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498条记录
新疆野生大环柄菇的分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鉴定新疆野生大环柄菇属菌株,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为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ITS序列测定技术对供试菌株进行物种鉴定,并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17个野生大环柄菇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供试的17个菌株均为裂皮大环柄菇Macrolepiota excoriata。筛选出的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了116条重复性较好,清晰的DNA条带,多态性条带总数为75条,多态比率约为64.66%。各供试菌株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约在0.71~0.99,当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85时,17个供试菌株可分为8个类群。【结论】裂皮大环柄菇在新疆也有分布,且其野生菌株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大环柄菇 ITS ISSR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对南疆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推迟播期对新疆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规律,在南疆一年两熟地区大田条件下,于2020年10月5日(S1)、10月10日(S2)、10月15日(S3)、10月20日(S4)、10月25日(S5)5个播期下种植新冬60和新冬20,比较分析了不同播期下冬小麦产量、营养品质及加工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冬小麦的有效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均逐渐降低,且新冬20的降幅高于新冬60;播期对两品种的穗粒数影响不显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随着播期推迟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播期对新冬60的湿面筋含量及新冬20的沉降值影响不显著;面团弱化度随播期推迟逐渐降低,拉伸面积、延伸度、最大拉伸阻力、拉伸比的变化规律与其相反,表现为S1>S2>S3>S4>S5.千粒重与沉降值、延伸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播期对南疆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存在不同步性,早播(10月5日)可获得高产的同时得到较佳的品质;晚播(10月25日)会减产,但可增加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降低弱化度.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产量 品质 南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候变化对新疆膜下滴灌花生适宜播期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气候变化条件下新疆不同区域膜下滴灌花生适宜播期,该研究利用北疆和南疆试验区实测地温数据与同期平均气温数据确定了花生播种前日平均地温与日平均气温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新疆51个气象站点1951—202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条件下新疆不同产区膜下滴灌花生播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播种前农田表层土壤温度与日平均气温呈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当春季连续5 d日平均气温维持在14.00和16.10℃时,同期表层土壤温度维持在12和15℃;播前连续5 d表层土壤温度维持在12℃时播种,东疆、南疆和北疆花生产区播期日序数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06.94、108.53和121.09;播前连续5 d表层土壤温度维持在15℃时播种,东疆、南疆和北疆花生产区播期日序数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14.39、117.02和128.58;近70年新疆绿洲花生适播期平均日气温呈上升趋势,东疆、南疆和北疆地区花生适播期分别提前了1.44~1.75、1.13~1.43和1.05~1.88 d/10a;根据播前农田耕层土壤地温与播后根区土壤地温的变化规律,新疆膜下滴灌花生适宜播期,东疆花生产区比南疆早2 d左右,南疆比北疆早12 d左右,目前,北疆花生产区适宜的播期为4月底至5月上旬.研究结果可为新疆绿洲不同花生产区适宜播种日期的选择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作物 播种 气温 土壤温度 播期 膜下滴灌 花生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lO2熏蒸处理对湿鲜核桃贮藏效果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二氧化氯(ClO2)处理对湿鲜核桃低温贮藏期间效果影响,筛选适宜的处理浓度,为生产中湿鲜核桃贮运保鲜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新疆主栽核桃品种温185 湿鲜核桃为试材,采用0(CK)、50、100 和150 mg/L四个浓度ClO2熏蒸处理后,置于(0±1)℃、相对湿度(RH)75%~80%条件下,定期统计其种壳霉变率,测定种仁相关的品质和理化指标,分析不同浓度ClO2 熏蒸处理对湿鲜核桃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相比,ClO2熏蒸处理可显著抑制核桃坚果表面霉菌发生,降低其种皮褐变指数,维持核桃新鲜度和较好的核仁感官品质,且酸价和ClO2残留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其中100 和150 mg/L ClO2处理可使湿鲜核桃种壳霉变发生时间推迟7d,霉变率较对照组分别降低 10.67%和 7.33%.[结论]100 mg/L ClO2熏蒸处理效果最好,贮藏49d时,种壳霉变率为 26.67%,种皮褐变指数为 18.89,好果率达到86.67%.

关键词: 湿鲜核桃 二氧化氯 种壳霉变 种仁品质 保鲜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1种药用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筛选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新疆植物资源的药用活性,本研究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以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拟轮枝镰刀菌等3种棉花致病菌为靶标菌,对21种新疆药用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筛选与测定,然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以及相关数据库和文献对曼陀罗乙醇提取物质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21种植物提取物中曼陀罗对3种棉花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效果,并通过液质联用共鉴定曼陀罗乙醇提取物21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10个生物碱类、4个脂质类、2个酚酸类、2个有机酸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其中生物碱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占总的47.62%,生物碱类物质因具有显著抑菌活性,可能是曼陀罗类物质的主要抑菌活性成分。

关键词: 新疆药用植物 棉花病害 曼陀罗 抑菌活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赛蜜酥1号枣及其芽变的表型和光合差异比较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测定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赛蜜酥1号枣及其芽变赛蜜酥2号的表型特征及光合日变化的差异,为芽变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比较观测两者表型特征,采用LI-68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两者的光合指标,分析叶片特征和光合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赛蜜酥1号和赛蜜酥2号的花期基本同步,花器结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叶片特征只有叶片宽具有显著差异,叶片宽之间相差8.90 mm左右,其它表型特征无明显差异,赛蜜酥1号的叶片为细长型,赛蜜酥2号叶片则为扁长型,两者枣吊长与枣吊粗之间具有显著差异,而单吊花量之间无显著差异.光合指标均有显著差异,且两者光合指标的日变化曲线基本一致,两者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为"双峰"曲线,"光合午休"现象明显,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曲线均为大"V"型,且赛蜜酥1号的WUE高于赛蜜酥2号,两品种Pn、Tr、Gs、Ci、WUE等指标间分别相差2.60μmol/(m2·s)、1.49 mmol/(m2·s)、0.07 mol/(m2·s)、8.04 μmol/(m2·s)、0.19 μmol/mmol.[结论]赛蜜酥2号的花和叶片均大于赛蜜酥1号,枣吊的生长势也强于赛蜜酥1号.赛蜜酥2号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6s)均显著高于赛蜜酥1号,光合能力较强.

