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测试与评价

海洋地质前沿 2020 CSCD

摘要:储层力学参数的评价及预测是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发的关键。笔者从力学试验、本构模型以及离散元数值模拟等方面介绍了含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测试及数值计算研究新进展,分析总结了力学参数评价及预测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探究了目前含水合物储层力学性质测试及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为了更好的解决相关工程技术问题,笔者建议通过结合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水合物储层力学特性及破坏机制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工况条件及储层特征建立更加准确的力学参数计算模型。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力学特性 试验技术 强度参数 本构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拖式多道高分辨率地震探测系统在南海首次应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主研发的深拖式多道高分辨率地震探测系统(Kuiyang-ST2000)主要由高声源级、宽频带的等离子体电火花震源和48道(道间距为3.125m)数字零浮力拖缆组成,最大作业深度可达2000m。系统采集作业时将震源及接收缆同时拖曳于近海底(小于100m),缩短与被探测目标的距离,降低地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因海水吸收导致的衰减,且能克服海面拖曳勘探方式中多次波、气泡效应、海洋噪声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应用Kuiyang-ST2000系统在中国南海E海域进行了首次实际采集试验(工区海底深度约1500m,系统作业深度约1400m),所得海试数据具有较高信噪比,经精细处理后的最终成像剖面具有很高垂向、横向分辨率,验证了Kuiyang-ST2000系统的优越性,且弥补了海上常规多道地震探测系统分辨率不足的缺点。

关键词: 深拖地震系统 电火花震源 多道拖缆 高分辨率地震 垂向分辨率 横向分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分频编码的弹性波全波形反演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计算量与计算效率限制了全波形反演方法的应用,震源编码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全波形反演的计算量,提升反演效率。传统震源编码技术要求各炮具有相同的接收点排列,在观测系统适应性方面存在不足,无法直接应用于滚动排列观测系统。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分频编码的弹性波全波形反演方法,即在正演过程中仍可同时对多个炮记录进行正向延拓,给每一炮赋以不同频率的谐波震源,使同时进行正向延拓的各炮波场在频谱上互不重合;在炮点波场正传和残差反传过程中,采用相位灵敏度检测技术提取每炮的单频波场,实现各炮波场的完全分离,用于构建波形反演梯度,实现模型更新。同传统震源编码技术相比,该方法不受观测系统限制,能应用于排列滚动的观测系统,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弹性波 全波形反演 震源编码 分频编码 相位灵敏度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古宙多岩浆通道与穹脊构造的动力学关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太古宙时期岩石圈的主要散热方式是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既为岩石圈提供了新的物质,也为岩石圈变形提供了动力条件。目前已发现残留的太古宙构造变形记录显示,那时"大陆"内部广泛发育与垂向运动过程有关的穹脊构造。但对于这种垂向构造是如何与太古宙岩浆活动联系起来的,目前还不清楚。为了研究岩浆的动力作用与穹脊构造间的关系,基于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设置了大小为879 km×400 km的二维数值模型,通过设置多岩浆通道条件模拟太古宙岩浆的侵入过程。实验结果显示出岩浆活动弱化了岩石圈并造成岩石圈的强烈变形。其中,岩浆通道的正上方呈现出正地形,并形成TTG穹窿。密集排布的岩浆通道之间呈现负地形,形成绿岩带坳陷。穹窿在演化过程中发生水平扩张,导致绿岩带不断收窄形成"钱袋子"构造样式,二者共同组成穹脊构造。本研究认为将岩浆活动作为调节岩石圈变形的条件符合太古宙地质背景。岩浆通道条件能为穹脊构造的产生提供驱动力,是造成太古宙岩石圈变形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岩浆通道 太古宙 穹脊构造 数值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近海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态势及其地质有利性

海洋地质前沿 2020 CSCD

摘要:0引言我国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最新结果表明,以致密气、页岩气和煤层气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是全国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的近2倍。预计至2030年,我国致密油和致密气年产量可分别占油气年产量的约8%和40%;页岩气和煤层气年产量分别占天然气年产量的约20%和6%。非常规油气将成为我国油气产能接替的重要生力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横摇运动下养殖工船水环境流场特性数值分析

中国造船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发展以大型游弋式养殖工船为核心的深远海养殖工程可为渔业养殖提供新的养殖手段。论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养殖工船舱内水环境流场特性,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水流速度分布的均匀性以及换水效率,建立了养殖船舱内水环境适渔性的评估方法。典型海况中船舶横摇运动对养殖鱼舱中流场的影响研究表明:横摇运动可加快水流速度缩短换水时间,但同时加剧了养殖水环境水流速度的非均匀性,相比之下进水射流形成的推流影响并不显著;横摇角和横摇周期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流速度随横摇角增大而增大,而随着横摇周期的增大而减小;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横摇角和横摇周期对水的停留时间影响不大;在养舱中心存在低速区,进水口产生的射流对低速区影响不大。

