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鄂西南山区土壤酸化趋势研究——以恩施州宣恩县为例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摸清鄂西南山区土壤的酸化程度以及空间分布,以鄂西南山区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恩施州宣恩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与最近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土壤pH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30年间,宣恩县的耕地土壤的平均pH值降低了0.97个单位,其中pH值<5.0的强酸性土壤的面积增加了53.0个百分点;宣恩县耕地土壤pH值空间分布变化不大,但其耕地土壤的pH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椿木营乡的下降幅度最大,晓关乡的下降幅度最低;在宣恩县不同类型土壤中,以棕壤、砾质岩山地黄棕壤和石英质山地黄棕壤的pH值降幅较大,而以石灰岩山地黄棕壤的pH值降幅最低。近10年间宣恩县植烟土壤的pH值年平均下降速率较前20年间增加了2.75倍;土壤pH值与土壤中磷素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见酸性磷肥的大量施用可能是导致该区域土壤酸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土壤酸化 pH值 宣恩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康县烟区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及综合评价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对2012年保康县烟区采集的450个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的烟区土壤的p H、速效磷和速效钾较2002年分别增加了0.6、30.8 mg/kg和147.9 mg/kg,增幅分别达到了8.6%、287.9%和122.3%;但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含量较2002年分别降低了9.2 g/kg和9.7 mg/kg,降幅分别为26.1%和6.9%。应用主成分分析对保康县烟区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运用等间距法对主成分综合得分进行分级,结果表明保康县烟区土壤肥力高、较高、适中和低的土壤面积分别占调查总面积的26.7%、19.5%、26.7%和27.1%,各乡镇烟区土壤的肥力综合得分顺序为龙坪镇>两峪乡>重阳镇>店垭镇>歇马镇>后坪镇>马良镇>高堡镇。

关键词: 保康县烟区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椹品质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及12个桑品种的桑椹品质综合评价

蚕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适用于桑椹品质的评价指标体系,以12个桑品种的成熟桑椹为试材,测定pH值及可溶性固形物、花色苷、总酸含量等10项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的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7.73%,可较好地反映桑椹品质的综合信息。结合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确定可溶性固形物、花色苷、总酸、还原糖的含量为影响桑椹品质的主要因子。聚类分析将12个供试桑品种分为桑椹品质较好或较次的2大类,分类结果与供试品种桑椹品质的主成分综合评分结果高度一致。依据上述检测与分析结果,优选出中桑5801、川826、日本甜橙、蜀果1号、安杂8号、大10共6个品种,其成熟桑椹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及固酸比较高,适合用于加工桑椹保健食品。

关键词: 桑椹 品质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果桑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稻广两优272百亩高产示范栽培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运用集成栽培技术,开展广两优272示范种植。结果表明,该品种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高,植株健壮,源、库、流比例协调,穗大粒多,结实性好,茎叶持绿期长,叶青子黄,经农业部组织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单产12 051 kg/hm2,达到超级稻产量标准。

关键词: 广两优272 百亩示范 高产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ΦC31整合酶介导猪基因组定点修饰的探讨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效与特异的基因组定点修饰是基因工程动物研究的前沿与难点.链霉菌噬菌体ΦC31整合酶能介导含attB位点的外源基因定点整合于多种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假attP位点,可维持外源基因的正常结构及高效表达.本文探讨ΦC31整合酶介导外源基因在猪基因组内定点整合的分子基础.构建含attB位点的报告载体pEGFP-N1-attB,与ΦC31整合酶表达载体pCMV-INT共转染猪肾PK15细胞,G418筛选获得单克隆细胞系.实时荧光定量PCR筛选出单拷贝整合的转基因细胞系.TAIL-PCR鉴定出1个猪基因组假attP位点,位于猪1号染色体,watson链,坐标114220087-114220126,命名为pig-attP-1.测序结果显示,pEGFP-N1-attB在attB位点处断开插入到pig-attP-1.用荧光计测定细胞培养基上清EGFP含量发现,该转基因细胞系EGFP的表达水平是本底的50倍(13500 AU vs.280 AU),表明pig-attP-1是利于外源基因高效表达的"友好位点".该研究不仅为实现外源基因在猪基因组内的定点整合提供了新策略,也为创制基因工程猪、建立动物生物反应器等研究注入了新思路.

