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西瓜新品种‘金裕春’
《园艺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裕春’是利用母本S1288,父本S1252杂交选育的西瓜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发育期30.8 d,果形球形,平均果形指数1.2。果面绿色有蜡粉,覆深绿狭齿带,果皮厚0.8 cm,果肉黄色,汁液中等,中心折光糖度12.7%。单果质量2.6 kg,保护地产量约30 t·hm~(-2)。该品种口感好,产量高,耐储运。中抗枯萎病和炭疽病。适宜在浙江省春、夏季节种植。


促早栽培对杨梅叶片形态及果实成熟与品质的影响
《果树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促早栽培对杨梅叶片形态、果实成熟与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东魁和荸荠种杨梅为试材,设置双膜、单膜促早设施及露地三种不同栽培模式,连续监测不同栽培模式中的温度变化,调查试验地区的物候期,比较对应的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并测定叶片表型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与露地栽培相比,促早栽培设施中日平均气温和活动积温显著提高,其中双膜栽培作用更明显,活动积温达2592.1℃·d,提高74.3%;设施促早栽培下杨梅物候期和成熟期显著提前,双膜、单膜栽培杨梅成熟期分别比同地区的露地栽培提早40d和22d以上,采收期可长达57 d;设施促早栽培显著提高了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类黄酮含量等指标,商品果率提高1.6倍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结论]杨梅设施促早栽培技术是一种不影响杨梅正常生长,可显著提早成熟期、延长采收期、提升果实品质并大幅提高经济效益的栽培技术.


西瓜新品种'丰华18'
《园艺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西瓜新品种‘丰华18’是以自交系S0933为母本,S1082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09 d,果实发育期32.6 d。单果质量6.35 kg,果形高圆,平均果形指数1.1,果面绿,覆深绿齿条带,有腊粉;瓜瓤红色,汁液较多,口感好,肉质酥软,中心折光糖度12.3%。产量约65 t·hm-2,耐储运,中抗枯萎病和炭疽病。适宜在华东生态区浙江省台州地区春夏季露地或大棚种植。


桃仁中苦杏仁苷高效提取及其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优化超声辅助法提取白桃加工副产物——桃仁中苦杏仁苷的工艺,研究其体外生物活性.在不同干燥方式下进行单因素提取试验,在选定微波干燥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对苦杏仁苷的体外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活性进行研究,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苦杏仁苷与酶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苦杏仁苷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1.43%,提取温度68.91℃,提取时间20.00 min.桃仁苦杏仁苷可以延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抑制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以及胰脂肪酶催化活性,同时,能结合牛磺酸胆酸盐和甘氨酸胆酸盐.分子对接研究结果表明:桃仁苦杏仁苷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分子的亲水性氨基酸形成氢键结合,通过改变酶分子构象,与底物形成竞争性抑制,从而起到抑制酶催化活性的作用.桃仁中苦杏仁苷具有体外抗凝血、降血糖和降血脂的作用,研究结果为桃仁中苦杏仁苷的高效提取和桃仁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化学诱变获得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新种质
《浙江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矮秆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创制对于培育株高适度矮化、抗倒性强、高产稳产、适合于机收的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处理甘蓝型油菜品种浙油 50 种子诱发获得两个矮秆突变体3060 和4036,其株高分别为74.5 cm和72.0 cm,株型紧凑直立,苗期和成熟期诸多表型特征以及种子脂肪酸组成和含油量等品质性状发生了显著变化.遗传分析结果初步表明,两矮秆突变受单个隐性基因或隐性主基因控制,不存在细胞质效应.光暗处理条件下,两突变体幼苗形态建成正常,推测其矮化机制不涉及油菜素内酯途径.喷施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可显著促进两突变体幼苗下胚轴伸长,但均不能使下胚轴长度恢复到原亲本的水平,表明矮秆突变的发生可能与赤霉素信号传导过程中的变异有关.两突变体所具有的一些重要特征特性赋予其一定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甲基磺酸乙酯 矮秆突变体 遗传分析 赤霉素


不同品种桑树雄花茶营养成分与活性成分分析
《蚕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6种桑树品种雄花茶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桑树雄花茶的水浸出物、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总黄酮、总多酚和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 DNJ)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并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桑树雄花茶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桑树雄花茶的水浸出物含量在40%左右;在16个品种间,5个营养成分与活性成分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变异系数均大于30%;抗氧化活性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雄花茶铁还原氧化能力品种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大于30%。营养价值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那兰1号、农桑14号、农桑12号、桂5×A9、恭同7号、花菜桑、鲁诱6号、长2、旅桑1号、泉桑1号、长1、桂7626、华交8号、466、K_2和果选9号。综合各桑树雄花茶的营养成分含量、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筛选桑树雄花茶制备用品种宜从那兰1号、农桑14号、农桑12号及桂5×A9等营养价值综合得分较高品种结合产量统计与感官评价进行下一步选择。


