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江江豚保护进展与工作展望
《水生生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小型齿鲸,具有重要的保护地位和研究价值,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大型通江湖泊(洞庭湖和鄱阳湖)及其支流尾闾,是长江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重要指示物种。自原农业部发布《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6—2025年)》以来,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深入推进和长江“十年禁渔”的全面实施,


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探索研究
《渔业信息与战略 》 2024
摘要:渔港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金融和社会资本,探索投融资模式创新有助于推动渔港经济区发展.在深入了解目前中国渔港经济区建设投融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代表性渔港经济区投融资和运营情况,分析不同投资主体的主要关切和不同投融资模式在渔港经济区建设中的适用性,探索研究中国渔港经济区建设投融资具体的创新模式,包括创新政策保障吸引企业投资经营性设施、创新贷款和税收政策吸引企业投资经营性设施、创新管理制度吸引社会企业完全投资渔港经济区建设、创新政府投资引导模式、创新地方国有平台企业投资主导的投资模式、创新大型国有企业投资模式以及推动融资租赁创新业务支持海洋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等.


海洋微生物对C40混凝土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将C40混凝土分别置于灭菌海水、富集硫酸盐还原菌(SRB)海水和富集铁细菌(IOB)海水中干湿循环2 400 h,通过化学滴定法和交流阻抗谱(EIS)研究了SRB菌和IOB菌对混凝土耐腐蚀性能(氯离子扩散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SRB和IOB微生物膜层均呈龟裂状态,无法有效阻隔海水侵蚀;SRB和IOB降低了混凝土内部的pH值;经SRB和IOB腐蚀后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分别为4.65×10-10m2/s和4.20×10-10m2/s,比灭菌海水环境下分别提高了63.16%和47.37%。
关键词: C40混凝土 硫酸盐还原菌(SRB) 铁细菌(IOB) 氯离子扩散 交流阻抗谱


热带中西太平洋大眼金枪鱼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水产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漂流金枪鱼延绳钓作业方式,于2018年5月—2019年3月对热带中西太平洋海域(WCPO,2°03′~11°17′S,163°14′~173°35′E)的大眼金枪鱼进行了取样,对其中886尾进行了繁殖生物学测定。使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圆形统计方法,分析个体叉长等生物因素、渔获水深和月度等时空因素对繁殖生物学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雄性和雌性平均叉长分别为(132.2±19.1) cm和(125.4±16.8) cm。取样群体中,雌雄比为0.54±0.74,且叉长与雌雄比具有负相关(r=-0.263,P=0.016),叉长大于140 cm后,雄性占主导。GLM模型结果显示,性腺指数(GSI)与叉长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方关系,即个体GSI随着叉长增加,当雄性和雌性叉长分别达到130~140 cm和140~150 cm后,GSI随叉长下降。基于圆形统计发现,月度对个体GSI具有显著影响,其中雄性GSI上半年较下半年高(正弦显著,P<0.001),而雌性GSI年末和年初高于年中(余弦显著,P=0.021)。有序多元Logistic模型结果显示,性腺成熟度随叉长显著增加(P<0.001),雄性性腺成熟度在5—7月较高(余弦显著,P=0.004)。此外,栖息水层对雄性个体的性腺成熟度具有显著的影响(正相关,P<0.001)。雄性和雌性个体50%性成熟叉长分别为(96.13±1.24) cm和(104.93±2.60) cm。研究结果可为更好地了解热带WCPO大眼金枪鱼的繁殖生物学特征、科学养护热带WCPO大眼金枪鱼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眼金枪鱼 繁殖生物学 圆形统计 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 热带中西太平洋


四川泡菜母水的微生物群落与理化特性分析
《中国食品学报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泡菜母水中的优势微生物与理化特性的相关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母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泡菜母水的总酸含量为3.00~18.90 g/kg,pH值为3.27~4.71,盐含量为11.00~15.50 g/100 g,检出草酸、苹果酸、琥珀酸和乳酸等7种有机酸.微生物主要群落包括厚壁菌门和子囊菌门2个门,占比均超过99.00%.优势细菌是乳杆菌属、片球菌属,优势真菌是毕赤酵母属、哈克斯坦酵母属、德巴利酵母属.相关性分析表明,乳酸杆菌属与乳酸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乙酸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片球菌属与苹果酸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乳酸杆菌和片球菌是泡菜母水的优势微生物,研究结果为泡菜母水高效发酵菌株的选育和泡菜工业化生产提供试验参考.
关键词: 泡菜母水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理化特性 相关性


