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资源籽粒硬度基因等位变异的KASP检测
《麦类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资源的籽粒硬度概况及硬度基因型分布规律,以74份近年来江苏淮北地区所育品种(系)和38份来自黄淮其他麦区的常用亲本为材料,采用单籽粒谷物硬度测试仪、KASP标记检测技术和基因扩增及测序技术对其SKCS硬度值及硬度基因型进行鉴定。硬度检测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种(系)硬度变化范围较大,但硬质麦的比例最大,为70.5%。与常用亲本相比,江苏淮北地区育成品种中软质麦比例较高,为34.3%,但在高代品系中软质麦比例下降到20.5%。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在Puroindoline-D1位点,供试品种(系)中共检测到4种基因型,即野生型(Pina-D1a/Pinb-D1a)、Pina-D1b、Pinb-D1b和Pinb-D1p,其频率依次为25.0%、2.7%、67.9%和4.5%。其中,野生型和Pinb-D1p主要分布在江苏淮北地区。不同硬度基因型的硬度值也存在差异,其中以Pina-D1b基因型的硬度值最高,野生型(Pina-D1a/Pinb-D1a)硬度值最低,Pinb-D1b和Pinb-D1p两硬质类型的籽粒硬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在Pinb-2位点,供试品种(系)中共检测到25份材料为Pinb-B2b基因型,包含21份硬质麦、2份混合麦和2份软质麦,其平均硬度值为63.8。
关键词: 小麦 籽粒硬度 Puroindoline基因 KAS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柳树杂交F_1代耐盐分离群体的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柳树耐盐亲本"9901"和敏盐亲本"沿江柳"进行室内人工杂交,构建柳树的耐盐分离群体。首先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亲本与杂交F_1代的染色体倍性,再通过对亲本和F_1代的DNA提取进行测序和技术分析鉴定亲子异常,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NaCl浓度的水培柳树杂交F_1代扦插枝条快速进行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亲本及杂交F_1代染色体均属于四倍体,随机选取的200个杂交F_1代中有195个鉴定为真杂种,经耐盐性测定存在明显的分离现象,成功地构建了柳树的耐盐性分离群体。为柳树耐盐性的遗传分析、遗传图谱的构建和耐盐性遗传QTL定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Y两优832
《杂交水稻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Y两优832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用Y58S作母本、镇恢832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表现株型好,耐肥抗倒,产量潜力大,抗性佳,于2015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15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与打顶时间对麦(油)后直播短季棉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棉花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播期与打顶时间对麦(油)后直播短季棉产量、产量特性及纤维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中棉所50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播期(月-日)(S_1,05-25;S_2,06-10)和打顶时间(月-日)(T_1,07-30;T_2,08-07;T_3,08-15)对长江流域下游植棉区麦(油)后直播短季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播期间,皮棉产量和霜前花率及铃数、铃重和衣分均以S_2条件下较低;果枝数和果节数以S_2条件下较低而成铃率以S_1较低。打顶时间间,皮棉产量和霜前花率随打顶时间推迟而降低;果枝数、果节数及节枝比随打顶时间推迟增加而成铃率降低。互作显示,皮棉产量与霜前花率均以S_1T_1处理较高;果枝数和果节数以S_1T_1、S_1T_2和S_1T_3处理较高,成铃率以S_2T_1和S_1T_1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皮棉产量与果枝数、果节数、铃数显著正相关,但与节枝比、成铃率相关不显著。此外,播期间,以S_2条件下棉株下部和中部果枝成铃分布比例较高而上部较低;打顶时间间,下部和中部果枝成铃分布比例随打顶时间推迟降低而上部增加。就棉铃纤维品质而言,S_1T_1处理不同果枝部位棉铃的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和中部马克隆值均较优。【结论】长江流域下游植棉区,麦(油)后直播短季棉于5月25日播种、7月底打顶有利于其高产、稳产和优质。
关键词: 麦(油)后直播短季棉 播期和打顶时间 产量及其特性 纤维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泥鳅蛋白源ACE抑制肽的理化特性及营养评价
《中国食品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泥鳅蛋白酶解物中提取的ACE抑制肽为原料,研究其物理、化学特性,并评估其营养价值。试验结果表明:泥鳅ACE抑制肽在较宽的p H值(3~9)范围内具有优良的溶解性能,氮溶解指数均在70%以上。泥鳅ACE抑制肽具有较好的乳化能力(60.8%)和乳化稳定性(68.6%)。泥鳅蛋白水解后,ACE抑制肽的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分别降低15.8%和15.5%。通过氨基酸组成分析,泥鳅ACE抑制肽的氨基酸组成平衡性好,必需氨基酸总含量达到42.52%,功效比值PERⅠ为2.9,PERⅡ为2.9,PERⅢ为2.3。高含量的疏水性氨基酸(47.9%)、芳香族氨基酸(13.3%)以及支链氨基酸(17.7%),是泥鳅ACE抑制肽具有降压特性的重要物质来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油桃新品种‘紫金红3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金红3号’是以‘W31’油桃为母本、‘紫金红1号’油桃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并采用胚拯救技术育成的早熟油桃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65 g,大果质量264 g。