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长期施肥下甘薯产量稳定性及品质特性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980年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2002-2015年不同施肥方式对甘薯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探讨甘薯产量稳定性及品质特性对长期不同施肥方式的响应规律,为指导本区域合理施肥管理及改善农田生态系统提供依据。试验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无机配施(MNPK)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施肥处理(NPK、M、MNPK)显著提高甘薯地上部分和块根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可持续性指数,而施肥处理降低块根产量的变异系数,这说明施肥有利于改善本区域甘薯块根产量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其中以NPK和MNPK处理效果显著。与CK处理相比,MNPK处理显著降低块根干率和糊化特性的回复值和糊化温度,显著提高块根的蛋白质及糊化特性的最高粘度值和崩解值。与NPK处理和M处理相比,MNPK处理糊化特性的最高粘度值和崩解值均有显著提高,回复值和糊化温度有显著降低。有机无机配施是甘薯高产稳产及品质提高的有效栽培措施。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甘薯 产量稳定性 品质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蒜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2个大蒜品种的23个数量性状进行分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23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99%~59.29%,大蒜各个性状之间具有较强的正、负相关性,关系错综复杂,相关信息出现重叠。其中,假茎粗与株幅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962,其次是单头鳞茎质量与蒜头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总方差遗传累积贡献率达93.631%,已基本代表所考察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对12个大蒜品种进行综合评价,邳州1号综合得分最高,眉山1号得分最低;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大蒜品种可聚为3大类,第Ⅰ类包括邳州1号、金乡紫皮、金乡大蒜,可作为头蒜和薹蒜两用型大蒜种植;第Ⅱ类包括邳州2号、徐州17、外引1号、徐州18、徐州白皮蒜和川蒜,可作为头蒜品种种植;第Ⅲ类包括眉山1号、襄阳蒜、邳州白皮,可作为青蒜品种种植。

关键词: 大蒜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株高和每穗颖花数的6个世代联合遗传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杂交水稻株高和每穗颖花数的遗传规律,以2个大穗高秆籼稻恢复系WHR2和DSBao、1个矮秆籼稻恢复系矮93为试验材料,配制2个杂交组合WHR2×矮93、DSBao×矮93,由此产生的P_1、P_2、F_1、B_1、B_2和F_2 6个世代群体,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株高和每穗颖花数2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每穗颖花数性状的遗传模型均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根据遗传模型,对模型中成分分布进行拟合,真实地再现性状的次数分布规律。同时发现,2个性状的遗传均以加性效应为主。植株高对植株矮呈部分显性,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可以提高杂种的生物产量,增强杂种抗倒性。每穗颖花数的少对多呈部分显性,不利于大穗的形成,影响产量优势的发挥。因此,为了合理利用矮93亲本的株高较矮特性,选用遗传距离较远、丰产性高的恢复系或不育系杂交,打破每穗颖花数不利基因的连锁,选育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

关键词: 水稻 株高 每穗颖花数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质量浓度多效唑对碗莲品种‘火花’生长和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50 mg·L~(-1))多效唑对碗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品种‘火花’(‘Huohua’)生长的影响及多效唑处理过程中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并进行了隶属函数值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浓度10~50 mg·L~(-1)多效唑处理抑制碗莲品种‘火花’生长。随着多效唑质量浓度提高,立叶数、立叶长、立叶宽、立叶高、花径、花高和开花总数总体上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总体上与对照组(质量浓度0 mg·L~(-1)多效唑)差异显著。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质量浓度10~50 mg·L~(-1)多效唑处理组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趋势各异;质量浓度10~50 mg·L~(-1)多效唑处理组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质量浓度10、20和30 mg·L~(-1)多效唑处理组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质量浓度40和50 mg·L~(-1)多效唑处理组叶片中CAT活性则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碗莲品种‘火花’生长指标的隶属函数值间以及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POD活性的隶属函数值与生长指标的隶属函数值间的相关性总体在0.05或0.01水平上显著。研究结果显示:质量浓度10、20和30 mg·L~(-1)多效唑处理可有效控制碗莲品种‘火花’生长,提高其观赏性;且其生长指标以及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POD活性可以作为判断碗莲品种‘火花’矮化效果的可靠、简易指标。

关键词: 碗莲品种‘火花’ 多效唑 生长 生理指标 隶属函数值分析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抗锈病自交系种质的发掘与评价

玉米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遗传育种上较为常用的184份玉米自交系(包括121份普通玉米和63份糯玉米),在两个环境下对锈病抗性进行鉴定,共筛选出K22、齐319、T2等18份高抗系和农大1145、中128、R-8等18份抗病系,普通玉米自交系中高抗和抗病的占26%,糯玉米自交系中只占6%。基于SNP标记基因频率的系统聚类将184份自交系划分为9个类群,从血缘类群上来看,普通玉米自交系中P类群最抗,塘四平头类群锈病抗性最差;糯玉米自交系中热带类群抗性稍好,所有类群间病情指数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锈病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脊尾白虾不同发育期线粒体基因组甲基化特征分析

