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紫花苜蓿耐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草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APD技术分析了25个紫花苜蓿耐盐品种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30条引物在25个紫花苜蓿耐盐品种单株DNA间的多态性位点比率(P)为81.52%,在各品种混合DNA间的多态性位点比率为61.65%,说明采用单株DNA样品比采用混合DNA样品能更好地揭示紫花苜蓿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水平。基因分化系数(Gst)主要反应品种间变异占总变异的比例,中国18个耐盐紫花苜蓿品种和美国7个耐盐紫花苜蓿品种的基因分化系数分别为0.271和0.152,表明中国耐盐紫花苜蓿种质资源品种间基因交流机会比美国品种间交流机会多。紫花苜蓿作为典型的异交植物,其生物群体的遗传结构与其繁育体系具有直接的联系。依据遗传距离(GD)分析结果,25份材料从遗传结构上可以分为9个组群,其中图牧1号和图牧2号遗传距离最小(GD=0.148),捷达和图牧1号遗传距离最大(GD=0.786)。紫花苜蓿耐盐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为紫花苜蓿耐盐核心种质库构建和耐盐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耐盐种质 遗传多样性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压脉冲电场对洋葱采后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运用二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高压脉冲电场(PEF)的场强和时间对采后洋葱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抗坏血酸(VC)和总黄酮等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得出了抗氧化综合指标Y和各个因素间的回归方程,确定了当场强为7.02kV·cm~(-1),时间为215s时作用的效果最好。场强和时间对于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均为极显著(p<0.01),场强的影响大于时间。同时结果表明高压脉冲电场处理能够较好的保持洋葱采后的贮藏品质,减缓洋葱VC和总黄酮的降解速度,提高贮藏过程中SOD的活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洋葱的褐化,提高了洋葱贮藏品质。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洋葱 抗氧化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溉方式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09和2010年采取常规灌溉、固定隔沟灌溉和交替隔沟灌溉3种灌溉方式,设置15、22.5和30 mm 3个灌水量,考察灌溉方式及灌溉量对大豆产量、植株性状、品质及土壤水分利用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2009年干旱条件下,灌水可极显著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和大豆产量,而且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交替隔沟灌溉22.5 mm的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和WUE均高于其它灌溉处理。2010年降雨相对较多,灌溉处理的产量均高于对照,以交替隔沟灌溉22.5 mm产量最高,相同水量不同灌溉方式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交替隔沟灌溉22.5 mm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WUE都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灌溉使大豆蛋白质含量提高,脂肪含量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大豆生育期间最佳灌溉组合为交替隔沟灌溉22.5 mm。

关键词: 灌溉方式 大豆 产量 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对农田的温室气体净排放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吉林省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农田的温室气体的净排放。【方法】以吉林省玉米主产区农田4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玉米留茬垄侧种植技术、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技术、玉米留茬直播种植技术和玉米灭高茬深松整地种植技术)为例,分别计算土壤固碳量、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农业物资投入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系统计算其温室气体净排放。【结果】4种保护性耕作模式均提高了耕层土壤有机碳(SOC)的含量,其中,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技术(CT2)固碳潜力最大,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了1 955.07 kg C.hm-2.a-1,玉米留茬直播种植技术(CT3)固碳能力最小,仅提高了1 492.26 kg C.hm-2.a-1,传统耕作模式(CK)则减少了173.70 kg C.hm-2.a-1;4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CO2排放当量(CO2-eq)排放总量平均为5 259.25 kg.hm-2.a-1,而CK的CO2-eq排放总量为5 367.96 kg.hm-2.a-1;4种模式的温室气体排放均主要发生在农业生产物资投入环节,其中氮肥投入为主要的排放促进因素。综合计算表明,4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不同,CT2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最大,其CO2-eq减排量为1 897.56 kg.hm-2.a-1,而CT3则最小,其CO2-eq减排量为225.75 kg.hm-2.a-1,而CK模式则为-6 004.87 kg.hm-2.a-1。【结论】吉林省4种保护性耕作模式均提高SOC含量,且抵消了土壤和物资投入排放的温室气体,是温室气体的汇,而传统耕作没有提高SOC含量,没有抵消土壤和物资投入排放的温室气体,是一个温室气体源。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温室气体 净排放 吉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衣剂中不同浓度杀虫剂成分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安全性评价

