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864条记录
不同放牧草地类型及畜种下羊肉脂肪酸指纹特征分析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建立一种畜种与肉品质特征关联的评价方法,从内蒙古阿拉善盟 3 个旗县采集羊肉样品 132 份,对其脂肪酸进行测定,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1)从不同生态类型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来看,绵羊肉的沙漠类型与戈壁、山地类型可显著分离.沙漠类型的特征脂肪酸有顺-10-十七碳烯酸(C17:1),丘陵类型的特征脂肪酸有顺-9-十八碳烯酸(C18:1n9c)和二十烷酸(C20:0),戈壁类型的特征脂肪酸有十八酸(C18:0),山地类型的特征脂肪酸有十六烷酸(C16:0).(2)由不同畜种的 PCA 结果可知,白绒山羊与蒙古羊羊肉可见显著分离.阿拉善白绒山羊的特征脂肪酸有C18:1n9c和顺-9-十六碳烯酸(C16:1),蒙古羊的特征脂肪酸有十四烷酸(C14:0)和 C16:0.(3)不同部位的 PCA 结果得出,股二头肌与肋间脂肪部位羊肉样品可见显著分离.背最长肌的特征脂肪酸有顺-9-十六碳烯酸(C16:1)和顺-10-十七碳烯酸(C17:1),股二头肌的特征脂肪酸有 C18:1n9c 和α-亚麻酸(C18:3n3),肋间脂肪的特征脂肪酸有十四烷酸(C14:0)、十七烷酸(C17:0)和十八烷酸(C18:0).由此可见,脂肪酸指纹特征可为阿拉善羊肉真实性判别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羊肉 脂肪酸特征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区域试验小麦品种(系)籽粒产量AMMI模型分析

作物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客观评价参加内蒙古区域试验(区试)小麦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和适应性,探明适合其试验结果的分析方法,采用AMMI模型对2016-2020年参加内蒙古区试小麦品种(系)的籽粒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差异是引起内蒙古区试小麦品种(系)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且基因型与环境存在互作效应。结合籽粒产量和稳定性参数(Dg)对品种(系)高产稳产性进行度量,筛选出农麦482、农麦300、赤麦8号和农麦016适宜内蒙古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小麦品种(系)。通过分析内蒙古区试小麦品种(系)与试点互作效应值发现,农麦482更适宜种植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地区,农麦300更适宜种植在达拉特旗树林召镇地区,赤麦8号更适宜种植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和赤峰市松山区,农麦016更适宜种植在通辽市钱家店镇地区。通过AMMI模型对内蒙古区试小麦品种(系)籽粒产量分析表明,AMMI模型可以客观地评价内蒙古小麦区域试验中小麦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和适应性,为选择小麦优良品种及新品种适宜推广种植区域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 籽粒产量 AMMI模型 高产稳产性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NA-Seq的向日葵脂肪酸合成基因筛选与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析向日葵主要脂肪酸组分的生物合成分子机制,选用高油酸自交系J9、低油酸自交系P50为研究材料;进行错期播种同期采样试验,以液相色谱测定授粉后不同样品籽粒的脂肪酸组分与含量;利用RNA-Seq技术对不同样品测序,获得各样品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数据,以气象学数据、液相色谱数据、向日葵基因组数据和转录组数据为基础,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相关数据。结果表明,(1)高油酸向日葵材料脂肪酸组分和含量受温度影响小,而低油酸材料易受温度影响;(2)J9和P50的12个样本的高表达基因数在7 500个左右,而中、低表达基因数相当,是高表达基因的2倍,约15 000个;(3)品种特异性表达基因和品种间特异表达基因去除重复后,在J9和P50在-CK和S数据集得到15 885个,GO功能富集获得的与脂质代谢直接相关的403个DEGs映射到与的脂质代谢相关的KEGG代谢通路,累计29个DEGs直接参与了19条相关KEGG通路。

关键词: 向日葵 脂肪酸 RNA-Seq 分子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番茄单垄双干整枝栽培技术

蔬菜 2023

摘要:为了降低高品质番茄的种子、种苗成本,实现设施农业整体种植效益提升,满足市民对高品质口感番茄的需求,总结了日光温室番茄单垄双干整枝栽培关键技术要点,包括品种选择、茬口安排、定植前准备、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通过双干整枝,降低了番茄种植密度,减少了种苗使用量,降低了种苗成本,实现了增产、增收.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番茄 双干整枝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年代审定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趋势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为明确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年度审定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促进内蒙古大豆育种,对2002—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审定的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品质和产量进行综合分析。主茎节数整体呈上升的趋势,生育日数整体变化不显著,株高、单株有效分枝数、百粒重整体呈下降的趋势。粗蛋白含量整体略有上升,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审定的大豆品种中有8个高蛋白大豆品种,占总审定数的7.08%,有42个高油大豆品种,占总审定数的37.17%。2002—2020年审定的大豆品种产量整体呈逐渐上升趋势,2019年‘兴豆7号’产量达到最高的3531.0 kg/hm~2。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产量与生育日数呈正相关;与株高、粗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8、0.274;与百粒重、主茎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94、0.414;与单株有效分枝呈负相关,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89、0.414。百粒重的提高是内蒙古自治区大豆增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选育大豆的过程中,应注意百粒重较高、主茎节数适中的亲本组配及后代单株的选择,同时还要重视品质,强调抗性,从而选育出适宜内蒙古自治区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大豆新品种。

