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株嗜热链球菌ST1的产胞外多糖流变学特性
《食品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从天然发酵乳制品中筛选的一株嗜热链球菌ST1产生的胞外多糖为研究对象,对该胞外多糖的流变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T1胞外多糖溶液是典型的非牛顿假塑性流体,溶液流动行为受多糖质量浓度、温度、剪切时间及pH值的影响;多糖溶液黏度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多糖溶液质量浓度越高剪切稀释现象越严重;在10~80℃范围内多糖溶液黏度变化很小,有很好的耐温性;在0~900s剪切时间作用下,溶液黏度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多糖在pH 4的溶液中黏度相对较稳定,在pH 7和pH 10的溶液中随剪切速率的升高黏度下降幅度较大;加入1g/100mL的多糖能够明显增加脱脂乳的黏度,但随着剪切速率的增高,多糖对脱脂乳黏度的影响变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白城地区大豆黄叶原因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吉林省白城地区近几年大豆出现的不同程度黄叶、死秧现象,于2008-2009年,采用目测、土壤化学及根外喷施综合诊断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城地区土壤pH值为7.68~8.49,速效铜、速效铁、速效锰有效性大大降低,其含量分别为0.47、4.28、6.13mg/kg。根外喷施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铜后发现,仅喷施硫酸亚铁的处理大豆叶片明显复绿,说明白城地区大豆黄叶的原因是土壤缺铁所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含子数量改变GUS基因的瞬时表达调控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内含子是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功能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被重视。本研究以pCAM-BIA3301为载体,利用玉米泛素启动子Ubi1和水稻肌动蛋白启动子Actin1构建两个GUS基因表达载体p33U1和p33A1,同时设置3个对照载体。通过基因枪轰击法将上述载体转入水稻胚性愈伤组织,探讨内含子对外源目的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CaMV35S启动子调控下的iGUS(带内含子)基因能够顺利表达;同样,Actin1启动子(带内含子)调控下的不带内含子的GUS基因也可以正常表达,而当Actin1启动子(带内含子)驱动iGUS基因时,则导致GUS染色反应不能发生。Ubi1启动子(带内含子)调控GUS基因的瞬时表达也得出类似结果,证明表达框中内含子的数量为1个或两个时,对GUS基因的表达起到了不同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对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功能基因表达都具有指导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组毛囊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验证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构建毛囊特异性表达绵羊毛角蛋白Ⅱ型中间丝9(KIF Ⅱ-9)cDNA的毛囊特异性表达载体,并证明其表达的有效性。[方法]根据绵羊毛角蛋白关联蛋白6-1(KAP6-1)基因已知DNA序列设计合成2个特异性引物,以绵羊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KAP6-15’调控序列,然后与毛角蛋白Ⅱ型中间丝基因(KIFII-9)cDNA、去除CMV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构成皮肤特异性表达载体pcDNA3.1-KK,新生小鼠皮下注射该重组载体证明其表达有效性。[结果]PCR扩增出1042 bp的特异性片段,DNA测序结果证明,该克隆片段与KAP6-1 5’端调控区序列相比具有极高的一致性;构建的毛囊特异性表达载体PCDNA3.1-KK,皮下注射新生小鼠,皮肤内KIF Ⅱ-9得到转录。[结论]该试验构建的载体PCDNA3.1-KK具有表达特异性。
关键词: 角蛋白关联蛋白6-1 毛囊特异表达载体 体外验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考察与搜集
《草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搜集吉林省境内有利用价值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为吉林省野生牧草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材料。2008-2009年连续2年对吉林省内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进行考察与搜集,共采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材料191份,涵盖18科59属89种,其中,豆科91份,禾本科64份,其他科36份。这些野生牧草种质材料中既有独特的地方野生种和一些适应性强、分布广的变异种,也有不同生境条件下优良栽培牧草的野生种和野生近缘种。并初步掌握了一些重点属、种的分布规律及其与生境条件的关系。为筛选和培育优良牧草新品种提供丰富的野生种质材料的同时,也为重点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资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农业循环经济4R原则,从经济社会产出、资源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4个方面,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系数法,对1990~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0~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经历了停滞、缓慢提升、快速发展3个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趋势不断增强。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障碍影响程度依次为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后,据评价结果提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优化调控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不育系吉2055A特征特性与应用潜力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吉2055A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新选育的优良高粱不育系。该不育系生育期112 d,株高70 cm,不育率100%,不育性稳定,柱头生命力强,自交不结实;抗旱和抗倒伏能力强,抗叶斑病和黑穗病;一般产量可达3000~4000 kg/hm2,制种产量一般为4000~5000 kg/hm2;配合力高,已育成国家及省级审定品种6个,还有8个新组合正处于区域试验阶段,所配杂交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对我国春播早熟区的高粱育种和生产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早四抗玉米丝黑穗病近等基因系的创建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创建黄早四抗玉米丝黑穗病近等基因系,为其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的杂交、回交、自交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对黄早四进行了抗丝黑穗病的成功转育,并对其近等基因系进行研究,观察回交转育成的近等基因系的抗感变异及配合力变化特点。[结果]对照黄早四发病率46%,入选的25个抗病黄早四近等基因系发病率均小于10%,入选率为92.6%;多数抗病黄早四近等基因系与对照黄早四之间的配合力差异不显著,而M135、M140等几个自交系所配制的杂交种产量突出,超过对照郑单958,表现出较高的配合力。[结论]试验所得抗玉米丝黒穗病黄早四近等基因系的表型和配合力都已经非常接近黄早四,而其抗玉米丝黑穗病能力大大提高,从而解决了黄早四不抗玉米丝黑穗病的难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芪多糖对1~14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APS)对肉仔鸡生长前期的生长性能、器官发育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7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饲喂含0、0.2%、0.4%和0.6%APS的饲粮,饲养试验为14 d。结果表明:添加APS对1~14日龄肉仔鸡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APS对7日龄肉仔鸡的肝脏、胰腺及免疫器官指数影响明显,但是对14日龄肉仔鸡的相应指数影响不大;添加APS可明显提高7和14日龄肉仔鸡血清和肝脏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提示,在饲料中添加APS可促进1~7日龄肉仔鸡内脏器官的发育,提高1~7和1~14日龄肉仔鸡血清和肝脏中抗氧化酶的活性,但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