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大豆南繁流程和田间技术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大豆南繁作为大豆育种的组成部分,其能够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从大豆南繁育种实际出发,结合南繁流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多种高效而低成本的方法和对策,同时提出了相对合理高效的大豆南繁育种田间管理技术方法,可为今后开展大豆南繁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依据。

关键词: 大豆南繁 田间技术 加代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密度和肥量对玉米早熟新品种牡单13产量性状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牡单13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探索其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旨在挖掘牡单13的高产潜力。结果表明:在密度为67 500株/hm2、肥力水平为400kg/hm2时,A2B3小区产量最高。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施肥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外加热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食品与机械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红外加热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对食品主要成分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红外加热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总结。通过大量的实例阐述红外加热技术在食品的干燥脱水、果蔬的热烫处理及灭酶、消毒杀菌等方面的相关应用和研究进展,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红外加热原理 食品组分 干燥 灭酶 杀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激素类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及番茄生长的影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采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接种线虫2d后的番茄进行浸根24h处理,然后对其盆栽45d后对植物长势影响及温室防效进行测定。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6 mg.L-1NAA和6 mg.L-16-BA处理对寄主植物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并且株高、地上部分鲜重、根鲜重、根长与CK相比均呈现极显著的差异,其中6 mg.L-1NAA分别提高76.94%、80.30%、84.36%和75.53%,6 mg.L-16-BA分别提高68.47%、73.76%、68.56%和68.87%。对南方根结线虫温室防效及根结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L-1NAA和10 mg.L-16-BA对南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39.97%和34.64%,并且对根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根结线虫 激素类化合物 番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民猪与皮特兰猪杂交猪肉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民猪的保种、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皮特兰猪为父本,以民猪为母本,通过杂交得到皮民杂交猪,达90 kg体重时进行屠宰试验,并对其肉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皮民杂交猪瘦肉率、眼肌面积、剪切力较民猪均有显著提高,而含水量、肉色与民猪相比没有明显差异,系水力、嫩度和肌内脂肪含量较民猪低。[结论]皮民杂交猪能够很好地继承民猪的优良肉质特性。

关键词: 皮民杂交猪 民猪 肉质关键词皮民杂交猪 民猪 肉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水分供应下锌对玉米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土为供试土壤,进行盆栽玉米试验,设定0和5.0 mg.kg 1两个锌处理,按土壤饱和持水量的40%~45%和70%~75%在玉米的4叶1心期实施干旱和正常水分处理。生长50 d后,测定不同土壤水分与锌供应状况下植株生物量和锌含量,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完全伸展新叶的超微结构变化,以期揭示不同土壤水分供应下,植物对施锌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供应充足条件下,与不施锌相比,施锌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和总干重分别增加78%和52%,根系和地上部锌含量和锌吸收量增加较多;而干旱条件下,施锌对玉米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干旱条件下缺锌玉米叶片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结构基本保持完好,淀粉粒和基质片层清晰可见,但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膜受损,基质片层结构出现皱缩,基粒片层减少;施锌玉米叶片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结构保持完好,叶绿体周围的线粒体数目较多,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中脂肪颗粒增多,叶片维管束鞘细胞与叶肉细胞之间可见清晰的胞间连丝。土壤水分充足处理下,缺锌叶片细胞膜出现皱缩,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淀粉粒增多,片层结构受损,严重时维管束鞘细胞中内溶物消失,残存的叶绿体中仅有淀粉粒和少许片层;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可见淀粉粒,但片层结构少,有些出现断裂、收缩。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施锌玉米维管束鞘核叶肉细胞结构清晰,叶绿体结构完整。结论认为:锌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细胞结构的破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土壤水分正常供应下,缺锌导致细胞结构受损程度比干旱情况下更严重。

关键词: 干旱 玉米 生物量 叶片细胞 超微结构

黑龙江平原林业建设与大豆生产的关系分析

大豆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大豆生产,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黑龙江平原地区林业建设对大豆生产的影响,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森林覆盖率、郁闭度、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4项林业建设指标对黑龙江平原地区大豆产量的影响权重分别为0.874 5,0.763 1,0.698 2和0.557 9,说明林业建设对大豆生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平原林业 大豆生产 面板数据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骨形态发生蛋白-6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能的关联性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猪骨形态发生蛋白-6(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6,BMP-6)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能的关联。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野猪、民猪、长白猪、北京黑猪、法系大白猪5个猪种268个个体BMP-6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了BMP-6基因多态性与法系大白猪产仔性能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猪BMP-6基因CDS区1104位存在1个G→A的同义突变,产生AA、AB、BB 3种基因型,其中在野猪和民猪中,A等位基因频率高;在长白猪、北京黑猪和法系大白猪中,B等位基因频率高。不同基因型对法系大白猪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初步认为BMP-6基因多态性与产仔性能显著关联。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6基因 多态性 产仔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棘良种‘黑棘6号’

林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棘6号’是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从蒙古引进品种‘乌兰格木’实生子代中优选出的优良无性系‘乌兰沙林’为育种材料,在黑龙江绥棱通过实生选种法选育出单一无性系,再经全国区域化试验评价选出。‘黑棘6号’少刺或无刺;百果质量可达60 g以上,盛果期果实平均产量达6 000 kg·hm-2。

关键词: 沙棘 良种 黑棘6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杀菌剂防治甜菜褐斑病的效果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防治黑龙江省甜菜主产区甜菜褐斑病效果较好的杀菌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使用杜邦福星、异菌脲、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阿米西达、凯润等7种杀菌剂,在3个时期对甜菜品种SD13829进行叶面喷施。通过对褐斑病发病情况调查及块根产量和含糖比较得出:喷施3次供试7种杀菌剂后最终防效达27.61%~68.26%,提高产量4.85%~15.28%,含糖率增加0.63%~7.73%,产糖量增加5.74%~24.20%。其中杜邦福星、苯醚甲环唑处理对甜菜褐斑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分别为60.73%和68.26%,产量增加15.28%和13.14%,含糖率增加7.73%和5.99%,产糖量增加24.20%和19.91%,推荐其在生产中使用。

关键词: 杀菌剂 甜菜 褐斑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