关键词: 芽变 表型特征 光合日变化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化学药剂处理对长绒棉封顶效果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化学药剂处理对长绒棉封顶效果的影响,为集成长绒棉化学封顶配套技术提供支撑.[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供试长绒棉品种为新78,分析"易顶"、"抑顶"、"向铃转"、"施益富"、"棉顶封"、"国光冠顶套餐"、人工打顶7个不同处理对棉花株高、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主要纤维品质及成本的影响.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各处理的11个长绒棉性状.[结果]化学封顶剂处理封顶前后长绒棉株高增长量变幅为16.1~40.9 cm,而人工打顶3.1 cm;"易顶"处理的单株果枝数较"棉顶封"和人工打顶分别高1.5台、1.8台;"易顶"、"抑顶"处理的单株铃数显著高于"施益富"、"棉顶封"和人工打顶处理,"施益富"处理铃重较"国光冠顶套餐"处理显著高0.23 g,"易顶"处理衣分比人工打顶、"抑顶"、"施益富"处理显著高1.1、1.2、1.3个百分点,"易顶"处理籽棉产量较"施益富"、人工打顶和"棉顶封"处理显著高16.4%、17.4%、20.8%,"易顶"处理皮棉产量比"国光冠顶套餐"、"向铃转"、"施益富"、人工打顶和"棉顶封"处理显著高15.4%、16.0%、20.8%、21.2%、22.9%;不同处理间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差距不大,但对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影响显著."易顶"、"抑顶"、"国光冠顶套餐"和"向铃转"综合表现优于人工打顶.[结论]化学封顶处理株高增长量较大;化学封顶对单株果枝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马克隆值和上半部平均长度影响显著;"易顶"处理效果最优,"抑顶"、"国光冠顶套餐"和"向铃转"处理效果次之.

关键词: 长绒棉 熵权 模糊综合评价法 化学封顶 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β-葡聚糖酶里氏木霉的诱变选育、酶学性质及体外模拟消化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β-葡聚糖酶可水解大麦等谷物中的葡聚糖,降低葡聚糖在单胃动物消化道内产生的抗营养作用。为获得高产β-葡聚糖酶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ARTP)诱变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经初筛、复筛、遗传稳定性及酶学特性表征,突变株ARTP-9较出发菌株β-葡聚糖酶活力提高54.38%,为43.75 U/mL,产酶能力稳定遗传,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及pH分别为50℃和6.0,耐受温度为40~80℃,pH 2.5~6.5时酶活力稳定,Fe2+、Mg2+对酶活力有促进作用,Fe3+、Mn2+、Zn2+、Ca2+、Cu2+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以β-葡聚糖为底物,该粗酶的Km值和Vmax值分别为1.59 mg/mL和6.99μmol/(mg·min)。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ARTP-9固态发酵酶制剂在胃期4 h黏度最低,为2.23 mPa·s;肠期21 h还原糖为0.70 mg/mL,是空白的3.2倍,差异显著(P<0.05),其大麦粉体外消化率为48.17%,较空白提升9.02%,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表明ARTP诱变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里氏木霉β-葡聚糖酶活力,为其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关键词: 里氏木霉 β-葡聚糖酶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 酶学性质 体外模拟消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收成熟度对'京沧1号'枣贮藏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选择‘京沧1号’枣果实适宜长期贮藏的采收成熟度,以不同成熟度(初红、半红、全红)‘京沧1号’枣为试材,对比其果实品质特性,探究在(0±1)℃贮藏条件下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除可滴定酸外,不同采收成熟度‘京沧1号’枣各项品质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其果实品质及抗氧化能力均不断下降。贮藏期末,果实硬度、抗坏血酸含量、总酚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均表现为初红>半红>全红;失重率为初红>全红>半红;横纵径减失率、L*值、固酸比为半红>全红>初红;a*值、b*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类黄酮含量为全红>半红>初红。除此之外,全红果实在贮藏14 d后出现软化、酒化现象,商品性下降,而初红果实却能够保持良好贮藏性和商品性。综上所述,选择初红期成熟度的‘京沧1号’枣用于长期贮藏销售可以保持较好的外观和营养品质。

关键词: ‘京沧1号’枣 采收成熟度 果实品质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S-SPME-GC-MS结合电子感官技术分析新疆抓饭的挥发性物质

中国食品学报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电子鼻/电子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对新疆市售抓饭中的挥发性成分及关键香气进行分析,为抓饭工业标准化生产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电子鼻可有效区分不同市售抓饭中的挥发性成分;电子舌无法有效区分不同市售抓饭中的滋味.采用HS-SPME-GC-MS方法共检出132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烷烃25种、烯烃16种、醛类27种、醇类26种、酮类11种、酯类9种、苯酚类15种以及3种其它化合物.共检出共有挥发性风味物质39种,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和主成分分析(PCA),确定月桂烯、1-石竹烯、(E,Z)-2,4-癸二烯醛、4-异丙基苯甲醛、4-异丙基-1,3-环己二烯-1-甲醛、(E,E)-2,4-癸二烯醛、(E)-2-癸烯醛、壬醛、(E)-2-壬烯醛、β-紫罗酮为抓饭关键香气物质.

关键词: 抓饭 电子鼻 电子舌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相对气味活度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