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体细胞克隆小型猪主要性能指标的测定
《中国兽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与普通巴马小型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繁殖性能、生理生化指标和屠宰肉质性能等的比较,了解小型克隆猪的主要性能指标,以期为克隆猪安全性评估及其产业化健康发展提供借鉴。结果表明,体细胞克隆巴马小型猪与普通猪的各项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这种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体细胞克隆猪的产业健康性和安全性。


电子束辐照对蓝莓品质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电子束辐照对"艾利奥特"蓝莓采后冷藏期间品质及生理代谢的影响,为探索实用、有效的蓝莓贮藏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辐照剂量分别为0.5、1、1.5、2和3kGy,以未辐照的处理为对照,蓝莓辐照后置于温度为(1±0.5)℃、相对湿度为80%~85%的冷库中,定期检测各项指标,研究不同剂量辐射对蓝莓生理代谢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剂量的电子束处理可显著降低蓝莓的腐烂率、失重率,并可有效抑制蓝莓的呼吸强度,较好的保持了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及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对蓝莓果皮无显著褪色的副作用,延长了其有效贮藏期。其中以辐照剂量为1kGy的电子束辐照处理对"艾利奥特"蓝莓的贮藏效果最为显著,可将其有效贮藏期由原来的30d延长至60d,好果率可达90%以上,失水率控制在10%以内,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组。


拮抗菌RY3抗菌粗蛋白理化性质及其对柑橘绿霉病菌的抑菌活性
《食品与机械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解淀粉芽孢杆菌RY3是从冬枣果园根际土壤分离获得的一株具有高效广谱拮抗活性的拮抗细菌,其发酵液经盐酸沉淀后得到抗菌粗蛋白。为明确该抗菌粗蛋白的理化性质和抑菌活性,研究温度、pH、紫外线、蛋白酶等对抗菌蛋白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抗菌粗蛋白对柑橘绿霉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该粗蛋白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100℃处理60min后抑菌活性仍为原有活性的82.84%;其耐酸且在pH 2~10时均有抑菌活性;对紫外线、胰蛋白酶不敏感,对蛋白酶K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该抗菌粗蛋白对柑橘绿霉病菌分生孢子具有明显的抑制萌发活性,10倍稀释液处理的孢子萌发率仅为2.86%,该抗菌粗蛋白还可导致芽管变短变粗、菌体细胞质凝集、菌丝消融等。


克隆家畜安全性评估及其产业化研究进展
《上海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克隆牛、猪和羊的研究现状、克隆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等生物学特性以及克隆动物的再克隆等最新研究进展,为克隆家畜的产业化发展和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不同窝箱环境对水貂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窝箱环境对泌乳期水貂行为和仔貂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通过监控设备和肉眼观察5种窝箱环境下泌乳期母貂、仔貂的行为状态,以及测量泌乳后期仔貂体重、体长、毛长指标。结果显示:仔貂1日龄时,新型窝箱(A、AB、AC和AD)组中母貂在窝内的消极状态时长差异不显著(P>0.05)。AC组中母貂窝箱外停留时长最短,在12:00~16:00时与其他3组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20:00~24:00时A组母貂舔舐仔貂的时长与AB组差异显著(P<0.05);泌乳后期撤掉AB组中碗状人工窝(AB*)、撤掉AC组中的隔板(AC*)、AD和A组中笼内水貂的窝比重、笼内仔貂占总仔貂的比率和笼内活跃状态的仔貂占总仔貂的比率均明显高于传统窝箱(E)组(P<0.05),AB*组笼内吃乳和睡觉的仔貂占总仔貂的比率明显高于E组(P<0.05);28~45日龄时各组仔貂的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新型窝箱中,AC组窝箱环境最有利于母貂母性的发挥;窝箱环境对泌乳期仔貂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


生态环境对籼粳交后代株型特性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两个籼粳稻杂交F2群体(F2-A:晚轮422/沈农265;F2-B:泸恢99/沈农265)为试材,在四川和辽宁同年种植,研究生态环境对株型特性、产量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对株型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从四川到辽宁,株高和穗弯曲度显著提高,而穗长、剑叶长、剑叶宽及剑叶张角则表现出降低趋势。在辽宁,有效穗数、千粒重、结实率以及产量均显著高于四川,每穗粒数则显著低于四川。千粒重、结实率和产量表现为Cw(长剑叶、弯穗)>Cz(长剑叶、直穗)>Dw(短剑叶、弯穗)>Dz(短剑叶、直穗),穗数和每穗粒数以Dz最低,Cz和Cw较高。剑叶长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剑叶宽与每穗粒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辽宁,剑叶宽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穗弯曲度只在四川分别与结实率及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辽宁则表现为与大多数产量构成因素相关不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