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雨养条件下春玉米“吨粮田”栽培的增产因素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雨养条件下影响春玉米"吨粮田"产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吨粮田"的增产因素。【方法】选用先玉335,采用增加种植密度、二次追肥和化学调控3项"吨粮田"栽培技术,在吉林省东部湿润冷凉区,连续3年进行"吨粮田"和常规田栽培玉米大田试验,通过栽培技术的改进研究"吨粮田"的光合生产能力,探讨"吨粮田"的增产因素。【结果】在雨养条件下,当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时,"吨粮田"春玉米的平均产量由12 535.5 kg/hm2提高到16 876.5 kg/hm2,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33.37%。分析其增产因素,认为通过增加密度提高了叶面积指数(LAI)、单位面积的光合能力及干物质积累量,使最大LAI达到6.4,较对照增加了3.68%;在吐丝期通过第二次追肥提高了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延长了叶片光合能力的持续期;利用化控技术克服了因高密度和二次追肥所引起的倒伏问题,保证了源的高效供给,"吨粮田"玉米的群体粒叶比较常规田高6.84%。【结论】"吨粮田"栽培可以提高群体的光合生产能力,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库容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沼气工程技术讲座(二) 沼气工程平稳高效运行条件和技术措施
《可再生能源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1沼气发酵基本条件(1)严格的厌氧环境产甲烷菌只能在严格的厌氧环境中生长,所以,要求沼气池或沼气发酵罐严格密闭、不漏水、不漏气。这不仅是收集沼气和贮存沼气发酵原料的需要,也是保证沼气微生物在厌氧的生态条件下正常产气的需要。(2)碳氮比适宜的发酵原料沼气发酵原料是维持沼气微生物生命活动和产生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小毛霉凝乳酶的分泌表达、产物纯化及鉴定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微小毛霉(Mucor pusillus)凝乳酶进行分子改造,获得适于乳品工业生产用的凝乳酶,克隆到了微小毛霉凝乳酶基因,构建了酵母表达质粒pPIC9K/M。线性化后电击转入毕赤酵母GS115,在甲醇诱导下进行凝乳酶的初步发酵试验,通过pH反应及酶抑制反应试验证明,重组凝乳酶获得了分泌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凝乳酶的分子量约为46 kD,与理论值(45.3 kD)基本相符,培养基上清液中凝乳酶的活性为311.8 U/mL,纯化的总回收率为51.89%,纯度达到9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用量与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不同施肥方式和不同氮磷肥用量条件下,玉米根系和地上部的生育特征、根际脲酶和磷酸酶特征、氮磷养分吸收量。结果表明,施肥量为800 kg/hm2(种子侧下方6 cm)处理的玉米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最高,成熟期根系和地上部分的吸氮、吸磷量也最高,子粒产量也较高;各处理玉米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明显高于非根际;在肥力相对较高的土壤,减施20%~40%氮磷肥至少可以维持玉米当年的产量,施肥方式对玉米的子粒产量影响很小。
不同生育时期低温处理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吉林省水稻生育中后期低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对目前吉林省主要水稻栽培品种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低温处理下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进行研究,进而对水稻生产栽培和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吉林省水稻生产中后期的气候特点,对吉林省7个主要水稻栽培品种在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空气低温处理,分析不同生育时期低温与稻米品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对稻米品质影响最大的时期是灌浆期,其次是抽穗期,最小的是孕穗期;同时,不同水稻品种间耐冷性具有明显差异,低温处理下同一品种3种营养物质含量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差异与品种的耐冷性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同一生育时期3种营养物质的降低幅度之间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在水稻灌浆期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对提高稻米的营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选育优良的水稻品种是增强水稻耐冷性提高水稻品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烟草PR1a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活性检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烟草中克隆得到病程相关蛋白1a基因的启动子PR1aP,并对其进行活性检测。【方法】通过PCR方法,从烟草基因组中克隆病程相关蛋白1a基因的启动子PR1aP,构建该启动子驱动的可溶性绿色荧光蛋白基因(smGFP)的植物表达载体p3300-PR1aP-GFP,并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导入烟草,检测转基因烟草植株经水杨酸(SA)诱导前后GFP的表达水平,通过SDS-PAGE和ELISA对其在不同诱导条件下GFP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序列分析表明,PR1aP的长度为1 320 bp,含已报道序列的全部顺式作用元件,如水杨酸相关的W-box、ACGT序列等,也有增强子as-a-like元件及CAAT、TATA等常见应答元件。PCR检测结果显示,成功地获得了转基因植株;荧光检测表明,启动子PR1aP在正常条件下不表现活性,而在水杨酸诱导下有GFP表达。SDS-PAGE和ELISA分析结果表明,当水杨酸诱导时间为72 h、质量浓度为0.25 mg/L时,GFP表达量达到最大值,GFP最高占到总可溶性蛋白的0.083%,产率最高可达15μg/g。【结论】烟草病程相关蛋白1a的启动子PR1aP具有水杨酸诱导性。
关键词: 烟草 病程相关蛋白1a启动子 水杨酸 绿色荧光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多糖体外清除羟自由基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饲料研究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黄芪多糖、枸杞多糖和人参茎叶多糖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多糖及复合多糖不同质量浓度梯度条件下体外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3种多糖均具有较强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50%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黄芪12.18、枸杞3.36和人参茎叶多糖0.75 mg/mL,由这3种多糖按1:1、1:2、1:3、2:1和3:1不同比例两两制成的复合多糖也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黄芪和枸杞多糖配伍的复合多糖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清除能力高于同质量浓度的单一多糖,黄芪和人参茎叶多糖的配伍未表现出协同作用,清除能力介于二者间,而枸杞和人参茎叶多糖的配伍在达到一定质量浓度时,表现出很强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枸杞多糖 人参茎叶多糖 羟自由基 清除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发育阶段草原红牛背最长肌FABP4基因表达水平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FABP4 mRNA在1、6、12和24月龄草原红牛背最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ABP4 mRNA在所检测的4个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6月龄草原红牛背最长肌组织中FABP4 mRNA与另外3个时期差异极显著(P<0.01),而另外3个阶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本实验为深入研究牛FABP4基因与肉质性状的相关关系奠定基础,为牛肉质性状候选基因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FABP4基因 背最长肌 不同发育阶段 表达 草原红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