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343条记录
waxy基因功能标记开发及在糯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作物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加快糯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进程,以糯玉米自交系云539和普通玉米自交系昌7-2为材料,通过DNA序列测定和分析,探明糯玉米自交系云539 wx基因属于wx-D7突变类型.根据2个自交系基因组序列差异,开发出waxy基因功能标记FMD7,并通过了表型验证和通用性验证.利用开发的基因功能标记FMD7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产量、株型和品质性状分析,获得携带wx基因的优良昌7-2改良系6个.利用本研究开发的基因功能标记FMD7进行辅助选择可加快回交转育进程,提高育种效率,为选育高产糯玉米杂交种提供材料基础,同时也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单基因或少数主效基因控制的性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玉米 基因 FMD7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面神雌花气味传粉前后的变化及其生态意义

广西植物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以与头细蛾传粉相关的叶下珠科植物黑面神为材料,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分别收集了该物种雌花传粉前后释放的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其化学成分,探索了三者间花气味的异同,并对其生态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从该物种传粉前、传粉期和传粉后的雌花气味中共分离出22种挥发物(传粉前12种,传粉期15种和传粉后13种),以脂肪族衍生物和萜类物质为主.3-己烯醛、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顺-乙酸-3-己烯酯、反-β-罗勒烯、β-石竹烯、β-蛇麻烯、反,反-α-金合欢烯和长叶烯是其主要挥发物.传粉前后雌花气味的化学种类及组成发生了显著分化,且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各时期主要挥发物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反-β-罗勒烯在传粉期含量最高,而在传粉后显著下降,3-己烯、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和顺-乙酸-3-己烯酯在传粉前含量均最高,β-石竹烯含量在传粉后显著升高,且长叶烯仅在传粉后出现.在传粉期和传粉后β-蛇麻烯和反,反-α-金合欢烯的含量均显著上升.同时,传粉期雌花的释放量明显高于传粉前和传粉后的.综上结果显示,黑面神雌花传粉前后花气味发生了质与量的改变.初步推测黑面神雌花传粉前后花气味的分化可能会有效阻止头细蛾对其进行再次访问,限制头细蛾在其雌花中过度产卵,进而来减少传粉头细蛾对宿主种子的取食,这无疑对维持叶下珠科植物-头细蛾专性传粉互利共生体系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化学生态意义.

关键词: 花气味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传粉前后 黑面神 头细蛾 专性传粉互利共生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Taqman微流控芯片技术高通量检测17种转基因玉米品系

分析化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Taqman微流控芯片技术应用于实时荧光PCR平台的转基因玉米17种品系高通量检测.在一次PCR扩增过程中,以2个玉米内源基因(hmgA基因、adh1基因)和1个上样控制基因(18S基因)为内参照,可同时完成17种转基因玉米品系(TC1507、NK603、MON87640、MON863、MON810、MIR162、GA21、DAS40278、BT176、BT11、98140、59122、3272、MON89034、MIR604、MON88017、T25)的单孔单重扩增的并行检测,检出限可达10~20 copies.本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与"金标准"单一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结果完全吻合,具有可多样品、多靶标平行检测的优势,为转基因产品多品系混杂鉴定检测提供了高效、快速的方法.采用本方法,从16批进境的实用玉米中检出9批转基因玉米样品,且发现其中不同程度的混杂含有1~8种品系.本方法可用于口岸进境实用农产品中多品系混杂转基因的高通量检测.

关键词: Taqman微流控芯片 转基因玉米 品系鉴定 多品系平行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荚用菜豆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保持体系的诱导方法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为诱导再生成苗提供基础材料,为进一步开展荚用菜豆育种相关研究奠定基础.以荚用菜豆无性细胞(茎、叶、子叶等器官)为试验材料,通过筛选植物激素及其最佳组合,获得了以细胞质浓密的圆球形细胞为主体的松散型愈伤组织细胞团.最终筛选出诱导无性细胞产生普通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Ⅰ号":MS+2,4-D 1 mg/L+蔗糖30 g/L.进一步研究获得了"诱导培养基Ⅱ号":MS+6-BA0.25 mg/L+2,4-D 0.5 mg/L+AgNO3 10 mg/L.此培养基可以诱导和保持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本研究筛选出可以将无性细胞诱导为松散型胚性细胞团,并且维持胚性细胞继续增殖的系列培养基,解决了诱导过程中愈伤组织褐化问题,创建了一套诱导荚用菜豆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新方法.

关键词: 荚用菜豆 松散型胚性愈伤 诱导培养基 保持培养基 愈伤褐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津冀地区主栽梨品种果实外观特征、营养特性及香气物质分析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京津冀地区主栽梨品种红香酥、玉露香、黄冠梨、安梨、鸭梨和雪花梨为材料,对梨果实外观特征和营养特性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明确了香气物质的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选取的梨品种在果肉硬度、石细胞含量、a值(红绿色差)和可滴定酸含量上差异较大,并筛选出正十四烷、正十七烷和庚酸乙酯作为6个品种共有的特征香气成分.研究建立了基于香气含量与其他品质指标间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R2=0.950),得到影响香气含量的关键品质指标,旨在为梨果的生产和加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果实品质 香气物质 多元线性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高产L-赖氨酸枯草芽孢杆菌的构建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CSCD

