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作物轮作对多年连作棉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生态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棉田连作问题突出,作物轮作是缓解棉田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通过对长年连作棉田轮作苜蓿、大豆、花生等六种作物后土壤进行细菌群落结构分析,评价六种作物对棉田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程度,筛选能够显著改善提升连作棉田土壤微生态的作物。结果表明:大豆、花生、苜蓿三种豆科作物根际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棉花相似性较高,对棉田土壤细菌ACE指数、Chao1指数虽有提升但无显著差异。而番茄、玉米、甜菜三种作物对棉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显著降低了棉田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及不同分类水平细菌种群的数量。在物种组成方面,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土壤中优势细菌门,变形菌门在番茄根际土壤的丰度最高(58.4%),在苜蓿根际最低(40.5%);放线菌门在苜蓿根际丰度最高(15.8%),在番茄根际最低(6.5%);酸杆菌门在大豆根际丰度最高(10.2%),在番茄根际最低(5.5%)。土壤中显著差异细菌种群主要富集在苜蓿、大豆根际,但是不同作物单季轮作未对土壤中主要有益细菌种群的相对丰度产生显著影响。综合看,大豆、花生、苜蓿三种豆科作物单季轮作对棉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小;番茄、玉米和甜菜能够显著降低棉田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种群数量,其中甜菜的影响作用最显著。

关键词: 新疆棉田 连作 轮作 细菌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品系叶丛快速生长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干旱是制约甜菜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甜菜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鉴定甜菜叶丛快速生长期的抗旱性,筛选出抗旱品系材料,对甜菜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357 份甜菜品系材料,设置正常灌溉灌溉和干旱胁迫2 种处理,测定甜菜品质叶绿素、叶面积指数和株高等7 个主要指标.以产量抗旱指数、综合抗旱指数等 8 个指标为抗旱指标,综合评价各品系材料.利用 SSR 分子标记分析其中 72份品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甜菜不同抗旱品系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干旱胁迫下,各指标的平均值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由大到小分别为产量(26.05%)、产糖量(16.77%)、株高(14.85%)、叶片数(8.43%)和叶面积指数(2.6%);抗旱指标间多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叶面积指数等与抗旱指标之间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叶丛快速生长期叶面积指数、株高、叶片数、产量、产糖量是判定水分胁迫下甜菜品系材料抗旱性的5 个重要指标,基于 8 个抗旱指标综合评价出 10 份抗旱品系材料,72 份核心骨干材料亲缘关系较近,其中10 份抗旱品系材料 XJT4121 和 XJT1317 为姊妹系.

关键词: 甜菜 干旱胁迫 抗旱性评价 叶面积指数 相关性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疏密改造对新疆富士苹果果园微环境和光谱特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疏密改造对郁闭富士苹果果园树冠内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冠层反射光谱的影响,为提高果园产能和果实品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新疆阿克苏地区老龄低效的郁闭富士苹果果园为研究对象,比较疏密改造与正常修剪果树冠层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冠层反射光谱,并进行差异性分析,分析疏密改造对新疆富士苹果果园微环境和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疏密改造后冠层的光照强度高于对照(尤其是上部冠层)疏密改造后,苹果园疏密改造与其对照相比对冠层内温度湿度产生显著影响(P<0.05)。疏密改造后相同层次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高于对照组,且在上部相对光照强度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疏密改造后,树体冠层反射光谱不同光质的反射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结论】疏密改造显著降低了富士苹果树冠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冠层内东西南北4个方位、各时间段的光照强度与对照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冠层反射光谱不同光质的反射率也有显著的提升。疏密改造可以显著改善富士苹果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和光质分布的方式及强度。

关键词: 富士苹果 疏密改造 微环境 郁闭果园 光谱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和水分胁迫条件下萎锈灵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低温与水分胁迫条件下萎锈灵对棉花种子发芽和幼苗形态建成的影响。【方法】以萎锈灵包衣棉种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结合盆栽沙土持水量控制模拟田间低温和水分环境,分析萎锈灵对棉花种子萌发指标、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常温条件相比,低温胁迫处理降低棉花种子的发芽率,降低21.95%;与低温胁迫相比,萎锈灵处理增加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增加14.06%;与正常水分条件相比,干旱胁迫处理降低棉花种子发芽率,降低29.41%;与干旱胁迫相比,萎锈灵处理增加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增加11.67%。低温使棉苗的株高、根长显著减小,棉苗地上部的生物量积累减少。在低温水分共同处理下,未包衣处理的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大,而萎锈灵包衣棉苗最高分别降低14.71%和24.14%。水分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以可溶性糖为主,低温下以可溶性蛋白为主,萎锈灵包衣棉苗低温水分共同处理下两者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5.56%和20.14%。低温水分胁迫条件下,萎锈灵包衣棉苗抗氧化酶活性均最大,抗氧化酶相关基因的表达也更高。【结论】低温和水分胁迫抑制了棉花萌发和生长,导致叶片的氧化伤害。棉苗启动了活性氧清除机制来抵抗氧化损伤。萎锈灵能够通过改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膜质过氧化,从而增强棉苗的抗低温和干旱迫能力。

