围内进行3种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MCPD单酯与双酯的回收率在86.5%~104.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13.2%(n=6)。此外,本方法成功应用于市售食用植物油和婴幼儿奶粉中MCPD单、双酯的污染调查。
关键词: 脂肪酸 3-氯-1,2-丙二醇单酯 3-氯-1,2-丙二醇双酯 2-氯-1,3-丙二醇单酯 2-氯-1,3-丙二醇双酯 食用植物油 奶粉 气相色谱-质谱法 固相萃取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nO_2/TiO_2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苯酚的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得PVA-SnCl4·5H2O/PVP-Ti(OC4H9)4聚合物纺丝.经700℃烧结后得到的纳米纤维分别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紫外反射光谱(UV-vis)、热重-差热分析(TG-DSC)和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测试手段进行表征.研究表明SnO2/TiO2纳米纤维具有较小的直径(147 nm)、大比表面积、疏松多孔核壳结构.研究了该复合纳米纤维对苯酚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以10 mg·L-1的苯酚水溶液为母液,以该复合纳米纤维为催化剂,在500 W的紫外灯照射下,1 h内约80%的苯酚被光催化降解,高于单一纳米纤维的光催化效率.
关键词: 同轴静电纺丝法 SnO2/TiO2复合纳米纤维 光催化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六斑月瓢虫对茶蚜的捕食作用及生物农药的安全性评价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观察了不同虫态的六斑月瓢虫对茶蚜的捕食作用以及测定了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六斑月瓢虫成虫的毒力与安全系数.结果表明:不同虫态的六斑月瓢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六斑月瓢虫1-4龄幼虫和雌成虫对茶蚜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8.7、32.2、158.7、434.8和357.1头.随着瓢虫幼虫龄期的增大,其对茶蚜的捕食量急骤上升,但瓢虫4龄幼虫对茶蚜的捕食量大于雌成虫.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六斑月瓢虫成虫的LC50差异显著,表现为1.8%除虫菊素水乳剂>0.6%氧苦·内酯水剂>0.2%苦皮藤素水剂>0.3%苦参碱水剂;但是,在田间推荐使用剂量下,4种植物性生物农药对六斑月瓢虫的安全系数表现为0.6%氧苦·内酯水剂>0.3%苦参碱水剂>0.2%苦皮藤素水剂>1.8%除虫菊素水乳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