摘要:为了选育一种非抗性、高产出、遗传稳定性好、低生产成本的L-赖氨酸生产菌株,以辣椒花药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材料,以穿梭表达载体pHT43和基因敲除载体pK18mobsacB为媒介,将辣椒花药中的高赖氨酸基因CFLR转化到枯草芽孢杆菌中.经过2次细胞内同源交换和培养基筛选,最终获得不带质粒抗性标记的高产L-赖氨酸枯草芽孢杆菌株CMCC(B)63501/pK18mobsacB-ΔALA::CFLR,该菌株连续传代20次后仍具有明显高于野生型的CFLR基因拷贝数,经HPLC验证,重组菌株L-赖氨酸含量比野生菌株提高了64.89%.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非抗性高产L-赖氨酸枯草芽孢杆菌株产量高、遗传稳定性好、低纯化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辣椒高赖氨酸基因 枯草芽孢杆菌 基因克隆 同源交换 HPL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HS-SPME-GC-MS与电子舌分析冷藏冠玉枇杷的风味特性

包装工程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冷藏对枇杷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液相色谱和电子舌检测技术,研究冠玉枇杷在温度为(6±0.5)℃,相对湿度为90%~95%的环境下果实的滋味特性、酸度、糖组分含量及挥发性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电子舌检测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枇杷的酸味下降明显,贮藏14d后味觉指标发生显著变化,主成分1的方差贡献率达到85.17%,酸味、甜味与可溶性固形物、pH值呈高度相关性,与可溶性糖缺乏关联性.蔗糖含量在冷藏过程中表现为持续下降趋势,质量损失率为56.7%.HS-SPME/GC-MS结果表明,在枇杷果实中共检测出37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化合物为枇杷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接近40%.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随着贮藏时间会发生变化,己醛的相对含量会降低,(E)-2-己醛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在冷藏过程中,冠玉枇杷果实的酸味明显下降,蔗糖含量显著减少,主要香气成分己醛和(E)-2-己醛可以作为枇杷采后贮藏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并且在贮藏14~21 d期间是风味变化较为明显的阶段.

关键词: 枇杷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电子舌 风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8%异噁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玉米田一年生杂草效果与安全性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CSCD

摘要:为评价48%异噁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异噁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玉米田主要杂草马唐、牛筋草、马齿苋、反枝苋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在有效成分用量为576、720、1152 g a.i./hm2时,药后40天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鲜重防效为91.5%、94.9%、99.1%,均在90%以上,玉米增产率分别为16.2%、19.0%、21.2%.因此,48%异噁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在玉米田采用土壤喷雾的方式,在试验剂量下对玉米安全,除草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增产作用.推荐剂量为有效成分用量576~720 g a.i./hm2.

关键词: 48 异噁唑草酮·精异丙甲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玉米 一年生杂草 防效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类蔬菜品种(系)苗期根肿病抗性鉴定

植物保护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芸薹根肿菌侵染引起的根肿病是影响甘蓝类蔬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抗病品种的培育是防治根肿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以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为菌源,对花椰菜、结球甘蓝、青花菜、芥蓝和苤蓝6个甘蓝变种共306份品种(系)进行苗期根肿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甘蓝类抗根肿病材料缺乏,仅在青花菜中发现1份高抗(HR)材料,感病(S)和高感(HS)材料比例占65%以上,中抗(MR)材料在松花菜和结球甘蓝中所占比例均在30%以上.对抗病比例和平均病情指数2个指标的联合评价结果显示,结球甘蓝整体抗性水平高于其他变种,芥蓝和苤蓝抗性最差.另外,对结球甘蓝'先甘336'(R)*甘蓝/青花菜杂交后代及花椰菜'托尼'(MR)*青花菜的杂交后代进行苗期根肿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相对于父本病情指数都有所降低,抗性相对提高,且父本病情指数越低,后代表现较高抗性的概率越大.鉴于此,在今后抗病组合的选择与选配过程中,父本和母本最好都具有较高的抗性.本研究将为甘蓝类蔬菜抗根肿病品种培育提供材料支撑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 甘蓝 根肿病 抗性 苗期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UPRE-lac Z为报告基因评价酵母UPR响应初步研究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未折叠蛋白质反应UPR是酵母最重要蛋白质质量控制机制之一,研究UPR响应规律有助于优化异源蛋白分泌途径合成和应对酸醇等胁迫因子的细胞自我保护.方法:选择实验室菌株W303-1A和工业菌株An-a,以UPRE启动子控制下的Lac Z为报告基因,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得到指示菌株W303-1A (leu 2∷UPRE-lac Z)和An-a (leu 2∷UPRE-lac Z),分别简称WZ和AZ.结果:生长曲线测定显示WZ和AZ与亲本菌株的生长接近;添加下述试剂孵育4h后测定β-半乳糖苷酶酶活:1μg/ml衣霉素、8%(v/v)乙醇、0.3%(v/v)乙酸、5%(v/v)乙醇+0.1%(v/v)乙酸;菌株AZ的比酶活分别是对照值的8.2、26.4、1.1和7.9倍,而菌株WZ则分别为12.6、2.4、1.0和1.0倍;进一步以YEplac195为载体表达β-葡萄糖苷酶,AZ和WZ转化子在2%纤维二糖中生长24h的β-葡萄糖苷酶酶活值分别为0.35和6.12U/ml,相应的LacZ则分别为对照值的3.1和5.4倍.结论:两个菌株显示了在抑制物和异源蛋白表达UPR响应和调控能力上的显著差异,为其改造利用提供了方向;研究也为分析抑制物耐受性和异源蛋白表达关键制约因素、优化酵母ER和UPR信号通路的调控奠定了初步方法基础.

关键词: 酿酒酵母 UPRE-lacZ UPR响应 抑制物 分泌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