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文库载体DNA的制备

生物技术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pYLTAC747NH/sacB文库载体DNA的制备条件进行了较系统的摸索和研究。结果表明,该文库载体经碱裂解法提取、QIAGEN Plasmid Mini kit纯化后,可获得较纯净的载体DNA。对其闭环载体DNA分别用不同酶量的Hind III酶切处理,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得出其最佳Hind III完全酶切条件为2 U Hind III/μg闭环载体DNA、37℃酶切30 min;分别用0.5 MBU和1 MBU HK脱磷酶/μg对其线性载体DNA进行脱磷处理,经电泳和载体自连产物电转化检测表明其适宜的完全脱磷条件为1 MBU HK脱磷酶/μg线性载体DNA,30℃脱磷1 h;将所制备的线性载体DNA与λDNA/Hind III酶切片段进行连接,连接产物转化频率较高,其电转化大肠杆菌DH10B感受态细胞频率可达到9.6×108。

关键词: 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 文库载体 酶切 脱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控剂在杂交大豆制种中的应用

大豆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豆核不育系ms6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LCMS9为材料,研究了9种化控试剂单品及其复合使用对杂交大豆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爱多收可显著提高大豆不育系结荚率和结实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8.3%和21.4%,且爱多收具有专一提高母本产量的作用。将不同化控剂复配使用,以含有爱多收为主要成分的复配剂(爱多收+硼酸钠+磷酸二氢钾和蜜蜂引诱剂+爱多收+硼酸钠+磷酸二氢钾)处理效果较好,结荚率和结实率均显著高于对照。蜂引诱剂与化控剂复合使用的效果明显好于蜂引诱剂的单独使用。

关键词: 大豆 杂交制种 化控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瘤菌中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国内外关于纤维素酶的研究成果,概述了根瘤菌中已报道的纤维素酶基因、蛋白性质、在共生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根瘤菌 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胁迫条件下拟南芥Rubisco相互作用蛋白质的比较分析(英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1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EC 4.1.1.39)在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位于叶绿体中与冷胁迫密切相关的非常重要的复合酶——Rubisco,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至今没有系统的研究.对拟南芥进行4种处理:a.持续在20℃生长(对照);b.4℃4 h冷胁迫;c.4℃24 h冷胁迫;d.4℃24 h冷胁迫后放入20℃恢复24 h.然后利用免疫共沉淀、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冷胁迫条件下研究了拟南芥光合抑制与Rubisco相互作用蛋白质解聚之间的关系.在鉴定出的5个与冷胁迫相关的Rubisco相互作用蛋白质中,AAA-型ATP酶家族蛋白和糖基转移酶对Rubisco活性及植物适应冷胁迫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Rubisco复合酶体系的解聚可能是低温胁迫下拟南芥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拟南芥 冷胁迫 Rubisco相互作用蛋白质 光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隐含语义索引在吉林省农业知识问答系统中的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决现有农业知识问答系统功能及业务流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隐含语义索引技术应用于吉林省农业知识问答系统中。该技术可以增强或消减词语在文档中语义的影响力,使文档之间的语义关系更为明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然语言检索,消除了词语同义性和多义性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取得更好的检索效果。

关键词: 隐含语义索引 吉林省 农业知识 问答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250 g/L氟磺胺草醚SL在吉林省区域内防治大豆田间杂草的效果。[方法]以250 g/L氟磺胺草醚SL为供试药剂,于2007年在吉林省大豆主产区进行大豆田除草药效试验。[结果]250 g/L氟磺胺草醚SL对大豆田一年生阔叶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而且对大豆生长安全,推荐用量300.0~375.0 g/hm2。[结论]该试验为250 g/L氟磺胺草醚SL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250g/L氟磺胺草醚水剂 大豆 杂草 防除 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机服务组织形成的动因与机理分析

中国农机化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农机社会化服务是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服务组织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要载体。通过对农机服务组织概念的界定,内涵的挖掘,形成动因的分析,形成与作业体系的解构,可揭示其所蕴的内涵,形成的动因与作业的机理,为相关的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机服务组织 概念界定 形成动因 形成机理 作业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粒大豆新品种吉育105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作物杂志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在2011年育成了适合吉林省早熟区种植的小粒大豆新品种吉育105,经过2009~2010年的多年多点试验,本品种表现丰产、稳产、外观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合做纳豆、豆浆、豆奶及生豆芽,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 小粒豆 吉育105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法向玉米茎尖导入抗草甘膦EPSPS基因的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自交系郑58的茎尖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草甘膦EPSPS基因转入玉米中,研究以茎尖为受体的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可行性。98株转化苗,经过300 ppm的除草剂(农达)筛选,共获得13株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其中7株表现阳性,转化率达7.14%。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以玉米茎尖作为受体的转化系统用于基因转化是可行、高效的。

关键词: 玉米 茎尖 农杆菌介导 EPSPS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种质资源的苗期耐碱性鉴定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来自中国13个省和14个国家的378份粳稻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碱胁迫条件下开展了粳稻苗期死叶率的鉴定评价,并从中筛选出耐碱性强的粳稻种质。结果表明,pH9.4的碱胁迫条件对粳稻死叶率的影响显著大于pH8.9的碱胁迫条件,而pH8.9条件更适合于粳稻种质资源的耐碱性鉴定评价。在pH8.9碱胁迫条件下不同地理来源粳稻间、粳稻不同种质间存在明显的耐碱性差异,澳大利亚、意大利和中国江西粳稻种质的平均死叶率较低,表现为较强的耐碱性。pH8.9的碱胁迫第16~26天时,在20%~100%死叶率范围内,其粳稻种质资源的次数分布表现为接近正态的连续分布,且其方差和变异系数较大,认为该时期较适合作为粳稻种质资源耐碱性的鉴定时期。YR196、Baru、丰锦、日本晴、8068、绥粳5号等21份粳稻种质在pH8.9碱胁迫第16天时死叶率均小于40%,表现为较强的耐碱性,可在今后耐碱性水稻育种中加以利用。

关键词: 粳稻 种质资源 死叶率 碱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