基于离散模块梁单元理论的超大型浮体在非稳态载荷下的水弹性响应
《中国海洋平台 》 2024
摘要:使用离散模块梁单元(Discrete-Module-Beam,DMB)理论计算超大型浮体在非稳态载荷下的水弹性,包括位移响应和结构力响应.使用三维势流理论进行水动力分析,并基于Cummins方程将DMB方法扩展至时域;使用子梁法进行位移响应还原.在求解结构力响应时,结构被视作无支持、两端自由的无质量梁,将其所受外载荷按沿结构纵向分布是否已知划分为2类.对于已知分布的外载荷,直接对其进行积分即可获得结构力分布;对于未知分布的外载荷,使用改进后的三次曲线插值法求解结构力分布.计算定点货物移动和飞机降落工况下的水弹性响应.采用DMB方法可准确计算结构位移响应,也可给出非稳态加载过程中初始阶段的弯矩分布,并体现由集中力作用引起的弯矩突变.
关键词: 超大型浮体 离散模块梁单元 非稳态载荷 位移响应 结构力响应


夏季高温期三倍体和二倍体长牡蛎生理能量学及碳收支的比较研究
《渔业科学进展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析夏季高温期三倍体与二倍体长牡蛎(Crassostreagigas)摄食和代谢生理以及能量/碳分配策略的差异,于2022年8月,以三倍体和二倍体长牡蛎为研究对象,在山东荣成桑沟湾采用现场流水法测定滤水率、吸收效率、耗氧率、排氨率等摄食和代谢相关生理参数,并基于能量收支方程估算能量分配与碳分配情况。结果显示,三倍体长牡蛎的滤水率、同化效率均高于二倍体长牡蛎,但无显著差异(P>0.05);三倍体与二倍体长牡蛎的耗氧率、排氨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三倍体长牡蛎的耗氧率显著低于二倍体长牡蛎(P<0.05),但排氨率显著高于二倍体长牡蛎(P<0.01)。能量收支与碳收支的结果显示,三倍体长牡蛎的摄食能/碳、同化能/碳均高于二倍体长牡蛎,但无显著差异(P>0.05);三倍体与二倍体长牡蛎的呼吸能/碳、排泄能/碳、生长余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三倍体长牡蛎的呼吸能/碳显著低于二倍体长牡蛎(P<0.05),但排泄能/碳、生长余力显著高于二倍体长牡蛎(P<0.05)。三倍体和二倍体长牡蛎的氧氮比波动范围分别为7.91~14.11和59.81~94.19,因此,三倍体长牡蛎的主要供能物质为蛋白质,二倍体长牡蛎的主要供能物质为糖类和脂肪。研究结果为揭示夏季高温期长牡蛎倍性效应关联的能量分配方式差异提供了数据支撑。


孵化温度对乌龟性别及质量的影响
《淡水渔业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不同孵化温度对乌龟(Chinemys reevesii)性别及质量的影响,探求更好的稚龟孵化条件,本研究将乌龟受精卵置于25、27、29、31、33℃、转温温度(33℃转29℃)条件下孵化,统计孵化率、测量稚龟形态特征以及运动性能和生理生化指标等。结果显示:27℃孵化率最高,为42.67%,且稚龟的尾长、背甲长、背甲宽、体高、腹甲长最大;27℃孵出的稚龟翻身速度最快,与31、33℃存在显著性差异;29℃孵出的稚龟游泳速度最快,与25、33℃呈现显著性差异;33℃孵化,孵化期最短和雌性比例最高,与25、27、29℃孵化差异显著,而33℃孵化的雌性比例与转温温度孵化没有显著性差异;33℃转29℃孵化温度下腹甲宽、体重最大,乌龟生理生化指标中仅总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33℃的总抗氧化能力最低,与29℃有显著性差异,转温温度组处于两者之间,与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27℃、29℃与转温温度处理能产生高质量的稚龟,而转温温度与恒定的27℃、29℃相比,其孵化周期更短,稚龟雌性比率更高,与31、33℃相比,则稚龟质量更好。综上结果表明本研究的转温温度方式可用来做为规模化扩繁全雌乌龟苗种的生产方式。
关键词: 乌龟(Chinemys reevesii) 孵化温度 性别 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