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石灰性土壤大豆缺铁矫正

大豆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石灰性土壤都不同程度存在土壤铁供应不足问题,吉林白城大部分地区为典型石灰性土壤,大豆缺铁黄化严重。以铁敏感大豆品种为材料,分别采用土壤改良、补充铁肥、大豆和玉米混作及铁高效品种筛选方法,寻求大豆缺铁矫正最佳措施。结果表明:禾康清除剂和发酵鸡粪不同处理无显著效果,石膏粉和自制肥(以腐殖质为主肥料)分别施入1.5×103 kg.hm-2以上时,大豆缺铁才有一定缓解作用;玉米与大豆间混作未改善大豆缺铁症状;EDDHA-Fe做种肥极显著改善了大豆缺铁症状,使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完全恢复。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大豆 缺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g/L苯并双环酮SC对移栽稻田杂草的药效和安全性

农药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了明确60 g/L苯并双环酮SC在不同使用剂量的情况下,防除移栽稻杂草效果、杀草谱、安全性及施用技术等项指标,采用茎叶喷雾施药,定期调查的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苯并双环酮杀草谱主要包括莎草科杂草、阔叶杂草。施用时间为在水稻移栽后4~8叶期,推荐剂量为200~250 g a.i./hm2,施药后40 d对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株防效达85.1%~95.1%,与吡嘧磺隆联合使用时,防效更好。水稻移栽前使用丁草胺封闭,扩大杀草谱。[结论]正常使用量对水稻生长安全,与人工除草相比,产量差异不大。对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防效较好。

关键词: 苯并双环酮 水稻 杂草防效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根剂对苜蓿扦插的影响初探

草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8920mf多叶苜蓿(Medicago sativa cv. 8920mf)作为扦插材料,以常用生根剂吲哚丁酸-萘乙酸(0.2%)对其进行处理,研究自然条件下苜蓿的扦插技术及吲哚丁酸-萘乙酸的施用对扦插材料成活率、发芽天数、生根数、新株高、分枝数的影响,为大田应用扦插技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苜蓿扦插要防止连续降雨对成活率的影响,施用吲哚丁酸-萘乙酸对扦插材料有明显的缩短发芽时间、促进生根、提高分枝数的作用。

关键词: 生根剂 苜蓿 扦插 成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瘟菌无毒基因的分子检测及其指纹类型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稻瘟菌中Avr-Pita与AvrPiz-t两个无毒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方法对吉林省103株稻瘟菌菌株进行分子检测,并结合AVR-Pih、AVR-CO39、PWL2和ACE1 4个无毒基因在其中85个菌株中的分布情况,绘制出基于这6个无毒基因的指纹类型。结果表明,Avr-Pita基因和AvrPiz-t基因在吉林省稻瘟菌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6.41%和62.14%;建立的指纹类型显示,85株稻瘟菌分布于9种类型中,其中类型1为主要类型,其分布频率为40.00%;根据30个已知生理小种的菌株在指纹类型中的分布情况,初步发现类型7与吉林省优势生理小种ZE1可能存在对应关系,并应用于稻瘟菌优势生理小种的特异性分子检测;其他指纹类型与中国生理小种并无明显对应关系。明确了无毒基因Avr-Pita与AvrPiz-t在吉林省稻瘟菌中的分布情况,构建了无毒基因的指纹类型,为水稻抗瘟育种和稻瘟菌优势小种的分子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稻瘟菌 无毒基因 Avr-Pita AvrPiz-t DNA指纹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糖肽酮萜素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液激素水平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210日龄海兰褐蛋鸡400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和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300mg/kg糖肽酮萜素),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试验期为60d。结果表明:试验组产蛋率及料蛋比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改善幅度分别达到7.44%5.73%;同时,试验组的血清中腺垂体释放促卵泡成熟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孕酮(P4)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0.25%、15.06%、24.24%、26.43%、16.42%,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糖肽酮萜素可能通过调控血液激素水平而提高产蛋鸡生产性能。

关键词: 糖肽酮萜素 蛋鸡 产蛋性能 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影响的研究综述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从农田、林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线虫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及分布特征方面入手,综述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的土壤线虫群落的研究较少,建议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技术可为土壤线虫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 土壤线虫 土地利用方式 群落组成 多样性 分子生物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3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新品种"吉农大30号"是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06—2008年吉林省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比对照"通35"增产7.1%,2008年生产试验比对照"通35"增产7.0%。"吉农大30号"米质优,产量高,主要农艺性状优异,抗逆性较好,活秆成熟,于2009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吉林省的长春、吉林、四平、松原、通化等中晚熟稻作区种植。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吉农大30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IGFBP-1、IGFBP-2、IGFBP-3、IG-FBP-4及IGFBP-5基因表达差异

中国兽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IGFBP-1、IGFBP-2、IGFBP-3、IGFBP-4及IGFBP-5基因在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中的表达情况,旨在探求这些基因在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所有5个基因在草原红牛与天一冈山黑牛背最长肌中均有表达;同时,IGFBP-1基因的mRNA在2种牛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其在草原红牛中的相对表达量是在天一冈山黑牛中的1.42倍;IGFBP-2基因的mRNA在2种牛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其在草原红牛中的相对表达量是在天一冈山黑牛中的3.55倍;其他3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深入研究IGFBP-1、IGFBP-2、IGFBP-3、IGFBP-4和IGFBP-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了解这些基因对肉质性状的影响,以及对我国肉牛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草原红牛 天一冈山黑牛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mRNA表达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季不同时期秋子梨品种及野生类型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北方园艺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苹香梨、南果梨、寒红梨和寒酥梨4个品种及1个野生类型山梨为试材,依据秋季不同时期温度变化,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秋季不同时期温度变化对不同梨品种光合系统造成的伤害差异较大;初始荧光参数(Fo)品种因素上差异不显著(P>0.05),时间因素上差异极显著(P<0.01),可变荧光参数(Fv)、最大荧光转化效率(Fv/Fm)和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v/Fo)品种因素和时间因素上均表现差异极显著(P<0.01);山梨初始荧光系数Fo呈现连续下降趋势,其它4个品种变化不明显;Fv、Fv/Fm和Fv/Fo总体表现呈下降趋势,苹香梨、寒红梨、寒酥梨和山梨表现连续下降,南果梨中期升高,而后下降;山梨Fo、Fv、Fv/Fm和Fv/Fo各项指标变化降低幅度最大。

关键词: 光合系统 秋子梨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沼气工程技术讲座(六) 沼气工程培菌启动和运行管理技术

可再生能源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沼气工程建设项目经过单体分段验收合格和全系统竣工验收合格,确认了系统不渗水、不漏气、管路畅通、压力满足设计要求和单机运转正常,并且测温、测压等仪表和pH计显示清楚、灵敏准确,即可进入工程的培菌启动和正常运行管理阶段,未经竣工验收的工程绝不可投料运行。沼气工程运行管理可参照《沼气工程技术规范第4部分:运行管理》(NY/T1220.4-2006)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NY/T1221-2006)中的相关规定进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