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浅谈放管服改革下农业科研经费管理与核算
《财经界(学术版) 》 2018
摘要:2016年国务院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来,我国农业科研经费管理与核算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笔者从农业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角度,从科研课题本身、审计、科研成本核算、内部控制、绩效考核评价、科研治理六个视角,就如何加强农业科研经费管理与核算,如何建立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将有限的科研经费资源合理配置、科学管理,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以期对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下的农业科研经费管理与核算有所帮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菌NBERC_170302中次生代谢产物Viridicatumtoxin A的分离纯化及农药活性
《湖北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一直以来都是药物及其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在真菌源农药活性天然产物的筛选过程中,得到1株具有杀菌和杀虫活性的真菌NBERC_170302,通过活性跟踪以及菌株大量发酵,经提取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其中的活性化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鉴定为Viridicatumtoxin A,进一步农药活性测试表明,对多种农业致病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于小麦赤霉菌、灰霉菌和小麦颖枯病菌具有明显活性,并具有中等杀小菜蛾的活性。
关键词: 真菌 Viridicatumtoxin A 抗菌活性 杀虫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部分抗病虫及品质相关基因在水稻核心种质资源中的分布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水稻核心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中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抗稻瘟病基因Pi1、Pi2、Pi25、Pigm,抗稻飞虱基因Bph14、Bph15、Bph9,中等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及香味基因Fgr在264份水稻核心种质中的分布情况。共检测到含有上述有利基因的材料64份,其中同时含有2个有利基因的材料5份。每种类型的基因在水稻核心种质资源中的分布频率差异很大,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布频率为13.3%,而香味基因的分布频率仅为2.7%。抗稻瘟病基因Pi2在水稻核心种质中的分布频率最高,没有检测到含有Pigm和Bph14的种质材料。本研究为发挥水稻核心种质资源在水稻抗性及品质育种方面的作用具有指导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风味双孢菇酱加工工艺及配方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以鲜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为原料,分析双孢菇酱炒制工艺中黄豆酱与豆瓣酱配比、辣椒与花椒配比,白砂糖、酵母提取物、味精、肉的添加量对风味双孢菇酱感官品质的影响,并确定了风味双孢菇酱的最佳调味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风味双孢菇酱的最佳调味工艺为黄豆酱与豆瓣酱的比例4∶1(g∶g),辣椒与花椒的比例1∶1(g∶g),白砂糖添加量3%,酵母提取物添加量2%,味精添加量0.2%,肉添加量15%。
关键词: 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酱 感官评价 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桑椹腐烂病病原菌鉴定
《湖北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明确引起桑椹腐烂病的病原菌种类,2017年从湖北省采集病果,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用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菌丝块针刺和孢子液注射接种健康果均可致病,形态学鉴定发现其形态学特征与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一致。在GenBank进行Blast比对,该菌株的rDNA-ITS序列与Botrytis cinerea和Botrytis fabae相似率最高为99%,用区分Botrytis cinerea和Botrytis fabae的特异性引物进行检测,同时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进一步表明该菌为Botrytis cinerea。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湖北省桑椹腐烂病的病原菌为Botrytis cinere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三叶耐酸铝种质资源筛选研究
《草地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来源于俄罗斯的57份白三叶种质资源和9份国内外育成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酸铝胁迫对白三叶种子萌发指标和根系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酸铝胁迫对白三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通过指标相关性分析和因子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白三叶耐酸铝性评价指标为相对活力指数、相对发芽势和相对胚根平均直径。用加权隶属函数方法对66份白三叶材料萌发期的耐酸铝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系统聚类筛选出耐酸铝性强的6份种质资源:‘海发’、‘ZXY06P-1927’、‘ZXY06P-1768’、‘ZXY06P-1879’、‘ZXY06P-2029’和‘ZXY06P-265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花药培养过程对培养效果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以玉针香/鄂中5号/玉晶91为材料,探讨水稻(Oryza sativa L.)花药培养过程对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蔗糖为碳源的诱导培养基诱导,低温预处理8 d效果较好,以麦芽糖为碳源的诱导培养基诱导则预处理10 d达到最好的诱导效果,但总体以麦芽糖为碳源诱导明显好于以蔗糖为碳源诱导;早取穗和晚取穗都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以麦芽糖做碳源的诱导培养基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分化效果较好,分化率较高;同一批材料中,较早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分化率远高于后期长出的愈伤组织。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花药培养 诱导率 分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8个水稻不育系对稻粒黑粉病的抗性评价
《植物病理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稻粒黑粉病主要为害水稻不育系,是限制我国南方杂交水稻制繁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因素。为挖掘抗稻粒黑粉病的水稻不育系品种,提供具有抗稻粒黑粉病育种价值的水稻不育系材料,本研究于2014—2016年,采用田间接种稻粒黑粉病菌的方法,对四川、湖北、福建的78个水稻不育系品种进行了稻粒黑粉病菌抽穗期抗性评价。连续3年接种稻粒黑粉病菌试验表明,共有4个水稻不育系品种对稻粒黑粉病表现中抗及以上抗性,大部分为感病品种,其中4766A接种稻粒黑粉病菌后未发病,对稻粒黑粉病表现稳定高抗,为我国首次报道的高抗稻粒黑粉病水稻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党参根围土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中药材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川党参连作土壤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的影响,分析自毒作用在川党参连作障碍中的效应。方法:实验共设置50、100、150、200、250 mg/mL共5个土壤浸提液浓度梯度,以蒸馏水为对照(CK),用于川党参自毒作用的实验。结果:当浸提液浓度为50 mg/mL时,就表现出对川党参种子发芽指数的抑制作用,而各浸提液处理浓度对川党参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没有显著的影响。低浓度的浸提液就能够对川党参胚芽长度、幼苗鲜重和幼苗活力指数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根围土浸提液对幼苗SOD、POD抗氧化酶活性表现出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了酶的活性,但对MDA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川党参根围土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增强,说明川党参的自毒作用是造成其连作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