水产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发育阶段脊尾白虾线粒体基因组表观遗传学特征,本研究在筛选硫化测序引物的基础上,对不同发育期的脊尾白虾线粒体基因组甲基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经引物筛选验证,选取了4对引物在脊尾白虾的受精卵、幼体期、仔虾期和成虾期共4个发育期进行甲基化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除ND5基因3′端序列(21#引物扩增区)无甲基化现象外,COX3基因的起始区序列(13#引物扩增区)、COX3基因的3′端序列(16#引物扩增区)和ND5基因5′端序列(19#引物扩增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甲基化现象。其中,COX3基因的起始区序列仅在受精卵孵化期和幼体期存在甲基化现象,COX3基因3′端序列在除受精卵外的其他3个时期均存在甲基化现象,且以上甲基化率随个体发育阶段的提高呈下降趋势;ND5基因5′端序列在4个不同发育期均存在甲基化现象,但甲基化率无显著差异。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OX3基因和ND5基因位点上,推测脊尾白虾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调节线粒体基因组甲基化来调节机体能量代谢过程。本研究首次从整个发育周期角度探讨了线粒体基因组甲基化特征,以期为进一步揭示甲壳类生长发育相关遗传机制提供帮助。

关键词: 脊尾白虾 线粒体基因组 不同发育期 甲基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模拟干旱对甘薯近缘野生种[Ipomoea trifida(Kunth) G. Don]生理特性和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分析30%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甘薯二倍体近缘野生种(Ipomoea trifida)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其中,SOD、POD活性和MDA含量在胁迫6 h变化显著;转录组测序共得到40 385 764条净数据和7 600 078 117 bp数据量,de novo组装产生了65 174条转录本,N50为1 638 bp。通过干旱处理(干旱胁迫6 h)和对照组(对照0和6 h)之间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共有1 763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557个基因上调表达,1 206个基因下调表达,下调表达基因的数量明显高于上调基因。

关键词: 甘薯近缘种[Ipomoea trifida(Kunth)G.Don] 干旱胁迫 转录组 生理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O型口蹄疫病毒细菌样颗粒疫苗的制备与免疫原性鉴定

生物工程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验证基于革兰氏阳性增强基质(Gram-positive enhancer matrix,GEM)展示口蹄疫病毒细菌样颗粒(Bacteria-like particles,BLP)疫苗的可行性。按照大肠杆菌偏好性密码子优化合成基于猪口蹄疫病毒Mya98株序列的3种抗原基因设计,并将其插入到含有锚钩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 QZ-PA,鉴定阳性后转入Escherichia coli BL21,进行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与Western blotting对目的基因表达及产物的可溶性进行分析。利用GEM颗粒纯化目的蛋白,制备细菌样颗粒疫苗抗原;利用BCA试剂盒测定重组蛋白的浓度,将重组蛋白与白油佐剂乳化,制备疫苗,免疫5周龄小鼠,同时设商品化多肽苗对照与空白对照,免疫后不同时间采集试验小鼠血清,利用口蹄疫病毒多肽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和O型口蹄疫抗体液相阻断酶联免疫(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免疫小鼠血清的抗体水平;利用噻唑蓝比色法(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表达,评价细胞免疫水平。SDS-PAGE结果表明,设计在大肠杆菌中的3种口蹄疫病毒抗原基因均以可溶形式获得高效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能够与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利用GEM颗粒能够实现重组蛋白的一步离心纯化,制备BLP疫苗抗原;免疫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重组抗原B(T1BT2)4B不但能够刺激免疫小鼠产生更高水平的多肽特异性ELISA抗体与口蹄疫特异性液相阻断抗体,而且产生了更高水平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及Th1型的细胞因子分泌。初步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BLP疫苗GEM-B(T1BT2)4B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研究口蹄疫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VP1蛋白 可溶性表达 细菌样颗粒疫苗 免疫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商品有机肥的组成与养分状况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解海南省商品有机肥质量状况,分析海南省商品有机肥的理化性质以及元素组成。【方法】将采集的有机肥样品经过预处理测定了有机肥的鲜样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氮、磷以及钾的含量。同时还测定了有机肥的灰分、腐殖酸含量以及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商品有机肥的合格率为7.84%,按照有机肥原料来源将合格率从大到小排序:植物性有机肥(合格率=33.33%)>海藻类有机肥(合格率=25.00%)>不明来源商品有机肥(合格率=11.11%);鱼虾有机肥、羊粪有机肥、牛骨粉有机肥以及黄腐酸有机肥中没有合格产品。有机肥理化性状与营养元素含量的分布范围较大,理化性质中的鲜样含水量、pH、有机质含量、灰分以及腐殖酸含量的范围分别为1.4%~67.9%、3.41~9.49、8.36%~83.01%、22.81%~85.67%、85.24~871.49 mg/kg;N、P_2O_5、K_2O、Ca、Mg、S、Fe以及Mn的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24%~10.16%、0.21%~7.10%、0.19%~8.48%、0.02~3.37 g/kg、0.03~0.78 g/kg、0.60~2.48 g/kg、0.34~17.65 g/kg、0.01~0.27 g/kg。测定指标中除鲜样含水量和Ca含量之外,其余指标的分布特征均符合正态分布。【结论】海南省商品有机肥质量状况总体较差,不同有机肥之间营养元素以及理化性质等指标的差异较大。

关键词: 有机肥 理化性质 养分 腐殖酸 分布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条件下切花非洲菊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上海农业学报 2017 CSCD

摘要:针对长江以北地区切花生产温室等设施的特点,并根据连云港地区切花产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切花品种结构更新,特引进36个切花非洲菊品种,进行田间性状表现比较试验。通过对36个引进非洲菊品种花型、切花产量和抗性等性状的综合考量,筛选出可在连云港地区日光温室条件下推广种植的6个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品种(红色系:‘北极星’和‘热带草原’,黄色系:‘大雪桔’和‘金凤凰’,粉色系:‘多利’,橙色系:‘秋日’),为更新地方切花品种和开展切花非洲菊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非洲菊 品种 切花 外观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