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吉林省栽培大豆品系异黄酮含量测定及其与大豆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的方法,并对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样品先用浓度80%甲醇提取,而后100℃水解;色谱分离使用反相C18分析柱二元高压梯度洗脱(分析时间25min),柱温40℃;使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60nm;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相关性采用Origin6.0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经方法学验证建立的大豆异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准确、可靠;通过对85份吉林省栽培大豆品系的异黄酮含量测定,初步明确了吉林省栽培大豆品系异黄酮含量的特点及范围,大豆异黄酮含量变幅为2.29~4.89mg/g,平均含量为3.36mg/g,含量超过4mg/g的大豆品系5份;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脂肪含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吉林省栽培大豆品系异黄酮含量较高,培育高异黄酮含量和高脂肪含量的大豆品种是可行的。

关键词: 栽培大豆 异黄酮含量 测定 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季不同取暖方式对猪舍环境及育成猪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冬季不同取暖方式对猪舍环境及育成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对发酵床舍、热风幕舍和地热舍内的温度、湿度以及舍内饲养的育成猪生长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地热舍内温度高、湿度低、猪生长速度快,最为经济适用;发酵床舍内虽温度低,但地面温度高,猪能够健康成长,且无取暖费用支出,建议增加饲养密度以提高舍内温度;热风幕舍内温度稍高,但湿度较大,猪生长速度慢,取暖费用高,不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 取暖方式 猪舍环境 生长性能 育成猪 冬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稀释液对猪精液4℃保存效果的影响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利用改进的BF5稀释液(命名为mBF5),开发一种4℃液态保存猪精子的方法。[方法]把猪精子在LEN、BF5和mBF5这3种稀释液中4℃条件下保存5 d,按照保存天数分别检测精子的活力、顶体形态、活率和ATP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在4℃条件下保存的1~2 d,精子的活率在3种稀释液中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第3天开始,3种稀释液中的精子活率有显著差异,在mBF5中保存的精子活率显著地高于在LEN和BF5中保存的精子。第1~5天,在mBF5和BF5稀释液中保存的精子正常顶体的百分率高于LEN稀释液中保存的精子;并且,在4℃保存5 d后,在mBF5稀释液中保存的精子正常顶体的百分率要高于在BF5中保存的精子。在4℃条件下保存的第1~5天,mBF5稀释液中的精子活力百分率高于LEN和BF5稀释液保存的精子活力。在3种稀释液中,保存的第1~5天,精子活力的百分率都持续地降低。保存的第1~5天,mBF5稀释液中保存的精子ATP浓度比LEN和BF5稀释液中保存的高。保存5 d之后3种稀释液中精子ATP浓度都迅速下降。[结论]在4℃条件下保存5 d,与LEN和BF5稀释液相比,保存在mBF5稀释液中的精子表现出较高的活力、正常的顶体百分率、活率和ATP浓度。

关键词: 液态精液 活率 顶体 活力 AT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羊微卫星标记与部分肉用性能相关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寻找与生产性状位点相连锁的遗传标记,以及为开展分子育种和遗传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择杜泊×小尾寒羊和小尾寒羊×东北细毛羊各28只,取肝脏组织采用酚-仿法提取基因组DNA。结果表明:在杜泊×小尾寒羊群体中,MCM38位点基因型141/161、MCM218位点基因型153/161对眼肌面积和pH1值有一定的正面影响(P<0.05);OarCP9位点基因型127/133对pH24值存在一定正面影响(P<0.05),基因型119/133对熟肉率存在一定的正面影响(P<0.05);BMS648位点基因型176/206对剪切力有一定的正面影响(P<0.05)。在小尾寒羊×东北细毛羊群体中,MCM218位点基因型151/161对屠宰率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P<0.05),基因型147/161对净肉率存在一定的正效应(P<0.05);BMS648位点基因型174/206对屠宰率和净肉率有一定的负效应(P<0.05);OarAE101位点基因型115/119对眼肌面积、失水率和pH24值有一定的正面影响(P<0.05),对熟肉率和剪切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P<0.05)。

关键词: 微卫星 肉羊 肉用性能 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金属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概述了重金属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表明重金属污染对作物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重金属污染能导致土壤肥力降低,使农作物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

关键词: 玉米 重金属 生长发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种子特异性启动子研究进展

大豆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子中的营养成分是植物基因工程改良的重要目标,种子特异性启动子能够调控外源基因在种子中专一性表达,利用高效特异性强的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改进及提高种子中营养物质含量。因此,明确大豆中种子特异启动子的调控机制及获得更多大豆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对大豆改良研究及应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该文综述了种子特异性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相关转录因子的特点及大豆中种子特异性启动子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研究应用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大豆 种子特异性启动子 顺式作用元件 转录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诱导单倍体机理探析

玉米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杂交诱导单倍体机制还不十分明确,多数学者支持无融合生殖——假受精的单倍体诱导机制假说。通过研究异雄核受精对杂交诱导单倍体的影响,发现在单倍体诱导过程中发生了受精的延迟,而受精的延迟是引起较高异雄核受精率的原因,进而导致诱导率下降。不同诱导系诱导同一自交系产生的单倍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推测这种差异可能源自于与诱导系的部分杂交。通过这些与上述诱导机制不一致的结果,对杂交诱导单倍体机理进行了进一步探析。

关键词: 玉米 杂交诱导 单倍体生殖 单倍体诱导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0(CK),0.2%,0.4%,0.6%,0.8%和1.0%溶液分别对15个苜蓿品种种子进行处理,通过发芽势、发芽率、幼根长和幼苗高对各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进行了研究,其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果表明:用0.6%,0.8%或1.0%NaCl溶液进行苜蓿种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较为合理。1.0%NaCl溶液处理苜蓿种子,其幼根长及其幼苗高可作为苜蓿品种种子耐盐性鉴定的指标。对15个苜蓿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幼根长、幼苗高、半致死浓度和耐盐极限浓度5个鉴定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宁苜1号、龙牧801号、WL-525耐盐性最强,其次是龙牧803号,耐盐性最弱的为MagnumV-wet。

关键词: 苜蓿 耐盐性 发芽率 苗高 根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等植物K~+吸收机制研究进展

玉米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高亲和性和低亲和性K+吸收两个方面较详细介绍了K+营养的吸收机制。高亲和性K+吸收机制包括H+-K+交换ATPase、K+-ATPase、H+-K+symporter和Na+-K+symporter;低亲和性K+吸收机制也被称为"协助扩散",研究表明是通过K+通道进行的,但K+通道的确切结构尚无定论。综述了植物K+吸收的调节,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钾离子通道 高亲和力转运体 H+-ATP酶 钾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田氮磷流失与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其防治

土壤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田氮、磷的流失,不仅造成化肥利用率的降低,还会引起农业非点源污染。通过分析国内外由于农田氮磷流失而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和流失途径,提出加强污染源监控预警,综合运用管理措施和生态工程等,控制和减少农田氮磷流失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 农田 氮磷流失 农业非点源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