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因素对药用大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三年生药用大黄种子为试材,采用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浸种时长、基质含水量和激素对药用大黄种子萌发及幼苗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药用大黄种苗繁育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浸种时长为6 h、基质含水量为70%处理的种子出苗率最佳,T16(24 h, 70%,赤霉素)的种苗叶面积、株高、地上质量和鲜质量均最佳,T8(12 h, 70%,IAA)的种苗茎粗和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佳,T7(12 h, 60%,水杨酸)的种苗根长和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最佳,T10(18 h, 50%,水杨酸)的种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最佳,T5(12 h, 40%,6-BA)的种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佳。相关性分析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药用大黄种苗繁育的理论最佳方案为浸种18 h、基质含水量保持70%和喷施水杨酸。


Dkk2基因对雌性小鼠卵泡发育过程的功能探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卵巢颗粒细胞的生长对哺乳动物卵泡发育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究Dkk2对雌性小鼠卵泡发育的影响,并对其潜在的调控机制进行分析。运用Crispr-cas9的方法构建Dkk2基因敲除C57BL/6小鼠,通过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等实验探究了Dkk2基因敲除对小鼠卵泡发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相比野生型小鼠,Dkk2基因敲除小鼠的产仔数和原始卵泡显著减少,卵泡闭锁显著升高;抑制Dkk2的表达会显著促进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对8周龄Dkk2基因敲除小鼠的卵巢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Dkk2可能通过Wnt信号通路调控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本研究揭示了Dkk2在小鼠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可为哺乳动物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新的靶基因。
关键词: Dkk2 Wnt 卵巢颗粒细胞凋亡 卵泡发育 产仔数 小鼠


大别山区柿生态栽培模式的建立
《河北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以湖北省罗田县、麻城市为中心的大别山区是我国唯一的甜柿原产地,生态气候条件独特.以不减少耕地和林地面积为前提条件,在大别山区建立了3种柿树立体生态栽培模式,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分别对3种山地柿树生态栽培模式进行介绍,以期充分利用大别山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其中,"一种柿子快速成园方法"(专利号:ZL201610325895.5),通过砧木直栽,有效减少柿苗缓苗期,缩短建园周期,实现了"三当"快速成园,即当年砧木(君迁子)播种育苗、当年定植、当年嫁接建园;"一种柿子-水稻立体种植方法"(专利号:ZL201610315732.9)和"一种用于山地柿园休闲观光的生态栽培模式"(专利号:ZL201810444935.7),形成了以柿产业为主体的农林复合生产模式,建立的山地柿+水稻、山地柿+黄花菜复合系统成为了多个山地田园综合体的重要旅游景观,而且山地柿+水稻立体种植模式还实现了山地稻田边际土地的综合利用.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武穴佛手山药连作障碍的防控效果
《中国瓜菜 》 2024
摘要:以武穴佛手山药为材料,从山药农艺性状、糊头程度、产量品质以及土壤氮、钾利用率等方面探讨了松土精、哈茨木霉、腐植酸、甲壳素、聚谷氨酸等6种土壤改良剂对武穴佛手山药连作障碍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6种土壤改良剂都能有效提高氮肥、钾肥的利用率;腐植酸和甲壳素可分别降低山药块茎长度25.75%和21.44%,聚谷氨酸原液可增加山药块茎宽度47.28%,甲壳素可增加块茎厚度35.31%,松土精可增加山药块茎鲜质量13.30%;不同处理山药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均有明显增加,其中腐殖酸和甲壳素显著提高山药品质;6种土壤改良剂可使山药糊头程度较对照降低33.58%~84.38%,商品产量较对照增加3.27%~18.01%。综上所述,土壤改良剂可有效缓解山药连作障碍,实现提质增产,其中松土精最具增产潜力;腐殖酸和甲壳素对山药品质的改善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聚谷氨酸可显著提高山药商品率。


食药用菌对鸡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测定
《湖北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测试食用和药用真菌的抗菌活性,以鸡病原细菌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3种共6株为指示菌,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食药用菌菌株.结果表明,共获得木层孔菌(Phellinus sp.)、鲍姆桑黄(Sanghuangporus baumii)、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红平菇(Pleurotus salmoneo-stramineus)、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姬菇(Pleurotus cornucopiae)、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和香菇(Lentinus edodes)12种16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其中大球盖菇1号和杏鲍菇5号对6个病原细菌均有抑菌活性.添加蚕蛹粉后,可不同程度促进食药用菌菌丝体生长,并进一步提高菌株抑菌活性.


链霉菌YC117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控及活性物质稳定性研究
《植物保护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链霉菌YC117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控效果及活性物质的稳定性,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等方法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了链霉菌YC117的抑菌谱、对烟草疫霉菌丝形态的影响、发酵液的稳定性及盆栽防效.菌株YC117经鉴定确定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具有很好的广谱抑菌活性,该菌株或其分泌物能够破坏烟草疫霉菌丝的形态结构,使菌丝出现断裂、干瘪、堆积,分枝增多和大小不一,细胞壁受损等现象.YC117菌剂在稀释100倍和200倍浓度下对烟草黑胫病的盆栽防效分别为61.54%和50.77%.发酵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对酸碱和热处理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但是对紫外照射比较敏感,紫外光照射20 min后,抑制率下降至9.52%.链霉菌YC117为防控烟草黑胫病生防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具有较好的生防应用前景.
关键词: 娄彻氏链霉菌YC117 烟草黑胫病 鉴定 抑菌活性 稳定性


超声与超高压处理对翘嘴鲌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风味结合能力的影响
《肉类研究 》 2024
摘要:为从蛋白质结构改变的角度研究超声与超高压处理对鱼肉风味结合能力的影响,在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中分别加入正己醛、1-辛烯-3-醇、异戊醛,通过超声(200、300 W)及超高压(100、250 MPa)处理15 min,测定挥发性化合物含量,验证蛋白质结构改变对其风味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会影响鱼肉MP与风味物质的结合能力,超声和超高压处理会使MP与正己醛结合能力大幅升高,使MP与异戊醛结合能力小幅降低,并使MP与1-辛烯-3-醇结合能力降低至24%~35%,其中100 MPa超高压处理对风味结合能力影响最大。超声和超高压处理会影响MP的游离巯基、总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使其最大荧光强度与紫外吸收强度增加,且在加入挥发性化合物后升高幅度更大。综上所述,超声和超高压处理可以有效改变蛋白质结构,对鱼肉与风味物质结合能力具有有利影响。
关键词: 翘嘴鲌 肌原纤维蛋白结构 风味结合能力 挥发性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