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转甘蔗pepc基因籼稻恢复系N175的遗传学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09 CSCD
摘要: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是C4双羧酸循环途径中CO2固定初始反应的一种酶,在该酶作用下,C4植物的光合速率,特别是在强光高温条件下,明显高于C3植物。甘蔗属于禾本科甘蔗属,为C4作物之一。本研究对转甘蔗pepc基因水稻恢复系N175的转基因后代进行遗传学分析,South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甘蔗pepc基因已经整合到水稻恢复系N175基因组中,在一些转基因株系中,甘蔗pepc基因以单拷贝的方式整合到杂交水稻恢复系N175的基因组中。对转甘蔗pepc基因的水稻恢复系N175株系进行光合效率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的光合效率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对照。在转基因株系中,最高的光合效率为26.50μmol·m-2·s-1,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光合效率提高了106%,说明甘蔗的pepc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转基因水稻的光合效率。


添加外源硒对大杯香菇子实体保护酶系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菌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杯香菇Lentinus giganteus俗名大拓伞、笋菇、猪肚菇等,是一种食药兼用菌,具有抗癌作用等(邓旺秋等2006)。利用微量元素在食用菌内生物转化,生产富集微量元素的食用菌,不仅可提高食用


福建猪群猪链球菌2型血清学调查与分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福建省猪群猪链球菌2型的感染情况,应用猪链球菌2型抗体检测试剂盒测定1033份采自福建省9个地区65家猪场的血清样品和304份临床血清样品。结果显示,福建各地区猪链球菌2型血清抗体猪场阳性率为50%~100%,阳性猪场数占被检猪场总数的78.46%(51/65);抗体阳性猪群中个体阳性率为7.14%~100%,平均阳性率为34.82%(297/853),阳性率≥50%的猪场数占检出阳性场总数的37.25%(19/51)。所有被检样品的平均阳性率达到25.65%(343/1337)。这些结果说明显示本省大多数猪场存在猪链球菌2型菌株污染,相当比例的猪群存在猪链球菌2型隐性感染,具有发生2型猪链球菌病的风险。


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RAP和ISSR标记比较分析
《武汉植物学研究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IRAP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方法,对国内外28份烟草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并对两种方法的结果予以比较。结果如下:(1)用IRAP方法对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共得到214条条带,其中187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达87.4%。当L1取值0.495时,可将28份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L2取值0.34时,又可将第3类群划分为3个亚类群和3个单一品种组成的独立个类;(2)用ISSR方法进行PCR扩增时,共得到334条条带,其中250条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75%。当L1取值0.41时,可将28份烟草种质划分为2个类群和2个独立个类Coker176、BaSm aUovina,第一类群(Ⅰ)为来自美国的两个品种RG11和K730,其它24个品种为第二类群(Ⅱ);(3)IRAP和ISSR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823(r0.01=0.478),说明这两种方法的结果高度相关,均可用来进行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用IRAP方法得到的品种间遗传相异系数(GD)平均为0.423,高于ISSR方法,而且条带更稳定、多态性比率更高,更易揭示不同品种材料的遗传差异。
关键词: 烟草 种质资源 IRAP ISSR 聚类分析 比较


~(60)Co辐射对秀珍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水平的影响
《激光生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非生物评价方法,研究了不同剂量~(60)Co辐射对秀珍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以期为秀珍菇辐射育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相同培养料以辐射剂量为1.00 kGy处理的栽培的秀珍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的六项指标中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和生物价分别为74.3、58.5、78.3、66.9和73.6,均居5种剂量处理之首,营养指数为25.8,均居第2位。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以辐射剂量为1.00 kGy处理的相同培养料栽培秀珍菇子实体其蛋白质营养价值最高。


施氮水平对杂交狼尾草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在大田种植情况下,研究4种施氮水平对杂交狼尾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和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及牧草产量、粗蛋白含量与施氮量和各种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杂交狼尾草的分蘖数、株高、产量和粗蛋白含量,N2、N4处理间分蘖数差异不显著,N3、N4处理间株高、干草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杂交狼尾草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分蘖数、株高和施氮量相互间都呈正相关,其中鲜草产量与施氮量、分蘖数和粗蛋白含量呈显著相关,与株高和干草产量呈极显著相关;干草产量与施氮量和分蘖数呈显著相关,与株高呈极显著相关;粗蛋白含量与施氮量也呈显著相关。杂交狼尾草在一定的施氮量范围内,随着施氮量增加,牧草的干物质积累总量、粗蛋白质产量和氮素积累总量也越多,而牧草的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干物质生产效率、粗蛋白质生产效率、氮素农艺效率和氮素表观回收率都逐渐降低。在施纯氮量为350~1050 kg/hm2时,杂交狼尾草的氮素表观回收率为25.73%~45.12%,氮素回收率只有16.68%~20.35%。


扁桃杧(Mangifera persiciformis)体胚发生及再生体系建立
《果树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扁桃杧(Mangifera persiciformis Wu&Ming)未成熟珠心组织为外植体,建立体胚发生及再生体系,同时对幼苗进行茎尖染色体计数和胚根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在改良的B5基本培养基+2,4-D1.0mg·L-1+Gln400mg·L-1+6%蔗糖上培养4~5周后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继代培养基与成熟培养基交替培养能有效降低胚性愈伤组织的褐化并保持旺盛的分化能力。培养3~4个月后,大部分体胚均能发育成熟,26.03%的体胚畸形。体胚在改良B5培养基+Gln400mg·L-1+4%蔗糖上的萌发率较低,仅为8.39%。次级体胚以直接体胚发生方式于萌发体胚的下胚轴产生。幼苗的生根不理想,生长极为缓慢;其茎尖染色体数目为2n=2x=40;胚根形态学上端内部维管组织解体,愈伤化,结构松散。
关键词: 扁桃杧 胚性愈伤组织 体胚发生 次级体胚 直接体胚发生 胚根 染色体


决明属(Chamaecrista spp)豆科牧草8个品种化感潜力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CSCD
摘要:研究决明属(Chamaecrista spp.)豆科牧草8个品种[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CPI86134、CPI34721、CPI86178、CPI3248、ATF2232、CPI57503和羽叶决明(Chamaecrasta nictitans)ATF2217、ATF2219]对禾本科牧草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的化感作用,以确定该8个豆科牧草品种的化感潜力。结果表明,8个决明属豆科牧草品种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随着浓度的逐渐降低,8个品种开花期浸提液的化感抑制作用逐渐减弱,结荚期浸提液的化感促进作用逐渐加强;同一品种,同一生长时期,不同浓度(5%、7.5%和10%)的化感作用综合效应表现不同;同一生长时期,同一浓度,不同品种的化感综合效应表现也不同。可见,决明属牧草8个品种的化感作用受浓度、生长时期和品种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