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蚕桑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2017年度进展

蚕学通讯 2018

摘要:1年度工作总体情况推进南漳县蚕桑产业发展,2017年改造旧桑园1867hm~2,新栽桑园1000hm~2,5年内桑园面积达到5333hm~2,建设小蚕共育室15个,面积达720m~2,养蚕大棚20个面积达9000m~2,推广方格蔟使用,提高蚕茧质量,惠及5个蚕桑产业镇,78个专业村,4948养蚕农户。产茧量达到5000t,农业产值达到2亿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种植加工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中国科技成果 2018

摘要:本项目属农产品加工与副产物利用技术领域.项目适应国家薯类主食化战略需求,围绕提高产量和加工水平,提值增效等环节,经近8年的研究,突破了甘薯主食及功能食品和薯渣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了系列产品,建立了甘薯高效生产基地,产生了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种植加工 技术 综合利用 甘薯 产业化 农产品加工 副产物利用 功能食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酱卤鸭脖储藏期风味变化

中国调味品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对气调包装酱卤鸭脖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合相对香气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探讨不同储藏期关键风味物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酱卤鸭脖样品共鉴定出4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关键风味物质有10种,分别为桉叶油醇、茴香脑、丁香酚、芳樟醇、D-柠檬烯、可巴烯、罗勒烯、柠檬醛、月桂烯和姜烯。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酱卤鸭脖中有效风味物质含量呈间隔1天半数递减趋势;储藏前期(1~3天)产品总体风味以醇类物质为主,其次为醚类、烃类和酚类物质;储藏后期(5~7天)逐渐转变为以烃类物质为主,其次为醇类、醚类和酚类物质。

关键词: 酱卤鸭脖 HS-SPME-GC/MS法 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表达aiiA基因多黏芽胞杆菌工程菌构建与功能分析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iiA蛋白能够专一性地水解革兰氏阴性菌分泌的信号分子,从而抑制其致病基因的表达,减弱致病性。根据NCBI上公布的蜡状芽胞杆菌ATCC14579的aiiA序列设计引物,从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NBIN-861中扩增得到aiiA基因(GenBank登录号:MG704113),全长基因约750 bp。将aiiA基因插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和芽胞杆菌表达载体pBMB1A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aiiA和pBMaiiA,pETaii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BMaiiA转化多黏类芽胞杆菌NR1,获得重组工程菌BLaiiA和BPaiiA。SDS-PAGE和蛋白质谱鉴定表明AiiA蛋白均成功表达,利用指示菌紫色杆菌CV026检测发现目的蛋白具有水解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活性。其中纯化的AiiA蛋白(1.13 mg/mL)和重组菌BPaiiA浓缩的发酵上清液中的AiiA蛋白活性较高(透明圈直径分别为16和18 mm),马铃薯致病性试验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蛋白对胡萝卜欧文氏菌具有一定的抗病活性,但不具有抑菌活性。多黏芽胞杆菌NR1和重组菌BPaiiA发酵产生的抑菌物质含量均为1.2%~1.3%,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本研究为构建更有效的生物防治菌株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多黏芽胞杆菌 AiiA蛋白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菇乳化肠生产工艺探讨

食用菌 2018

摘要:研究了香菇添加量对乳化肠色泽、质构特性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香菇浆可改善产品色泽和质构特性,表现在产品颜色加深、弹性、粘聚力和恢复力增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感官评价影响因素极差大小顺序为冰添加量>淀粉添加量>香菇浆添加量,咀嚼性影响因素极差大小顺序为香菇添加量>冰添加量>淀粉添加量。实验得到的产品生产配方比例为猪后腿肉100(肥瘦比2∶8)份,马铃薯淀粉5份,香菇浆15份,辅料2.8份,斩拌时加入7份的冰。

关键词: 香菇 乳化肠 质构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染色体核型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18

摘要:蔬菜植物的染色体核型研究对蔬菜遗传育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国内蔬菜染色体核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染色体核型研究技术进行了探讨,期望为深入开展蔬菜染色体核型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蔬菜 染色体 核型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独头蒜研究进展 被引量:1

湖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独头蒜是指大蒜未经过低温春化阶段而形成的未分瓣的蒜头,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市场价值.研究对国内独头蒜的形成机理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概述,并对独头蒜的研究现状和方向进行了探讨,期望为进一步开展独头蒜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蒜 独头蒜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个水稻品种作直播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

湖北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以10个不同类型的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为材料进行直播再生稻比较试验,主要从品种生育期、产量、品质、抗性4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优33、黄科香1号、黄科香2号、黄广油占共计4个品种适合作为直播再生稻种植。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品种 直播再生稻 比较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替代氮化肥对叶菜产量品质和土壤氮淋失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有机氮替代化肥氮是化肥减施的措施之一。2015和2016年2 a连续种植5季叶菜类蔬菜,研究有机氮替代化肥氮对叶菜产量、品质和土壤氮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和生菜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的比例达到25%,而大白菜秧替代比例达到25%~50%时能够获得与常规施肥相当的叶菜产量。有机氮替代比例达到50%以上可以显著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仅100%施用有机肥氮才能显著降低生菜和大白菜秧硝酸盐含量,而在第5季有机氮替代化肥氮处理均提高了小白菜Vc含量。不同施肥处理对生菜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糖酸比的影响较小,高量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50%~100%)对小青菜可溶性糖和糖酸比的影响主要在第一季,100%施用有机肥氮才能增加大白菜秧可溶性糖和总酸的含量。随着有机氮替代比例的增加,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氮替代化肥处理0~20cm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减少了10.67%~16.11%和23.13%~69.03%,而>20~40cm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减少了21.15%~60.77%和2.04%~10.20%。因此,对于叶菜类蔬菜而言,有机肥氮替代25%~50%化肥氮能够获得较好的产质量并减少硝态氮环境风险。

关键词: 土壤 化肥 淋失 有机肥 叶菜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析农业科技档案规范管理和开发利用

卷宗 2018

摘要:农业科技档案存在的意义并不单单是对历史的保存,更是现代化农业技术得以推广的基础。加强对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升档案管理的质量,增加科技档案的利用率,才能真正的发挥出农业科技档案的实际作用。本文就立足于农业科技档案应用的重要意义,对如何提升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和开发利用质量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有关人员提供一些新的借鉴。

关键词: 农业科技档案 规范管理 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