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9911条记录
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盐棉48

作物品种资源 1988

摘要:盐棉48(原名新洋48)是以高抗枯萎病品种86-1作母本,丰产品种鲁棉1号作父本,经过杂交、病圃筛选选育而成。1985年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合格,正式定名推广。1987年在江苏省枯萎病区种植面积260多万亩,成为本省枯萎病地区的主要当家品种。近年来,经浙江、上海、安徽等省的有关市、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立育、繁、推联合体系 实现棉种“四化一供”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摘要:盐城市是全国全省著名的集中产棉市之一。棉花良种繁育工作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环节,50年代我市东台、大丰、射阳三个产棉大县和地区所属的新洋农业试验站、上冈粮棉良种场先后建立了棉花原种场。70年代盐城、滨海、阜宁等县相继建立了棉花原种场。随着值棉事业的发展,逐步扩充了场带队,并配备了棉花轧花场,进行棉种的三圃提纯复壮和种子加工,多数乡还建立了种子队(场),形成了以县原种场为核心的良种繁育体系,对当前的棉种更新,促进棉花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进入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以来,这种良种繁育体系不能适应农民对棉花良种的迫切需要和发展棉花生产的要求,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新的矛盾。为了解决矛盾,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市种子公司和沿海地区农科所、市经作站联合牵头,大胆设想,提出“四化一供”的新型育、繁、推联合体系,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该体系已显示出显著的优越性,加快了我市良种更新速度,促进了我市的棉花生产稳步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麦复种条件下麦秸还田的产量效应和应用技术

江苏农业学报 1988

摘要:在稻麦复种条件下。研究麦秸还田对稻麦产量、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及其在生产上的主要应用技术。

关键词: 稻麦复种 麦秸还田 产量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二棱大麦品种发展和简介

大麦与谷类科学 1988

摘要:日本:棱大麦的栽培和啤酒酿造始于1887年(明治20年),当时大多数二棱大麦品种均为引进种,较为合适日本种植的有Chevalier和Golden Melon(黄金瓜)及后来的Svanh-als,大正年代各个品种在不同地点表现不同,人们进行了系统选择,黄金瓜分枥木黄金瓜、黄金瓜埼1号和麒麟直1号,Svanhals分京都中生和滋贺早生,但这些品种酿造品质差,晚熟,不适宜水田种植,高秆易倒,种植者希望有早熟矮秆高产的品种来代替。杂交育种始于1907年(明治40年),在昭和20年代育成了早熟矮秆的朝日5号和朝日19号,后来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芝1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摘要:我省丘陵地区地多人少,水、肥、土等生产条件较差,耕作比较粗放,发展农业生产尚有较大的潜力。芝麻比较耐旱、耐瘠、适宜种植在排水方便的山岗坡地上;同时,它用种量小,比其它经济作物省工、省肥、省水,农本较低,经济效益较好。因此,芝麻生产在丘陵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但现有芝麻品种多不耐渍,抗病性较差,以致产量低而不稳。为了解决丘陵地区生产上对芝麻新品种的迫切需要,我所从1979年起开展了芝麻新品种选育工作,以高产、耐渍、抗病为选育目标,育成了芝麻新品种宁芝1号,目前己在我省芝麻产区推广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与草莓立体种植试验初报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摘要:为了发展庭院经济,建立多层次的立体种植体系,我们以提高葡萄建园初期的经济效益和培育健壮的树体为目标,在本所网室内进行了葡萄与草莓间套作试验。 试验方法 供试葡萄品种为巨峰,选用当年生成苗和二年生幼树,株行距为2×3米,每亩栽植密度为120株,双行篱架栽培。草莓供试品种为宝交早生,套栽于葡萄行间。繁殖苗按每亩400株母本定植,采果苗每亩移栽600株。各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0.1亩,管理水平一致。生长期间,调查葡萄植株生长势及草莓苗繁殖数量;成熟收获时,测定葡萄单株单穗重量,草莓果隔日采收称重。糖度测定用屈折糖度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繁苗田施用氮磷钾肥的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摘要:为了提高草莓的繁殖系数和培育壮苗,我们进行了草莓育苗田氮磷钾肥不同用量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试材与方法 试验在本所水田马肝土(A组)和丘陵旱地黄白土(B组)上进行。土壤基础肥力:A组有机质1.62%,全氮0.119%,速效磷28.1ppm,速效钾80ppm,有效硼1.18ppm;B组土壤有机质1.06%,全氮0.081%,速效磷12.1ppm,速效钾55ppm,有效硼0.3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学研究的选题

江苏农业科学 1988

摘要:选定科研课题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第一个环节。能否准确地选定课题,对研究工作成效的大小乃至成败起着主导作用。 科研课题的选择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内容的选择,即最终达到的目标;二是科研题目的选择,即用什么样的语言反映研究的主要内容。科研题目要求简洁明了,能反映出主要的研究内容或预期达到的主要研究成果,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能引人注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氮肥配合对大麦增产及改土效果

大麦与谷类科学 1988

摘要: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我们在所内设置大麦施用有机无机氮不同配比定位试验,并在东台、大丰两县建立试验示范基点,研究有机无机氮肥不同配比对大麦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Ta1)染色体组移位

江苏农业学报 1988

摘要:太谷核不育小麦 Ms(Ta1)基因已知位于4D染色体上。对可能包含有Ms(Ta1)基因染色体组移位单株的群体内的不育株,连续5代用4个不含D染色体组的完全六倍体小黑麦杂交或回交。在30个株系中,有一个株系后代每个世代的F_1都有较高比例的不育株,对第4次和第5次杂交(包括回交)的F_1大群体(1000株以上)做适合性测验,可育株数与不育株数的分离比例符合1:1 ,从而认为 Ms(Ta1)基因已经移位到D染色体组以外的其他染色体上去了。其余29个株系的F_1代,可育株数与不育株数的分离比例都不符合1:1,因而被认为MS(Ta1)基因没有发生染色体组移位。

关键词: 小麦 小黑麦 Ms(Ta1)基因 核不育 移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