关键词: 萎锈灵 温度 持水量 种子萌发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粒径土壤有效磷光谱估测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新疆乌鲁木齐市110个风干的土壤样品,将筛选出的土壤样品分别过2.00、0.50、0.25 mm的筛,在室内进行反射率光谱数据的采集,对采集的光谱数据(R)与土壤养分含量数据剔除异常值,随后对光谱数据进行断点校正以及10种光谱反射率变换,筛选出与有效磷含量相关性最高的光谱变换为对数的一阶微分(lgR)′变换。在此基础上利用竞争性自适应加权算法(CARS)对经过(lgR)′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特征波段的筛选,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建立土壤有效磷含量预测的高光谱分析模型。模型评价指标采用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相对分析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结果显示:土壤原始光谱特征在各个波段与有效磷含量相关性都较差,不同形式的光谱数据变换均能够提高光谱反射率与有效磷含量的相关性;对比不同粒径处理的模型预测精度,过筛粒径越小对有效磷含量的估测精度越高,3种方法的最优拟合模型都是过0.25 mm筛的处理;对过2.00、0.50、0.25 mm筛的土壤样品有效磷含量分别采用3种方法建模,均以PLSR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最为突出,其模型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相对分析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76、10.96、2.07、8.69;0.77、12.52、2.00、9.74;0.77、10.90、2.13、8.81。因此,对过0.25 mm筛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利用CARS算法筛选出光谱特征波段结合PLSR,能够较好的估测乌鲁木齐市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为室内高光谱估测土壤养分含量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土壤粒径 高光谱 估测模型 有效磷 CARS算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院与地方科技合作现状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新疆农业科学院开展院地合作的实践与成效,针对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方法】采用查阅资料、电话访问、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整理近2年新疆农业科学院与地方开展科技合作情况,并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2022年以来新疆农业科学院与自治区相关部门、南北疆13个地州及其30个县(市)建立科技合作关系,试验示范各项品种及技术近66.67×10~4 hm2(1 000×10~4亩),在玛纳斯县打造甜菜、玉米、小麦和棉花等试验示范基地10个,在哈巴河县、泽普县联合打造新疆大豆育种家基地73.33 hm2(1100余亩)。支持院属各研究所立项与自治区相关部门、13个地州及其30个县科技合作项目77个。【结论】新疆农业科学院着力推进全院学科团队与地州(县、市)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构建了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农业科技合作的新模式。在开展院地科技合作交流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地方农业产业实际需求,打造全链条科技支撑队伍,开放院地人才交流体系。

关键词: 农业 院地合作 产业发展 科技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大米淀粉功能特性及主成分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不同品种大米淀粉功能特性差异,为大米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种植15种不同的大米品种为材料,采用碱法提取淀粉,测定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沉降积、冻融稳定性、透光率、糊化特性、质构特性、溶解度和膨胀度等参数,并对各指标进行显著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5种大米的总淀粉、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差异(P<0.05),新粳9号直链淀粉含量最高(28.88%);溶解度差异显著(P<0.05),膨胀度在59%~70%。冻融稳定性与冻融循环次数成反比,透光率随静置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稻米56号和新粳9号的耐咀嚼性最佳,大米品种与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糊化特性、质构特性呈显著相关性,新梗9号得分最高。【结论】不同品种大米理化、功能特性存在差异,其中新粳9号具有良好的加工特性。

关键词: 大米淀粉 理化性质 加工特性 相关性 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围绕高质高效、结构优化、绿色低碳和要素融合4个方面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实证评价中国31个省区市农业发展质量水平,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选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荷兰和韩国等8个国家与中国农业发展高质量发展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对中国31个省区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判断中国新疆农业高发展质量水平。【结果】中国与8个国家农业发展质量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实现度为8个国家平均水平的56.1%;中国新疆农业发展质量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18位,实现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6.7%,其中,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最差,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8.04%,高质高效发展水平仅达到68.32%,结构优化发展水平仅达到70.30%,要素融合发展与全国水平基本相当。【结论】中国新疆农业高质高效、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等方面还存在短板。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持续优化农业结构,健全和完善相互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要素生产效率。

关键词: 农业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构建 国际比较评价 熵值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蔬菜LED补光技术研究进展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汇总分析国内外蔬菜LED补光技术研究现状和进展,为LED补光技术在我国设施蔬菜高效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整理汇总并进行分析。【结果】LED光源是设施农业生产的理想光源,适宜的光配方(光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以及日累计光照量)可显著提升设施蔬菜幼苗干物质量和壮苗指数。长季节栽培顶部和株间补光可改善冠层光分布,增强植株整体光合作用。通过将补光方式与栽培环境参数相结合进行光环境动态精准调控实现设施蔬菜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有效途径。【结论】人工补光是改善温室光照环境、解决冬季设施蔬菜生产弱光和光照时间不足等不利光因素的有效方式,优化光配方与蔬菜品种和栽培环境,可综合提升设施蔬菜生产效能。

关键词: 设施蔬菜 LED补光 光质 光照强度 光周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科青年管理人员培养与科研院所管理实践能力建设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农业青年管理人员培养与农业管理实践能力建设现状和特点,结合新疆农业科学院的实践,提出具体的培养方式,以种子地促进青年管理人员成长成才。【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查阅、实际调研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针对现状及存在短板提出对策。【结果】新疆农业科学院年龄41岁至50岁管理人员占比最高,达到44.74%,40岁及以下管理人员占比22.81%;女性多于男性;本科及以上学历管理人员占比达84.21%;五级、六级岗位人员占比67.55%,四级及以上岗位人员占比5.26%;参加各类培训136人次。【结论】新疆农业科学院青年管理人员从工作力度、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方面营造良好的长效机制,促进了青年管理人员的成长。但该群体40岁以下青年管理人员比例偏低、管理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后备力量不足,四级以上高级岗较缺乏,青年管理人员晋升空间相对较窄,培训次数偏少、时间短、形式稍显单一、内容比较大众化。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青年管理人员 教育培养 成长路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