植物保护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克百威、丙硫克百威和丁硫克百威3种杀虫剂作为种衣剂有效杀虫成分,每种杀虫剂设置1%、2%、3%、…10%共10种浓度梯度,春天播种期进行玉米包衣播种,20 d后调查苗期植株的根长、根数、叶数和株高,验证3种杀虫剂不同浓度对玉米苗期的生长安全性。结果表明:在10%浓度以下,3种杀虫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玉米苗期生长均未产生药害,植株生长正常。

关键词: 克百威 丙硫克百威 丁硫克百威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葡萄种质资源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北方园艺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对360份山葡萄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从245对引物中筛选出18对用于供试材料的SSR扩增;单条引物扩增条带为4~13条,平均9.44条;扩增产物长度介于150~1 000 bp,以200~750 bp的扩增片段居多;18对引物共扩增出17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67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8.2%;Shannon’s多样性指数(I)为1.778051。某些品种(系)产生了特有SSR标记带,共5条,占2.95%。

关键词: 山葡萄 SSR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辽平原农牧结合循环农业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松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发展循环农业是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根据循环农业内涵、技术目标和基本原理,结合松辽平原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农牧结合循环农业的必要性。最后,在循环农业研究实践基础上,探讨了未来松辽平原循环农业科技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 循环农业 农牧结合 循环模式 松辽平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度对吉林省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吉林省的2个生态类型区布置种植密度试验,重点分析密度和生态因素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密度的增加,公主岭地区千粒重逐渐下降;而在桦甸地区,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显著增加,穗粒数下降;2个地区均以8万株/hm2的产量最高,分别为12 815和11 453kg/hm2。在同一个密度水平下,公主岭地区的产量和千粒重高于桦甸地区。2)生态因素对产量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大,对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的影响较小。产量、千粒重与积温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热量条件不足是限制玉米产量和千粒重的主要因子。尤其是灌浆中期至成熟期的积温,保证这个阶段的积温是保证产量的关键,最适日均温为24.98℃。3)在高密度条件下(8万株/hm2),桦甸地区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的日照时数较高,有利于增加单位面积穗数。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生态因素 产量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芦花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方案,选取体重相近的1日龄健康芦花鸡1 5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对照Ⅰ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Ⅲ、Ⅳ和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泓缘403菌、常胜1号、抗菌肽及抗菌肽+酵母菌制剂,试验期90 d,探讨不同微生态制剂对芦花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Ⅱ、Ⅲ、Ⅳ和Ⅴ组与对照Ⅰ组相比极显著提高芦花鸡90 d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1);Ⅱ、Ⅳ和Ⅴ组极显著降低料肉比(P<0.01);各组对芦花鸡成活率影响不显著。对芦花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抗菌肽+酵母菌制剂作用效果最佳,其次是抗菌肽、泓缘403菌和常胜1号。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芦花鸡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菜来源植物乳杆菌S4-5的降胆固醇作用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酸菜来源植物乳杆菌S4-5的体外降胆固醇作用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胆盐添加量、胆固醇添加量、培养基初始pH值及培养时间对植物乳杆菌S4-5降胆固醇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胆盐质量浓度为1.0mg/mL和胆固醇质量浓度为175.7mg/L时,植物乳杆菌S4-5有最高的胆固醇移除率,分别为67.7%和62.2%;植物乳杆菌S4-5在培养基不同初始pH值条件下对胆固醇的移除率均在71.3%~77.2%之间;培养时间对植物乳杆菌S4-5的降胆固醇作用有显著性影响(P<0.01),在培养2h(延滞期结束)、14h(指数期结束)、24h和48h后植物乳杆菌S4-5对胆固醇的移除率分别为4.8%、66.7%、75.3%和84.0%。

关键词: 酸菜 植物乳杆菌 胆固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