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食叶草蔬菜的高产优质种植及加工研究
《长江蔬菜 》 2020
摘要:食叶草(Rumex hanus by.)是由北京军信泉盛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利用酸模进行远缘杂交的一种新型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属蓼科(Polygonaceae)酸模属(Rumex)~([1])。酸模(Rumex acetosa L.)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在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国及欧洲、美洲等地区均有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桃的酚类成分含量及其生物可及性与抗氧化活性
《中国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杨桃果实中酚类物质的组成、含量、生物可及性及其抗氧化活性,为杨桃的鲜食消费和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广州红杨桃(GZ)、香蜜杨桃(XM)、台湾蜜丝杨桃(TW)3个品种的果实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杨桃果实中主要的酚类物质,选用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两种方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采取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法分析各杨桃品种果实在消化过程中消化液总酚、总黄酮、单体酚物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并计算其酚类物质生物可及性。【结果】从杨桃果实提取物中检测到了3种酚酸(原儿茶酸、对香豆酸和阿魏酸)和3种黄酮类物质(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和异槲皮苷),其中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是含量最高的单体酚。供试杨桃品种的总酚、总黄酮含量的变异范围分别为234.41—293.30 mg GAE/100g FW和165.75—278.97 mg CE/100g FW。模拟胃消化后,杨桃消化液中生物可及性多酚和黄酮的总含量分别为151.57—180.45 mg GAE/100 g FW和113.06—164.45 mg CE/100 g FW,总酚和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分别为54.05%—76.98%和47.58%—93.88%。进一步经肠消化后,释放入消化液中的生物可及性酚类成分有所减少,生物可及性多酚和黄酮的总含量分别为116.64—155.76 mg GAE/100 g FW和78.47—148.44 mg CE/100 g FW,总酚和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分别为46.57%—66.45%和40.12%—84.75%。胃消化释放入消化液的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分别达到56.60%—87.54%和65.33%—85.92%,而胃肠消化液中检测到的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含量分别为杨桃果实提取物的51.90%—80.94%和32.81%—37.50%。杨桃胃消化液的ABTS和ORAC抗氧化值分别为杨桃果实提取物的97.56%、102.42%、92.36%和122.73%、118.50%、107.14%,而经进一步肠消化后消化液的ABTS和ORAC值分别降低12.33%—26.60%和37.95%—43.28%。【结论】杨桃中主要的酚类物质包括原儿茶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和异槲皮苷,其中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酚类物质。杨桃果实经模拟胃液消化后消化液中有较高的酚类物质含量,而肠消化过程使生物可及性的酚类物质含量显著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园艺与种苗 》 2020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生物技术领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各个领域中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对现代生物技术所包括的组织培养技术、色谱技术、转基因技术、离子束生物技术、DNA分子标记技术和指纹图谱技术在中国药用植物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动和手动喷雾器水稻田喷雾农药利用率及雾滴分布比较
《广东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目的】比较手动和电动喷雾器在水稻上喷施3种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及药液雾滴分布效果。【方法】在惠州市惠阳区两个镇和博罗县两个镇开展晚稻农药利用率小区试验,供试药剂为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春雷霉素水剂,农药药液加入诱惑红示踪剂,采用五点取样法、雾滴卡和分光光度计(501 nm)等方法和仪器。【结果】电动喷雾器喷施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和春雷霉素3种药液的农药利用率分别为39.43%、38.03%和38.98%,而手动喷雾器处理的农药利用率分别为29.02%、28.08%和28.50%,电动喷雾器处理比手动喷雾处理分别提高10.41、9.95、10.93个百分点,且电动喷雾器处理的农药利用率均显著高于手动喷雾器处理。雾滴沉积分布试验结果表明:手动和电动喷雾器处理雾滴沉积量在水稻均是自上而下逐渐递减,且水稻不同层间雾滴沉积量差异显著。雾滴粒径分析结果表明:手动喷雾器处理在水稻中层和下层的雾滴粒径均显著大于电动喷雾器处理。雾滴数量分析结果表明:电动喷雾器处理在水稻中层和下层雾滴数量均高于手动喷雾器处理,且下层雾滴数量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结论】电动喷雾器在广东省晚造水稻抽穗期喷施3种药剂的农药利用率均大于38%,比手动喷雾器处理提高9.95~10.41个百分点,且电动喷雾器比手动喷雾器的雾化效果更优。
