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香菇高产新品种‘申香18号’

园艺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申香18号’是以香菇晚熟品种‘申香15号’和中熟品种‘939’为亲本,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采用非对称杂交方法进行杂交,通过数年多点栽培和示范试验筛选获得的新品种。1 kg干料稳产鲜菇1 000 g。菇形好,易管理,适宜在浙江、福建等秋栽香菇产区栽培。

关键词: 香菇 高产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联用技术研究野松茸干品的挥发性成分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 CSCD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了野松茸干品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鉴定出48种风味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1.44%,其中酸类9种、酯类6种、含氮杂环化合物11种、醇类3种、醛类5种、酮类10种、其他类4种。野松茸干品中主要的芳香成分是桂酸甲酯(42.99%)、3-甲基丁酸(8.56%)、2,6-二甲基吡嗪(8.36%)、2,5-二甲基吡嗪(2.46%)和1-辛烯-3-醇(2.06%)。

关键词: 野松茸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下番茄细胞膜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以耐低温性有差异的3个番茄品种为试材,分析测定了番茄幼苗在6、10、15、25℃的不同温度处理下细胞膜保护酶POD、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番茄的POD和SOD活性在低温胁迫的初期有所降低,以后在低温的诱导下增加,在低温胁迫14 d左右POD、SOD活性达到最大。随胁迫程度的加强,POD活性增加的速度和幅度也增加,耐低温性强的品种POD活性增加量多;与其他低温胁迫处理相比,10℃低温胁迫下,供试番茄的SOD活性高,耐低温性强的品种的SOD活性增加的速度快,幅度也大。

关键词: 番茄 低温胁迫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物酶(PO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源于小孢子培养的大麦耐盐变异体获取

植物生理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麦品种‘花30’作为供试材料,比较了甲基磺酸乙酯(EMS)和平阳霉素处理小孢子,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离体穗和干种子,对300mg·L-1NaCl胁迫培养下游离小孢子的愈伤组织产量和愈伤组织在0.3%NaCl胁迫筛选下的绿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MS处理离体小孢子和60Coγ-射线辐照干种子的愈伤组织产量和绿苗产量明显优于平阳霉素处理小孢子和60Coγ-射线辐照离体穗。以16份源于种子辐照处理的再生植株自交一代种子为供试材料,比较了在0.3%NaCl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成活率以及植株的分蘖数、株高和单株产量。结果表明,‘花30’发芽率为0,供试的16份耐盐变异体中,有14份材料在NaCl胁迫下的发芽率优于‘花30’,鉴定出4份耐盐性明显优于‘花30’的变异体材料。选择耐盐变异体作为供试材料,测定了变异体中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NHX1、NHX2和NHX3和编码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的两个同工酶基因BBD1和BBD2的表达模式和表达量,结果表明变异体耐盐性的提高与这些基因的表达量存在联系。

关键词: 大麦 小孢子离体诱变和胁迫培养 耐盐变异体 单株产量 Na+/H+逆向转运蛋白 甜菜碱醛脱氢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崇明岛典型果园氮素渗漏流失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崇明岛柑橘园氮素渗漏淋失特征,采用田间原位小型土壤渗漏计法,分析土壤中氮素含量与渗漏水中氮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中NH4+-N和NO3--N含量显著下降,渗漏水中NO3--N、NH4+-N含量逐步降低。0~20 cm和21~40 cm渗漏水中NH4+-N和NO3--N含量随时间延长呈现出由低到高再降低的变化特征。浅层渗漏水中氮素渗漏流失以水溶性总氮为主,NO3--N含量占水溶性总氮的比例超过90%。果园渗漏水中氮素含量与土壤中氮素含量之间相关性极显著,表明果园施肥量与渗漏水中氮素含量之间存在联系。

关键词: 果园 氮素 渗漏淋失 崇明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体二氧化氯保鲜剂对夏黑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固体二氧化氯保鲜剂对夏黑葡萄采后保鲜效果。方法:以不同用量(2.5、5、10g/kg)的固体二氧化氯保鲜剂处理夏黑葡萄,将处理后的夏黑葡萄贮藏于(1±1)℃、相对湿度80%~85%冷库中,研究不同处理对其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结果:3种二氧化氯保鲜剂用量处理均能降低贮藏中葡萄果实的腐烂,减缓好果率的下降,10g/kg保鲜剂处理组好果率保持最高;但5g/kg和2.5g/kg保鲜剂处理比10g/kg处理能较好抑制褐变度、丙二醛含量、呼吸强度的上升和花色苷、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下降。结论:5g/kg二氧化氯保鲜剂处理效果最好,能显著延缓葡萄的衰老氧化进程。