果皮底色黄色,果面80%以上着红色;果肉黄色;硬溶质,果肉软化速度慢,较耐贮藏;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可溶性糖含量8.84%,可滴定酸含量0.34%,品质优良。黏核,核椭圆形。南京地区3月中旬开花,6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79~87 d。自花结实,丰产性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经密码子优化的猪Ficolin α在昆虫细胞的表达及其体外抗病毒作用初步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Bac-to-Bac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具有天然构象的猪Ficolinα。首先构建重组穿梭质粒rBacmid-Ficolinα,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V-Ficolinα;通过Image J软件对优化表达的Western blot图片进行灰度分析确定较佳表达条件;纯化目的蛋白质后,进一步评价其体外抗病毒活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以7.5MOI接种量感染的sf9细胞在96h时获得了较高的表达,同时获得的重组猪Ficolinα具有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活性。猪Ficolinα在sf9昆虫细胞中获得成功表达,且具有良好的抗PRRSV活性。本研究可以为猪Ficolinα的抗病毒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物质基础。
关键词: 猪Ficolin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抗病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脉冲强光对高水分稻谷灭霉效果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中国粮油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保障稻谷储藏安全,减少稻谷后期加工成本,拟采用脉冲强光对稻谷进行处理,研究了脉冲时间和脉冲距离对稻谷的灭霉效果,以及对稻谷水分、温度和出糙率、整精米率及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时间、脉冲距离对稻谷灭霉率影响显著(P<0.05)。在脉冲频率3 Hz,脉冲距离8 cm,脉冲时间5 min条件下,灭霉率≥99%。稻谷经脉冲强光处理后含水量略有下降,出糙率及整精米率提高(P>0.05),稻谷和精米的黄度指数随脉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果说明,脉冲强光可实现对稻谷的储藏和加工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HEC O157:H7 z3276基因缺失株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微生物学通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动物源性致病菌之一,可感染人。I型菌毛是多种致病性大肠杆菌(如肾盂肾炎型大肠杆菌等)可表达的一种黏附结构,与细菌吸附黏膜表面密切相关。然而,O157:H7 fim操纵子上几个核苷酸的缺失却导致其不能表达I型菌毛。BLAST比对结果表明O157:H7独有的开放阅读框z3276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大肠杆菌I型菌毛高度同源,这可能是对O157:H7不能表达I型菌毛的补偿机制,但确切功能尚不清楚。本文探究z3276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O157:H7 86-24参考菌株构建z3276基因缺失株(?z3276),并构建其互补株(C?z3276),进而比较亲本株、?z3276与C?z3276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小鼠致病性差异。【结果】与亲本株相比,?z3276进入对数生长期的时间延后,在半固体琼脂平板上的迁移直径明显缩小,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减弱。?z3276对HEp-2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并无明显变化,但对IPEC-J2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减弱。在小鼠攻毒试验中,?z3276组排菌数量减少、排菌持续时间缩短。C?z3276各项特性均能回复到与亲本株一致的水平。【结论】z3276基因可能是O157:H7重要的毒力相关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鼻支原体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畜牧兽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鼻支原体是猪体内的一种常在菌,可引发猪的多发性浆膜炎、肺炎、关节炎、心包炎等炎症。由于猪鼻支原体与猪其他支原体有较高的交叉反应,目前并没有特异性的血清学诊断方法的报道。本试验以建立猪鼻支原体特异性ELISA检测方法为目的,将猪鼻支原体的表面可变脂蛋白Vlp的特定肽段作为包被抗原,优化该方法检测条件,最终确定:其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0.312 5μg·mL~(-1);一抗的最佳稀释度为1∶100,作用时间为30min;二抗的最佳稀释浓度为1∶20 000,最佳作用时间为30min;显色时间为10min;阴阳性的判定值为0.27。交叉性试验结果显示,Vlp抗原与猪其他支原体阳性血清及猪常见传染病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在重现性试验中,批内及批间的变异系数均低于10%,证明重现性良好。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已知阴性及阳性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良好。最后,用建立的方法对人工感染后28d的猪血清和247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感染猪血清抗体呈阳性,建立的Vlp-ELISA方法、吐温20膜蛋白-ELISA方法对不同猪群临床样品检测的阳性率趋势相同。综上所述,建立的Vlp-ELISA方法特异性、稳定性良好,可以广泛用于临床猪鼻支原体血清抗体检测,为该病的检测和防控提供了重要工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