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864条记录
燕麦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中响应干旱胁迫的关键基因

麦类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是响应胁迫的重要通路,该通路中基因的表达调控作物的抗旱性。为挖掘燕麦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中响应干旱胁迫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对燕麦幼苗进行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取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不同处理下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与正常水分条件相比,轻度干旱胁迫(PEG 10%)诱导624个基因表达发生显著变化(DEGs),重度干旱胁迫(PEG 20%)诱导13 063个。GO富集分析显示,重度干旱胁迫下,DEGs主要富集在对胁迫反应的调节;KEGG分析显示,轻度干旱胁迫下,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中1个ARF和2个CRE1基因表达显著下调,表达量较高,可能为燕麦在该通路中响应轻度干旱胁迫的基因;而重度干旱胁迫下,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富集169个DEGs,其中生长素和脱落酸信号转导过程DEGs较多,分别占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总DEGs的20.7%和15.9%;在8条激素信号转导过程中筛选出12个表达量较高的基因,可能为燕麦在该通路中响应重度干旱胁迫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将为今后燕麦抗旱基因的克隆和验证提供依据。

关键词: 燕麦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 干旱胁迫 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中国蔬菜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内蒙古是我国辣椒重要产区,在规模化、机械化等方面具有优势。通过对内蒙古辣椒产业发展情况、种植分布特点、育苗和种植模式、生产效益、主要病虫害及机械化情况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了内蒙古辣椒产业现状;总结了内蒙古发展辣椒产业的优势;并从优良品种研发与推广,轻简化、机械化栽培,集约化育苗,产后加工与流通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内蒙古辣椒产业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保护地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研发,加大加工辣椒新优品种推广力度;保护地鲜食辣椒逐步实现轻简化栽培,露地加工辣椒规模化、机械化发展;支持集约化育苗企业发展,促进新优品种的快速推广应用;加强辣椒流通设施建设,提升辣椒加工能力。

关键词: 内蒙古 辣椒 产业发展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大麦萌发期耐碱种质评价

种子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0个大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 mmol/L、30 mmol/L、60 mmol/L、90 mmol/L、120 mmol/L)碱胁迫对大麦萌发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碱浓度的增加,所有萌发参数和生长参数均显著降低。熵权法-TOPSIS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大麦品种分为4个耐碱性类型,其中耐碱性品种2个(四川MS和垦啤麦8号)。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发芽速率、活力指数、根长和根冠比等指标是耐碱性评价有效指标。

关键词: 大麦 碱胁迫 萌发指标 熵权 TOPSI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蒙东地区旱作水稻浅埋滴灌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稻米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蒙东地区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优质水稻生长,是内蒙古水稻主产区。但因为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丘陵地带,适于栽培水稻的平坦地区非常有限。旱作水稻浅埋滴灌栽培技术及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了当地水稻种植面积。水稻旱作省去了扣棚、催芽、育秧、泡田、耙地、插秧等环节,降低了作业成本;用水量只需300 m3/667 m~2左右,比水稻常规栽培节约用水60%以上。该技术2020—2021年在兴安盟和赤峰市示范推广,产量达500 kg/667 m~2左右。且水稻旱作所产稻米品质优、米饭口感香甜,十分畅销,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

关键词: 优质水稻 蒙东地区 旱作 浅埋滴灌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多酚调控机制及其对奶牛乳房炎的干预作用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3

