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超级稻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回顾了国内外超级稻育种的历史,介绍了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理论与实践。水稻产量的高低是由其"库"、"源"、"流"决定的,以大幅提高单产为主要目标的中国超级稻育种采取"理想株型塑造与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将形态改良与生理机能改进、增加生物产量与优化产量结构相结合,以达到"库"大、"源"足、"流"畅的目的。中国超级稻育种取得了巨大成就,据不完全统计,2005-2014年被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达到135个。提出了将超级稻育种研究引向基因层面应作为今后研究工作重点的观点。

关键词: 超级稻 育种 理论 实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杀青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提高茶叶加工品质,为绿茶加工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优化了滚筒、汽热和汽热-滚筒联合杀青3种方式的工艺参数,并比较了所制绿茶的感官品质、茶叶内含成分、色泽和香气。【结果】发现汽热-滚筒联合杀青时以蒸汽温度120℃,时间83s,热风温度190℃,时间145s,滚筒温度200℃,时间145s的参数组合的杀青效果最好,所制绿茶的感官品质得分最高,茶汤色泽最好(P<0.01),干茶的酚氨比值最小(P<0.01),香气物质含量和香气指数最高,偏栗香型的香气物质也最多;汽热-滚筒联合杀青的产能比汽热杀青提高了83.33%,每千克鲜叶杀青的能耗成本下降了28.44%,热效率提高了1倍。【结论】汽热-滚筒联合杀青集成了汽热杀青和滚筒杀青的优点并克服了其缺点,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加工 绿茶 汽热-滚筒联合杀青 品质 色泽 香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膨化菜子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肉鸡"全收粪法"体内消化代谢试验和"两步"体外消化代谢试验,检测分析菜子经膨化后的营养特点,并配制肉鸡生长期(21~42日龄)日粮,与玉米-豆粕型日粮、玉米-菜粕型日粮进行生长对比试验,以试验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为参数,分析膨化菜子作为肉鸡饲料资源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菜子经膨化后,粗脂肪、粗蛋白质消化率大幅度提高。生长试验表明,玉米-豆粕-膨化菜子日粮组与玉米-豆粕日粮组相比,平均日采食量增加了6.84%、平均日增重增加了8.16%、料肉比下降了1.26%;与玉米-菜粕日粮组相比,平均日采食量增加了3.30%、平均日增重增加了6%、料肉比下降了2.60%。本试验结果表明,膨化菜子可以作为一种优质的高能蛋白饲料来配制肉鸡生长期日粮。

关键词: 菜子 膨化 肉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作模式对冷浸田水稻产量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耕作模式对冷浸田的影响机制,挖掘冷浸田的生产潜力,以冷浸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以常规平作模式为对照,研究了垄作和稻鱼共作模式对冷浸田水稻产量以及土壤团聚体、温度、pH及有机质和还原性物质含量以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CK),垄作模式(T1)能显著降低土壤微团聚体(<0.25 mm)含量,促进大团聚体的形成,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pH,抑制水稻分蘖期后土壤亚铁含量的上升,降低土壤亚锰含量,减轻其对水稻根系的毒害作用,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稻鱼共作模式(T2)对冷浸田土壤理化性状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在水稻孕穗期和成熟期分别较对照(CK)增加18.2%和69.2%,从而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和营养,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研究表明T1和T2模式能显著提高冷浸田水稻产量,增产范围为8.8%~25.8%,T1模式增产效果最显著,实际产量达到7 623 kg·hm-2。综上所述,垄作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冷浸田土壤特性,提高水稻产量,而稻鱼共作模式增产效果主要体现在增加冷浸田水体和土壤的速效养分。