关键词: 二氧化氯保鲜剂 贮藏品质 生理生化 夏黑葡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VC模式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试验站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试验站(以下简称"院综合试验站")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源于院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为了整合试验站的资源,进一步有效提高试验站生产资料的利用率。基于院综合试验站的信息管理建设要求,本研究体现了以MVC模式为核心搭建院信息管理平台的理念。平台基于B/S结构,以.NET和XML为开发底层,充分发挥MVC模式优越性、SQL SERVER数据库高效、安全与容灾特性,合理设计平台框架,实现了各种信息的综合管理功能。本平台可以静态发布所有的相关栏目,平台充分考虑安全性问题,运用用户角色定制和功能模块定制赋予的实现,使平台内的用户始终在可掌控的范围内进行相关管理与操作。

关键词: MVC B/S SQL SERVER 容灾 角色定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条件下青菜间作大豆或芋艿控制斜纹夜蛾效果及对捕食性天敌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设施菜田间作控制害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的效果及对捕食性天敌多样性的影响,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设施菜田设置的青菜间作大豆或芋艿为处理,以非间作设施青菜田为对照,对间作作物大豆或芋艿植株上诱集到的斜纹夜蛾幼虫和卵块进行了调查,并对各处理区和对照区青菜田捕食性天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期内(7~9月),每100株大豆和芋艿诱集斜纹夜蛾幼虫分别为1 098.84±107.50头和1 260.78±126.16头,诱集斜纹夜蛾卵块数分别为17.45±1.31个和20.76±1.81个;与非间作青菜田相比,青菜田间作大豆或芋艿后斜纹夜蛾种群数量分别减少37.83%或45.89%;间作大豆或芋艿青菜田捕食性天敌分别隶属5目21科31种和5目21科32种,而非间作青菜田隶属5目19科26种;非间作青菜田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种为拟环纹狼蛛(Lycosa pseudoamulata)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而间作大豆或芋艿后天敌优势种群均为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拟环纹狼蛛(Lycosa pseudoamulata)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间作大豆青菜田捕食性天敌的个体数量、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分别为91.22±4.91头.100株?1、29.74±0.30、4.53±0.03,较非间作青菜田分别增加58.70%、25.27%、10.60%;间作芋艿青菜田捕食性天敌的个体数量、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分别为92.09±5.03头.100株?1、29.96±0.35、4.54±0.03,较非间作青菜田分别增加60.21%、26.19%、11.00%。本研究结论可为上海地区发展设施青菜田间作大豆或芋艿种植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设施菜田 间作 斜纹夜蛾 捕食性天敌 优势种 多样性 丰富度 青菜 大豆 芋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县域耕地面积的时空演变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等统计指标,在软件ArcGIS 9.0的帮助下,探索了河南省县域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在1994,1999和2004年的空间格局,不同时期两者变化的数量和速度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县域耕地面积分布呈现出东南部相对较多,西北部相对较少的空间格局。(2)在研究前期(1994—1999年),耕地面积增加的县级行政区划在空间和数量上均比较集中,耕地减少的县级行政区划在空间和数量上均比较分散。而在研究后期(1999—2004年)则出现了相反的发展态势。(3)县域耕地面积变化率与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4)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京广铁路沿线、南阳市和三门峡市两地区的部分县级区划单位单位。(5)河南省县域人均耕地面积变化量总体上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空间格局。(6)河南省县域人均耕地变化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豫西南地区,三门峡市和豫北地区的部分县级区划单位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率则相对较低。

关键词: 耕地面积 地理集中指数 不平衡指数 河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套作模式对连作西瓜生长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发生西瓜连作障碍的土壤上,将香葱、芹菜、大蒜三种作物分别与西瓜套作,对西瓜生长状况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套作处理均促进了西瓜生长,其株高增长明显,分别为对照的1.82、1.24和1.68倍,套作香葱对提高西瓜根系参数效果最好,根系活力为对照的2.67倍。套作香葱后土壤中细菌数量比套作前增加了154.83%,套作芹菜使放线菌数量增加48.00%,套作大蒜土壤真菌数量减少了75.01%,套作香葱土壤微生物总量比对照提高了1.80倍。套作香葱可有效提高连作西瓜株高、叶绿素含量及根系参数,能显著改善西瓜连作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区系,从而缓解西瓜连作障碍。

关键词: 西瓜 套作 连作 土壤微生物区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