摘要: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属于稠环芳香烃,在抗氧化、抗肿瘤、抑菌、抗病毒、抗辐射、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均发挥生物学作用.介绍了茶多酚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综述了茶多酚发挥抗炎作用主要涉及的信号通路及其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炎性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探究茶多酚在预防和治疗奶牛乳房炎中的应用价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多酚 乳房炎 脂多糖 TLR4 NF-κB p65通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温和低温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酶活特性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3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在我国北方地区应用的常温和低温纤维素高效降解菌株.[方法]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从内蒙古地区采集的腐殖土、稻草、羊粪、驴粪样本中分离并初步筛选能够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及真菌;分别采用 16S rDNA和ITS基因序列分析技术确定细菌和真菌菌株的种属;通过纤维素刚果红水解圈试验、滤纸条降解试验对菌株进行进一步筛选.采用 3,5-二硝基水杨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DNS)比色法测定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性.[结果]共分离获得 44 株纤维素降解菌,包括 43 株细菌和 1 株真菌,其中,27 株为 30℃条件下分离得到的常温纤维素降解菌,17 株为 18℃条件下分离得到的低温纤维素降解菌.在属水平上,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常温纤维素降解菌中第 1 优势菌属,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为第 2 优势菌属;假单胞杆菌属为低温纤维素降解菌中第 1 优势菌属,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芽孢杆菌属为第 2 优势菌属.经纤维素刚果红水解圈试验、滤纸条降解试验进一步筛选出纤维素降解效果更好的 35 株菌,在此基础上通过DNS比色法筛选出 3 株羧甲基纤维素酶(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ase)活性较高的菌株,分别为T-8-2(芽孢杆菌属)、LF-7(芽孢杆菌属)、LF-5(曲霉属),其CMCase活性分别为(169.24±2.18)、(136.79±2.05)、(116.01±0.52)U/mL,该 3 株菌的β-Gase、FPA、C1 活性也较高.[结论]研究揭示了内蒙古地区可培养纤维素降解菌的类群组成及纤维素降解能力.筛选出的 3 株CMCase、β-Gase、FPA、C1 活性较高的常温纤维素降解菌株可以作为有效降解纤维素的潜力菌株应用于粪污堆肥发酵剂的研制.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常温 低温 分离筛选 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玉米品种引种备案情况分析

种子科技 2023

摘要:文章汇总了 2017-2022年内蒙古引种备案玉米品种和品种应用等有关信息,简要阐述了玉米品种引种制度变革、内蒙古引种玉米品种审(认)定情况的基础,重点分析了育种者分布、占相应省份审定品种比例、备案与审定年份间隔、推广应用情况和引种备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引种备案管理办法、规范引种备案活动提供依据.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引种备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的影响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3

摘要:[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蒲公英、益母草、金银花和连翘4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泌乳期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24头泌乳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3%/(头·d)复合植物提取物.试验期共75 d,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于试验正式期第60天通过口腔采集奶牛瘤胃液,提取瘤胃液样品总DNA,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的瘤胃微生物在OTU水平上可相互分离.试验组奶牛瘤胃细菌的α多样性指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改变奶牛瘤胃中17个细菌菌门相对丰度,但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门水平上,2组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总菌群中占比最高;在属水平上,试验组瘤胃细菌相对丰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组优势菌属均为普雷沃菌属1(Prevotella 1).通过LEFse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瘤胃中的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相对丰度显著(P<0.05)降低,而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P<0.05)增加.[结论]在泌乳期奶牛饲粮中添加0.3%的蒲公英、益母草、金银花和连翘复合提取物具有调节瘤胃菌群的作用.

关键词: 蒲公英 益母草 金银花 连翘 复合植物提取物 奶牛 瘤胃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3份糜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农业科技通讯 2023

摘要:为了筛选出优良的糜子种质资源,对33份糜子品种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以欧氏距离为15将33份糜子品种划分为四大类,将第I类与第Ⅲ类作为组合亲本进行杂交组配,可以选育出抗折断、抗倒伏、耐密性好、高产的糜子新品种.基于11个糜子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小区产量与穗柄长、穗型、秆色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穗粒重、千粒重、分蘖个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参试的33份糜子品种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粒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1.25),秆色的多样性指数最低(0.47).

关键词: 糜子 农艺性状 相关性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番茄灰霉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北方农业学报 2023

摘要:[目的]明确设施番茄灰霉病的病原菌种类.[方法]对采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3 个设施番茄种植地块的疑似灰霉病病样进行分离,利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在离体茎秆和果实上依照柯赫氏法则进行病原菌致病性回接测定和再分离.[结果]从病茎和病果上共分离到 7 株病原菌,ITS rDNA序列与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同源性为 99.60%~100%(GenBank的序列登录号为KP151610、KX426964、ON566787),说明 7 株菌均属于灰葡萄孢菌.挑选其中 2 株菌G4 和JW1 接种到健康的设施番茄茎秆和果实上,灰霉病的发病率为 100%.[结论]引起设施番茄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

关键词: 番茄 灰霉病 灰葡萄孢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