关键词: 电动喷雾器 手动喷雾器 诱惑红 吡蚜酮 氯虫苯甲酰胺 春雷霉素 农药利用率 雾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非鱼胶原蛋白肽补血微囊制备工艺及其理化特性研究
《食品科技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胶原蛋白肽补血微囊工艺条件以及包合前后理化性质及结构变化,采用阿拉伯胶和明胶对黄芪甲苷、阿魏酸和鱼胶原蛋白肽进行包合,采用热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包合后产物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包合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芯壁比1:8.333、壁材浓度0.91%、超声时间15.94 min,得到平均包合率75.35%;修正为:芯壁比1:8、壁材浓度0.9%、超声时间16 min,得到黄芪甲苷包合率73.59%、阿魏酸包合率88.76%、鱼胶原蛋白肽包合率65.80%,包合工艺的平均包合率76.05%。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傅里叶红外光谱(FI-TR)表明包合物已经形成,而且包合物显著增加芯材稳定性。
关键词: 黄芪甲苷 阿魏酸 罗非鱼胶原蛋白肽 包合 补血微囊 理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火龙果褐腐病菌生长及致病力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测定不同温度对火龙果褐腐病病菌的菌丝生长、产孢量、孢子萌发及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0~35℃是火龙果褐腐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火龙果褐腐病菌产孢量最大,30~35℃是火龙果褐腐病菌孢子萌发最佳温度,25~30℃是火龙果褐腐病发病最适温度。本研究结果为火龙果褐腐病发生预测预报及病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山羊卵巢基质、卵泡转录组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山羊Capra hircus卵巢基质、大卵泡和小卵泡间的m RNA表达图谱,为探究卵泡发育机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发情期川中黑山羊的卵巢基质、大卵泡和小卵泡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检测mRNA表达谱,筛选差异基因,对其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最后随机抽取5个差异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卵巢基质vs大卵泡、卵巢基质vs小卵泡和小卵泡vs大卵泡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524、180和403个。筛选出INHA、TNFRSF19等15个与卵泡发育相关的基因,其主要富集在内质网蛋白质加工、类固醇生物合成、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等信号通路。通过q RT-PCR验证,定量结果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川中黑山羊卵巢基质、大卵泡和小卵泡的基因表达模式不同,小卵泡与卵巢基质的基因表达模式更相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丰产粉蕉新品种‘青粉1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粉1号’粉蕉是以‘中粉1号’粉蕉为亲本材料,通过其组培苗无性系后代芽变选种获得的粉蕉新品种。2019年3月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GPD香蕉(2019)440003)。该品种植株高大粗壮,假茎颜色呈黄绿色,无褐斑,假茎高度约为412.2 cm,叶姿开张。果穗呈长圆柱形,结构紧凑,果穗长度为72.5 cm,围度(周长)为128.3 cm,果穗8梳的总果数约为145个,通常每梳均为18个果指,梳形美观,无歪把现象,大小均匀,商品率高。成熟果皮深黄色,无裂果现象,果肉主要为乳白色,肉质软滑,味浓甜,品质优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28.0%,可滴定酸含量为0.33%,可溶性糖含量为23.1%,还原糖含量为22.3%,维生素C含量为13.2 mg·100 g~(-1),可食率为75.6%。新植蕉生长周期14~15个月,平均株产约30.5 kg,666.7 m~2产量约为3 500 kg。该品种抗叶斑病、束顶病和黑星病,但易感香蕉镰刀菌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适宜在广东及气候类似的热带和南亚热带无枯萎病新区推广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