茉莉酸信号关键转录因子OsMYC2影响水稻愈伤诱导和分化的功能初探
《浙江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了解茉莉酸(jasmonic acid, JA)信号途径基因在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对转录因子基因OsMYC2在水稻再生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利用qRT-PCR技术对OsMYC2基因在水稻愈伤诱导和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进行动态分析,同时对osmyc2基因编辑突变体在水稻组织培养再生过程中的表型进行鉴定,并对osmyc2突变体愈伤中的一些重要标记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查和分析。qRT-PCR基因表达鉴定结果显示,OsMYC2基因在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过程中均存在一定量的表达,且在分化期的表达量相对较高。而osmyc2突变体的愈伤诱导效率和分化效率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日本晴。同时,基因表达分析发现,OsERF101、OsBBM2和OsWUS等与再生相关的重要基因在osmyc2突变体愈伤中的表达与野生型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由此表明,OsMYC2基因可能通过茉莉酸信号途径影响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和胚性愈伤的分化。该研究对OsMYC2在水稻再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为未来深入研究茉莉酸信号途径影响水稻组织培养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OsMYC2 水稻再生 基因编辑 愈伤分化 茉莉酸信号途径


硝化抑制剂对稻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及硝化作用的影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探究硝化抑制剂对土壤硝化作用及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选取稻田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宇宙培养,研究尿素配施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对稻田土p H、无机氮、N2O排放以及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加尿素和硝化抑制剂(ck)、单施尿素[氮(N)200 mg·kg–1,U]、尿素+DMPP (添加量为氮量的1%,DMPP)和尿素+CP (添加量为氮量的2%,CP) 4个处理。【结果】添加硝化抑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 H (P<0.05)。与ck相比,施用尿素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NH4+-N)质量分数(P<0.05),而两者之间硝态氮(NO3–-N)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DMPP和CP处理的NO3–-N质量分数处于较低水平,且2个处理的净硝化速率都显著低于ck和U处理(P<0.05),有明显的硝化抑制效果。与ck相比,施用尿素显著提高了土壤N2O排放(P<0.05),而配施硝化抑制剂显著降低了N2O的累积排放(P<0.05)。与单施尿素相比,添加硝化抑制剂可有效降低氨氧化细菌(AOB) amo A基因拷贝数,而对氨氧化古菌(AOA) amo A丰度没有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显示:N2O排放量与土壤p H、AOB丰度和NO3–-N质量分数呈显著相关(P<0.05),说明土壤p H、AOB丰度和NO3–-N质量分数是影响土壤N2O排放的关键因素。【结论】在中性稻田土中,AOB主导了土壤N2O的排放和硝化作用,DMPP和CP可通过有效降低AOB丰度来抑制硝化作用和减少N2O排放。图4表3参34
关键词: 水稻土 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 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 氧化亚氮 氨氧化微生物


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间细胞壁多糖物质降解特性及组织结构差异分析
《核农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猕猴桃果实采后细胞壁多糖物质降解及组织结构变化与果实贮藏性的关系,本研究以红阳和华特猕猴桃果实为试材,对25和4℃贮藏期间的细胞壁多糖物质含量及果胶降解酶活性进行测定,并比较两品种果实在25℃贮藏期间的细胞显微结构和钙组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在25和4℃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红阳和华特猕猴桃果实中半纤维素(HCL)、纤维素(CL)和共价结合型果胶(CSP)含量不断降低,水溶性果胶(WSP)含量不断上升,离子结合型果胶(ISP)含量相对稳定。红阳猕猴桃各细胞壁多糖组分含量变化速度较快。两品种猕猴桃果实硬度均与WS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CS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果胶降解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25℃贮藏前期,红阳猕猴桃中果胶酸裂解酶(PL)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显著高于华特;贮藏中后期,红阳中果胶甲酯酶(PME)活性显著高于华特。4℃贮藏期间,红阳中PME活性仍显著高于华特;4℃贮藏前期,红阳中β-Gal活性与华特无显著差异,而PL活性低于华特。相关性分析表明,25℃贮藏期间,与红阳和华特果实软化显著相关的果胶降解酶分别是PME和PL;4℃贮藏期间,与华特果实软化显著相关的果胶降解酶是PME。25℃贮藏期间,华特果实表皮细胞层数更多,果肉细胞排列更紧密;华特果实含更多草酸钙晶体。此外,25℃贮藏期间华特果实的水溶钙、果胶钙、磷酸钙和草酸钙含量均显著高于红阳。本研究为揭示猕猴桃果实采后细胞壁多糖物质降解及组织结构变化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