关键词: 养殖舱 横摇 停留时间 速度均匀性 数理统计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表层泥火山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模型

海洋地质前沿 2020 CSCD

摘要:深海环境泥火山活动为甲烷从深部向浅部迁移提供了搬运介质和通道,泥火山附近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具有独特的形成过程和富集规律。泥火山型水合物资源潜力和环境影响的理论假设已被提出,而在工程实施阶段的论述相对较少。本次研究通过调研世界范围内典型海域泥火山-天然气水合物系统研究进展和赋存规律,结合我国海域泥火山的调查成果,归纳出泥火山型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地质模型。之后分析该模型组成要素的地质记录,获得识别泥火山型天然气水合物的3G异常标志,总结出该类型水合物实用的勘探思路。

关键词: 泥火山 天然气水合物 3G异常 成藏地质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组藻红蛋白对H22荷瘤小鼠的调节与保护作用

中国新药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重组藻红蛋白(recombinant phycoerythrin,RPE)对H22荷瘤小鼠抗氧化、免疫调节活性与肠道屏障保护作用。方法:选用H22肝癌细胞建立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灌胃的方式,用不同剂量RPE干预,并与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对照以及样品组进行比较,通过测定其血清中炎性因子、抗氧化因子、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以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 eosin staining,HE)观察空肠组织黏膜上皮结构等,评价其对荷瘤小鼠抗氧化、免疫调节活性和肠道屏障作用。结果:低、高剂量RPE干预组抑瘤率分别可达21.33%和38.91%;与模型组相比,高、低剂量RPE干预组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力明显提高,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降低(P <0.05);炎性因子白介素-12(interleukin,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显著降低(P <0.05); D-乳糖含量和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活力显著降低(P <0.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重组藻红蛋白干预,小鼠肠道的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表达量增高,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 <0.05); HE染色结果表明,RPE干预组小鼠空肠组织黏膜上皮结构较模型组受损明显减轻。结论:重组藻红蛋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小鼠的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可通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调节血清中的炎性因子的水平,降低血清中的D-乳酸浓度和DAO活力,提高肠道occludin和ZO-1蛋白的表达,修复受损的黏膜,起到调节小鼠免疫功能,保护肠道屏障的作用。

关键词: 重组藻红蛋白 免疫调节活性 肠道屏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冲绳海槽泥火山发育区甲烷气体来源研究

海洋地质前沿 2020 CSCD

摘要:高沉积速率、构造活动发育和高热流值3个重要地质条件促使了冲绳海槽广泛发育泥火山、气烟囱等烃类流体渗漏构造,前人对该类泥火山及气烟囱的地球物理特征做过较多的研究,但是鲜有研究从地球化学角度揭示渗漏流体来源及形成机制。本研究通过对东海冲绳海槽中部泥火山发育区2个泥火山站位开展海底钻探取样,获取浅表层60 m沉积物并开展孔隙水烃类浓度、甲烷稳定碳、氢同位素研究。通过分析发现,18-01孔孔隙水顶空烃类比值C_1/C_2为960.53~1 120.75,甲烷稳定碳同位素(δ~(13)C_(C H4))为-36.07‰~-56.60‰V-PDB,甲烷稳定氢同位素(δD_(CH4))为-163.94‰~-237.81‰V-SMOW;在18-05孔,孔隙水顶空烃类比值C1/C2为1 064.66~1 546.74,δ13CC H4为-36.10‰~-62.92‰V-PDB,δD_(CH4)为-122.86‰~-282.09‰V-SMOW。系统分析2个站位甲烷气源均为热解成因或以热解成因为主的混合成因。综合分析2个站位泥火山及气烟囱发育的地质背景以及高通量甲烷渗漏的特征认为,深部地层中有机热解成因甲烷流体是通过断层、气烟囱等运移通道,在流体超压的驱动下渗漏、扩散至浅表层地层中,并在海底形成了泥火山以及羽状流等构造。

关键词: 热解成因甲烷 泥火山 孔隙水 超压 冲绳海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体水合物基础特性研究进展

海洋地质前沿 2020 CSCD

摘要:气体水合物的结构类型、热力学与动力学、界面现象与表面形貌特征等基础特性是水合物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水合物学科发展的基石。此外,水合物在沉积物中的微观赋存形态及其对渗流的影响也是水合物的基础特性之一,是水合物储层研究的热点。笔者主要基于近3年来的文献资料,对气体水合物的结构类型、热力学与动力学、界面现象、微观赋存形态及其对渗流的影响这4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归纳,追踪学科研究前沿,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国内外气体水合物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也提出了气体水合物基础特性研究下一步的方向与趋势,以期为多尺度、多维度研究气体水合物的基础理论与科学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 气体水合物 结构类型 热力学 分解动力学 表面形貌 微观赋存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