关键词: 大豆 审定品种 农艺性状 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ecB基因对杜寒杂交母羊产羔性能及后代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3

摘要:[目的]探究FecB基因对杜寒杂交母羊产羔性能及后代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杜泊羊(♂)和小尾寒羊(♀)杂交羊横交固定母羊群体为研究对象,检测不同横交固定代次母羊的FecB基因,测定并比较不同FecB基因型母羊的产羔性能及后代生产性能指标.[结果]在杜寒横交固定一代、二代、三代、四代群体中均检测出BB型、B+型、++型3种基因型,横交固定代数越高,群体中纯合型BB基因型频率越高.杜寒横交固定一代、二代、三代BB型母羊的平均产羔数显著(P<0.05)高于相应横交固定代次的B+型母羊,并且随着群体中BB基因型频率的增加,母羊平均产羔数呈升高趋势.杜寒横交固定一代、二代母羊的平均产羔率低于小尾寒羊母羊,而杜寒横交固定三代母羊的平均产羔率高于小尾寒羊母羊以及杜寒横交固定一代、二代母羊.后代初生生产性能方面,BB型杜寒横交固定三代母羊后代的初生重显著(P<0.05)低于B+型杜寒横交固定三代母羊后代,二者的初生体高、体长、胸围差异不显著(P>0.05);后代断奶生产性能方面,BB型杜寒横交固定三代母羊后代的断奶重、体长、胸围与B+型杜寒横交固定三代母羊后代差异不显著(P>0.05),体高显著(P<0.05)低于B+型杜寒横交固定三代母羊后代.[结论]FecB基因对杜寒杂交母羊产羔性能影响显著,在多羔母羊选择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FecB基因 杜寒横交后代 产羔性能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nRH的生物学作用及其类似物在马属动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3

摘要:繁殖率低是制约马属动物产业发展的瓶颈,繁殖调控技术不完善也是导致该产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是下丘脑分泌产生的神经激素,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通路中起关键作用.GnRH可以有效促进马属动物卵泡发育及排卵.GnRH是具有十肽结构的化合物,通过改变十肽结构中不同位置的氨基酸合成不同的GnRH类似物.GnRH及其类似物可通过刺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的分泌、抑制雌激素受体的合成影响动物繁殖性能.GnRH及其类似物已被证明可提高马属动物的繁殖性能.对GnR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GnRHR)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以及GnRH类似物在马属动物繁殖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探究GnRH生物学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GnRH类似物在马属动物繁殖调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生物学功能 马属动物 繁殖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抗病春小麦新品种农麦125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摘要:农麦 125 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以农麦 4 号为母本、永 3002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穿梭育种,南繁北育,经过连续多年多代定向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属春性中熟品种,株型紧凑,株高适中,抗倒伏,对条锈病和叶锈病免疫,成熟落黄好,丰产稳产性好,2023 年通过内蒙古审定.本文作者阐述了农麦 125 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作了简要介绍,以期为内蒙古春小麦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农麦125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保水剂对旱作谷子水分利用的影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3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解决内蒙古黄土高原区干旱缺水导致的谷子出苗难、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低而不稳等一系列问题,以金苗K1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智动载体、聚丙烯酰胺(PAM)、高分子吸水性聚合物(SAP)、膨润土、华申农林保水剂5种保水剂,每种保水剂设置3个施用量处理,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CK),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在谷子生育期内研究不同保水剂及用量对谷子出苗率、土壤蒸发量、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5种保水剂均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量,提高了谷子成熟期的生物量积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智动载体和PAM施用量分别为37.5kg/hm~2和75kg/hm~2时,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对照分别减少25.31%和26.40%;谷子地上部生物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8.47%和19.92%;籽粒产量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分别提高20.54%、20.42%和25.0%、25.5%;经济效益均表现最高,减蒸增效作用均强于膨润土、华申农林保水剂和SAP。

关键词: 谷子 保水剂 土壤水分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酸对甜菜种子的引发影响

中国糖料 2023

摘要:研究外源引发剂对甜菜种子引发效果,为甜菜种子包衣剂物料筛选提供依据.本研究以甜菜单粒种'TD801'为材料,曲酸和谷氨酸溶液组合作为外源引发剂,浸种处理 8、16、24 h后测定种子发芽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曲酸和谷氨酸溶液组合以及不同时间梯度的处理均能有效地促进'TD801'萌发.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增加 11.00~17.00、8.66~14.33 个百分点,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增加45.98%~68.71%、36.04%~64.43%;各处理的相对电导率比对照降低130.77~144.60 个百分点.曲酸3.5 mmol/L+谷氨酸 5 mmol/L,浸种 16 h引发效果较好.

关键词: 甜菜 种子 曲酸 谷氨酸 种子引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