关键词: 链霉菌噬菌体ΦC31整合酶 假attP位点 基因工程动物 定点修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田水中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测定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了一种新型固相支撑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田水中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溶液经硅藻土固相支撑液液萃取柱(SLE)吸附后,采用乙酸乙酯洗脱,收集的洗脱液经浓缩后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测定。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在0.05~5.00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最小检出量分别为8.26×10-12g、4.38×10-11g(S/N=5),样品溶液的添加回收率为80.0%~110.0%,相对标准偏差为5.17%~13.97%。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效、试剂用量少、灵敏度高等特点。

关键词: 支撑液液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戊唑醇 苯醚甲环唑 农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仔猪感染圆环病毒2型的检测与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PCR方法对湖北某试验猪场3份疑似患断奶仔猪衰竭综合征(PMWS)的仔猪和一份死胎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4份组织病料中均扩增到494 bp大小的PCV2-DNA片段,而伪狂犬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检测为阴性。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Blast同源性分析发现,所检测的PCV2病毒为PCV2b亚型,其ORF2基因全长为702 bp,与PCV2-WH株、PCV2-HB WH24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和99%。通过试验研究,明确了该试验猪场猪群中保育仔猪的主要感染病原为PCV2,为更好地应用疫苗防控该病和研究综合控制技术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ORF2基因 检测与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正交试验优化夏暑乌龙茶“三青”工艺

食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做青工艺对夏暑乌龙茶品质的影响,分析晒青质量减少率、摇青时间和摇青次数对夏暑乌龙茶内含成分和感官品质得分的影响,通过L9(33)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做青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夏暑乌龙茶最佳做青工艺参数为晒青质量减少率15%、摇青3次、摇青时间14 min,此时感官得分为90.150,茶多酚含量为19.907%,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095%,Green值为0.260。对感官得分影响最大的是晒青质量减少率、其次是摇青时间,最后是摇青次数,该研究结果可为夏暑乌龙茶做青工艺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夏暑乌龙茶 晒青 摇青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品种资源果实萼片及萼洼性状评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掌握不同梨品种资源果实萼片性状特征,以316份梨品种资源为试材,在果实萼片脱落期结束后,调查其萼片状态、萼片姿态、萼洼广度、萼洼深度及萼洼状态5项性状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10%为单位将脱萼率分为10组,调查的316份梨品种资源在各组的频度分布呈"U"字形,第1组(脱萼率<10%)和第10组(脱萼率≥90%)的频度均明显高于其余8组,其余各组频度低且相对一致。以5%和20%为单位将脱萼率不等分为7组,脱萼率差值标准差的分布趋势与脱萼率相反,呈倒"U"字形,表明脱萼率极低(脱萼率<5%)和极高(脱萼率≥95%)的品种的脱萼率最稳定。供调查品种资源的果实萼片姿态和3项萼洼性状主要表现为2种表现型,比例均占30%以上,其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585~0.722,表现相对一致。结论:通过有针对地选用种质,可以进行脱萼与宿萼机制的研究以及种质的创新。

关键词: 脱萼率 品种资源 萼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及高代育种材料的田间抗条锈病性评价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鄂西北麦区是中国小麦条锈病较重要的冬繁区之一,在该地区种植与小麦条锈菌越夏区具有不同抗条锈病基因或遗传背景的品种(系)进行条锈菌阻隔,是减少条锈菌从越冬越夏区向华北、黄淮主产麦区传播的重要策略。为明确和筛选适合鄂北麦区种植的抗条锈病品种,对411份品种或高代材料进行了田间抗条锈病鉴定,获得3份对条中31、条中32和条中33免疫、13份近免疫的品种(系);采用最终病情指数和病程曲线下的面积2个指标对品种(系)的抗条锈病性进一步进行了分类和评价。

关键词: 小麦品种(系) 条锈病 田间抗性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