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敦煌绿洲区覆膜补灌对谷子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年降雨量不足40 mm的敦煌绿洲灌区,以谷子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覆膜栽培条件下拔节、抽穗和灌浆各阶段灌一次水对其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播前统一灌600 m~3·hm~(-2)底墒水的情况下,抽穗期灌600 m~3·hm~(-2)水处理(A3),谷子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及叶绿素含量显著的高于生育期内不灌水(A1)、拔节期灌600 m~3·hm~(-2)水(A2)和灌浆期灌600 m~3·hm~(-2)水(A4)处理,胞间CO_2浓度(Ci)因品种不同各处理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抽穗期灌600 m~3·hm~(-2)水(A3)不仅抽穗明显提前,株高、主穗长、单株穗重、单株粒重、单株草重显著高于A1、A2、A4,且产量也极显著高于A1、A2、A4;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处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均与产量显著正相关,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间彼此极显著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景泰县梨茎蜂发生动态监测
《中国农学通报 》 2017
摘要:为了明确甘肃省景泰县梨茎蜂的年发生规律和日活动规律,利用黄色诱虫板于2011—2012年采用五点取样调查梨茎蜂的为害情况和生活史。定期取样和诱捕成虫监测表明,梨茎蜂在甘肃景泰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被害枝条内越冬,主要为害梨树新梢,品种及树龄不同,新梢受害程度各异。梨树盛花后,连续晴天且上午9:00气温达到21℃,成虫开始出枝为害,成虫出枝期为4~6天。综合上述得出,防治梨茎蜂的关键时期是梨茎蜂成虫发生盛期、成虫出枝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宜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新品种筛选试验
《中国种业 》 2017
摘要:随着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筛选各生态区域适宜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新品种意义重大。因此,2015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甘肃定西以陇薯3号为对照,引进了18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适宜马铃薯主粮化品种的筛选试验,通过对各个品种(系)的生物学性状和品质指标的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出了适宜主粮化的7个新品种陇薯14号、陇薯11号、陇薯10号、陇薯9号、陇薯7号、青薯9号、中薯19号和2个品系L0527-2、LY08104-12,宜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作为主粮化品种推广种植。
关键词: 主粮化战略 马铃薯新品种 生态适应性 干旱半干旱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地区对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品质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 2017
摘要:选取5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在甘肃省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渭源、天祝、秦王川、临夏、甘南等地种植,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脂肪酸中以芥酸含量在种植地区间平均变异系数最大(173.92%),亚麻酸含量在种植地区间平均变异系数较大(18.58%),而其余组分在种植地区间平均变异系数相对较小。硫苷含量、蛋白质含量在种植地区间平均变异系数相对较大(分别为27.30%、7.26%),而含油率在地区间平均变异系数最小(3.17%)。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脂肪酸中除了芥酸和亚麻酸含量地区间差异不显著外,油酸、亚油酸、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蛋白质含量在地区间差异显著;含油率、硫苷含量地区间差异不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