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南京钟山国际高尔夫球场杂草种类及种群变化

草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明确南京钟山国际高尔夫球场杂草种类及种群变化,为探讨杂草持续危害百慕大(Cynodon dactylon×C.transvaalensis)草坪的可能成因,制定控制杂草对策提供依据。2000-2016年在该球场通过实地踏勘及定点调查,明确该球场有杂草36科130种,含禾草类1科27种,莎草类2科8种,阔叶类32科94种和藻类1科1种。16年中持续查见杂草28科63种;2006-2016年新见杂草9科13种;2009年前查见、2010年后草坪中未见的杂草20科54种。研究表明,该球场杂草种群丰富,相对聚集于禾本科、菊科、莎草科及十字花科等,稳定又有消长变化。2016年底,尚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一年生早熟禾(Poa annua)、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及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局部危害百慕大草坪。在球场长草区外围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iensis)迅速扩展,钻形紫菀(Aster stubulatus)被发现。这两种杂草已在华东地区向高尔夫球场场地扩展。

关键词: 高尔夫球场 百慕大草坪 杂草 种群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流感H3N2型病毒特异性sIgA抗体分泌规律研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猪应答猪流感病毒感染,呼吸道分泌特异性sIgA抗体的分泌规律,以及针对不同抗原蛋白sIgA抗体的分泌差异。方法将猪流感病毒A/swine/Nanjing/51/2010(H3N2)滴鼻感染试验猪(1×10~7 TCID50/mL,2mL/头),采集感染后21d内不同时间点的鼻拭子样品,用M1、NS1和PB1三种重组蛋白分别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sIgA抗体,并分析其分泌规律及差异。结果显示针对3种重组蛋白的特异性sIgA抗体在整个检测周期内,分泌规律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表现为感染后第5d特异性sIgA抗体水平迅速升高,第14d达到高峰,随后开始逐渐下降。在不同品种猪之间,仅巴马猪分泌抗PB1蛋白的sIgA抗体在第14d和21d时高于二元猪(P<0.05),而抗M1和抗NS1蛋白的sIgA抗体在两种品种猪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初步探索了猪在感染猪流感病毒后特异性sIgA黏膜抗体的分泌规律,为进一步研究SIV黏膜抗体诊断试剂奠定基础。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间接ELISA sIgA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生植物堆肥替代部分氮肥提高水稻产量与稻田土壤肥力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太湖流域水生植物堆肥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肥力效应,在太湖流域典型稻田连续进行4a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在等氮条件下不同比例的水生植物有机堆肥替代处理(有机氮替代率分别为0、20%、40%、60%、80%和100%)引起的水稻籽粒产量、产量构成因子、氮磷钾吸收量以及土壤碳氮含量和pH值变化。结果表明:与单施尿素相比,水生植物有机堆肥与尿素配施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并随着有机肥替代率增加,水稻产量呈先增后降;当有机肥替代率达40%和60%时产量最高。单施有机肥和单施尿素处理水稻籽粒产量相当。单施有机肥显著降低了有效穗数,有机肥和尿素配合施用则可减轻甚至消除这一效应;有机肥替代率在40%和60%时,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均较高。随着有机肥施用量增加,水稻秸秆氮浓度降低,籽粒氮浓度无影响;水稻磷浓度和吸收量均无显著差异;有机肥与尿素配施均显著提高了秸秆钾吸收量,有机肥替代率在80%时可显著提高籽粒钾吸收量。表层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及土壤pH值均与有机肥替代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肥-尿素配施处理下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均较4 a前显著提高。有机肥替代率为80%和100%,土壤pH值较试验前土壤分别显著升高。由此可见,水生植物有机肥与尿素配施可以提高太湖稻作区水稻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减缓土壤酸化程度,可作为太湖稻作区一项环保型施肥技术。

关键词: 土壤 肥料 太湖地区 水稻产量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数分裂期高温对水稻穗粒数影响的定量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穗粒数是水稻产量构成因子之一。为明确减数分裂期高温对水稻穗粒数的可能影响,构建其定量估算模型,【方法】于2014-2015年以两优培九和南粳45为供试材料,于减数分裂期设置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高温处理,以自然无高温环境为对照,分析了减数分裂期不同高温强度和高温持续时间对穗粒数的影响,建立了减数分裂期高温与穗粒数的定量关系,最后根据温度日变化特征,构建了自然环境下的减数分裂期高温对穗粒数的定量影响算法。【结果】减数分裂期高温对穗粒数的影响程度与高温强度、持续时间有关。同样高温条件下,穗粒数随高温持续天数增加呈指数减少;日相对穗粒数随温度增加而减少,可用二次曲线进行描述。穗粒数对高温敏感的终止时间大约为抽穗前5 d。利用2015年试验资料对上述模型进行了检验,两优培九和南粳45穗粒数模拟值的相对均方根差为0.094和0.085,说明模型可很好地模拟减数期高温对穗粒数的影响。【结论】对完善高温对水稻生长过程的定量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水稻 减数分裂期 高温 穗粒数 定量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膝提取物对大鳞鲃生长、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抗病性的影响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牛膝提取物对大鳞鲃Barbus capito生长性能、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抗病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选取450尾体质量为(98.92±2.25)g的大鳞鲃,随机分成5组,分别投喂牛膝提取物水平为0(对照)、0.05%、0.10%、0.20%、0.40%的5种试验饲料,养殖周期为60 d。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20%的牛膝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大鳞鲃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添加0.10%的牛膝提取物,可显著增加大鳞鲃的头肾体指数和脾体指数(P<0.05);与对照组相比,0.20%、0.40%牛膝提取物添加组大鳞鲃血清溶菌酶(LZM)和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均有显著提高(P<0.05);用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0.20%牛膝提取物添加组大鳞鲃存活率最高。研究表明,牛膝提取物可提高大鳞鲃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性,建议饲料中牛膝提取物的添加水平为0.20%。