关键词: 冷浸田 耕作模式 垄作 稻鱼共作 水稻产量 土壤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山野生韭菜资源营养成分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对高山野生韭菜资源卵叶韭(Allium ovalifolium)、山韭菜(Allaum wallichii)和普通栽培韭菜(Allaum tuberosum)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卵叶韭中干物质含量明显高于普通韭菜;蛋白质含量分别为山韭菜>卵叶韭>普通韭菜,而卵叶韭和山韭菜差异不明显;碳水化合物含量为卵叶韭>山韭菜>普通韭菜;山韭菜中各矿质元素含量除锰含量比普通韭菜稍低外,均明显高于普通韭菜和卵叶韭;卵叶韭和山韭菜中氨基酸种类丰富,其含量均高于普通韭菜。因此卵叶韭和山韭菜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具有保健作用,可以充分利用。

关键词: 高山 野生韭菜 卵叶韭(Allium ovali folium) 山韭菜(Allaum wallichii)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思考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阐述了"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概念,并指出了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价值定位。针对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对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新型农民 职业教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园套种马铃薯田间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在桑树/马铃薯套种群体系统内,研究不同田间配置条件下,桑园环境因子变化、桑叶气体交换参数特征、桑树冠层对光强度吸收效果及对桑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2模式可显著提高桑园环境CO2浓度(Ca),M1模式中桑园环境温度(T)最高;3种处理桑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不同处理桑树叶片Pn最大值有差异,M2模式中桑树叶片LUE、WUE、CUE最低。桑树冠层透光率(LTR)及其相应叶面积指数(LAI)测量结果呈极显著相关,LTR随LAI的增加而呈递减的趋势。M1模式的土地生产率最低,M2模式桑树产量指标单株产叶量和公斤叶片数最低,M3模式马铃薯的成本收益率和资金产投比最优。综合分析,桑树密度为1 000株/667 m2(株行距170 cm×40 cm)的桑园,套种马铃薯的最佳田间配置为两行桑树间种植2行马铃薯(株行距30 cm×50 cm)与两行桑树间种植1行马铃薯(株距30cm)隔行种植模式。

关键词: 桑园套作马铃薯 田间配置 光合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施玉露茶精揉做形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精揉做形是恩施玉露茶外形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之一,为提高茶叶外形品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影响恩施玉露茶品质的因素进行了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作用的4个因素,即茶坯含水率、做形温度、做形时间和投叶量。利用Design-Expert数据分析软件中响应面分析法的中心组合设计建立了恩施玉露茶加工过程中精揉做形工艺的数据模型,并确立了恩施玉露茶精揉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茶坯含水率26.33%,做形温度91.85℃,投叶量3.00 kg,做形时间36.76 min。在此条件下,恩施玉露茶感官品质得分的预测值为94.14,验证试验值为94.10,说明响应面法对恩施玉露茶精揉工艺优化可行。

关键词: 茶叶 恩施玉露 精揉做形 感官品质 响应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单倍体诱导系选育及诱导效果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国内外引进的玉米单倍体诱导系为基础材料进行本地选育改良,得到农艺性状和综合抗性较好的诱导系新材料32份。用杂交种中农大451、宜单629和登海9号为测验种对这32份诱导系材料进行诱导率测定,其平均诱导率差异很大,为1.40%~9.72%。试验还表明,用相同的诱导系进行诱导,不同母本杂交种诱导率也有差异。

关键词: 玉米单倍体 诱导系 选育 诱导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油菜-棉花轮作系统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5年田间定位监测和分析,研究了油菜-棉花轮作系统氮磷养分流失规律。结果表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的油菜子和皮棉产量均高于对照(CK);年产流系数差异较大,2008、2009、2010、2011、2012年产流系数分别为20.2%、43.1%、49.1%、57.2%和59.6%;FP处理流失的TN量、NO3--N量和PN量均显著高于CK处理,但是2个处理间流失的NH4+-N量没有显著差异,氮素流失的形态主要为NO3--N,CK和FP处理流失的NO3--N占流失TN比例分别为69.1%和78.4%;CK和FP处理间各形态磷素流失量没有显著差异,CK处理流失的磷素形态主要为PP,占流失TP的59.5%,而FP处理流失的磷素形态主要为DP,占流失TP的58.3%;氮、磷流失率分别为11.8%和3.2%。

关键词: 油菜-棉花轮作系统 径流量 氮磷流失量 产流系数 氮磷流失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