关键词: 牛膝 大鳞鲃 非特异性免疫 生长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地区牦牛瘤胃中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

草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从西藏地区牦牛瘤胃中分离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兼性厌氧菌,为青贮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的研制提供支持。试验采集了西藏那曲地区成年牦牛的新鲜瘤胃液,经刚果红染色初筛,滤纸降解复筛,获得分解纤维素能力强的菌株,对菌株生长速率及酶活力进行测定,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分析了菌株对水稻秸秆的降解效果。试验分离出一株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菌,属于肠球菌属,即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JF85。菌株JF85在15~55℃,pH 3.0~7.0及3.0%和6.5%NaCl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接种JF85,36h后可获得最大内切葡聚糖酶活力(0.41U/mL)和滤纸酶活力(0.13U/mL)。在模拟发酵试验中,接种菌株JF85,14d后水稻秸秆干物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在发酵第7天,JF85处理组显示最高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整个发酵过程中木质素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菌株JF85具有分解纤维素、耐酸、耐盐特性,在青贮饲料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牦牛 瘤胃液 纤维素降解菌 分离 鉴定 水稻秸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叶蛋白提取及脱色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叶蛋白是一种潜在的可再生蛋白资源,营养价值丰富。叶蛋白的高效率、优质提取是实现其高价值资源化利用的前提。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叶蛋白提取方法以及获取优质叶蛋白使用的脱色方法,阐明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植物叶蛋白提取及脱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面向产业化发展的叶蛋白提取方法及脱色方法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为高品质叶蛋白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叶蛋白 提取方法 脱色方法 资源化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美海篷子三萜皂苷bigelovii E抑制mTOR信号通路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北美海篷子的bigelovii E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MTT和集落克隆实验检测bigelovii E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bigelovii E作用后细胞形态的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bigelovii E对细胞凋亡、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细胞ROS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线粒体凋亡通路及其调控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Bigelovii E对乳腺癌细胞MCF-7最敏感;bigelovii E对正常细胞HLF-1毒性较低;bigelovii E抑制乳腺癌MCF-7的集落形成;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检测到bigelovii E诱导的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到bigelovii E引起细胞凋亡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并使细胞内ROS水平升高;Western blot表明bigelovii E可通过抑制m TOR磷酸化水平,下调其下游靶点p70S6K、4-EBP的磷酸化水平,进而上调Bax,下调Bcl-xl、Mcl-1蛋白表达,促进线粒体凋亡通路,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诱发ROS,导致线粒体功能损伤,最终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Bigelovii E通过m TOR通路调控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细胞凋亡,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

关键词: 北美海篷子 bigelovii E 乳腺癌 细胞凋亡 m TOR 抗肿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施用强度对中国粮食单产的影响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分析中国粮食作物化肥施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了1994年以来化肥施用强度对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小麦、玉米6种粮食单产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国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6种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持续增加,且均超出国际安全施用标准;小麦与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显著高于水稻;部分品种的化肥施用强度已出现优势产区和非优势产区、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2)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与其单产水平具有显著的关联效应。3)晚籼稻、粳稻和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对其单产仍存在正向作用,但已呈现边际效用递减特征;小麦、早籼稻和中籼稻的这种影响不再显著,已有过度施用特征。今后在坚持化肥施用零增长前提下,注重科学施用化肥、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在保障粮食安全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达成平衡,是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化肥施用强度 粮食单产 分位数回归 区域分异 边际效用 化肥施用零增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鹅舍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的研制和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种鹅反季节繁殖生产中硬件设备功能低下、难以实施舍内环境操作的适时精细调控、难以获取记录舍内环境数据进行问题溯源等问题,提出一种专门应用于种鹅反季节繁殖生产舍的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BP神经网络建立温湿度智能调控模型,取代人工手动操作以满足舍内环境要求。通过GPRS模块无线传输舍内环境参数,并利用其GSM功能通过移动终端远程控制风机、照明、水泵等设备。以EXT、Hibernate和Spring为基本框架技术,构建了轻量级、强壮的多级缓存的J2EE企业级Web应用程序,实现鹅舍环境参数的远程监控,并与现有商用人工控制器进行了现场试验和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智能监控系统长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满足鹅反季节繁殖对光照和温湿度的环境调控要求。与人工粗略控制、上海梵龙的畜禽控制器相比,控制精度分别提高5.49%和2.83%。在夏季风机湿帘负压通风降温时测定的舍内温度相对于设定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02、0.494、0.372℃,相对湿度相对于设定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745%、3.166%、2.621%,控制效果显著优于人工粗略控制和现有控制器(P<0.05)。在精准的光照调控下,种鹅均能按预期的时间开产,并在高峰期长期维持产蛋率35%~45%,表现出稳定、良好的产蛋性能。

关键词: 环境控制 智能监控系统 温度 鹅反季节繁殖 BP神经网络 GPRS Web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