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ARDRA)研究刺芹侧耳细菌病原菌

食用菌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工厂化栽培中发黄腐烂子实体的细菌组成,构建16SrDNA文库,利用限制性内切酶MspI和RsaI分别对随机克隆进行酶切筛选,并测定代表性克隆16SrDNA序列,BLAST分析结果表明刺芹侧耳子实体病状组织中存有两类菌群,分别为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属。同时,对刺芹侧耳子实体病状组织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16SrDNA鉴定及BLAST分析,病原细菌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的同源性较高,其作为引起刺芹侧耳工厂化栽培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

关键词: 刺芹侧耳 工厂化栽培 细菌病害 克隆文库 16S rDNA基因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地区杂草稻形态学和农艺性状多样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上海地区杂草稻形态学和农艺性状的多样性,为杂草稻的田间识别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持,采用杂草稻田间育苗移栽方法,对杂草稻形态学和农艺性状进行观察,明确上海地区杂草稻形态学和农艺性状多样性。结果表明,上海地区杂草稻形态学和农艺性状多样性较丰富,变异程度较大。上海地区杂草稻主要以籼型和偏籼型为主。通过聚类分析可将36份杂草稻样本主要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地区杂草稻穗形因子、生育期因子、株型因子、粒型因子、分蘖角因子、结实率因子6个指标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5%以上。

关键词: 上海 杂草稻 形态学 农艺性状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胁迫下2,4-表油菜素内酯对甜瓜幼苗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高温胁迫下不同浓度2,4-表油菜素内酯(EBR)处理对甜瓜幼苗生长、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0.5~1.5mg.L-1EBR处理能有效缓解甜瓜幼苗高温胁迫下受到的伤害,显著促进了幼苗生长,提高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研究结果表明,EBR缓解甜瓜幼苗高温胁迫具有剂量效应,以1.0mg.L-1EBR的效果较好,有利于甜瓜幼苗在高温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的维持和对光能的捕获与转换,促进生长。

关键词: 2,4-表油菜素内酯 甜瓜 高温胁迫 生理特性 光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物中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谷物中的真菌毒素污染的主要种类、已有的限量标准、检测技术,概述了真菌毒素对人和动物的毒害作用。真菌毒素一直以来都是谷物的最大污染源,影响经济和农业生产,严重威胁动物和人的安全,如何快速检测谷物中真菌毒素的含量,制订相关的限量标准就十分必要。阐述了不同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法,讨论了真菌毒素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国内外不同的限量标准,找出存在的差距,并指出了今后真菌毒素在检测技术和安全评价方面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真菌毒素 谷物 限量标准 检测技术 研究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氰戊菊酯对公鸡繁殖性能的发育性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公鸡长期采食含氰戊菊酯(fenvalerate,Fen)日粮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青春期公鸡(10周龄)长期采食含不同剂量(0.0 mg·kg-1、0.1 mg·kg-1、1.0 mg·kg-1、10 mg·kg-1)Fen的日粮至性成熟(32周龄),分析Fen对公鸡性腺发育、性激素水平和精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g·kg-1、1.0 mg·kg-1、10 mg·kg-1的Fen对公鸡相对睾丸重、睾丸显微结构以及第二性征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良大麦品种花30幼胚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麦花培基因型花30的幼胚为外植体,设置不同的培养基类型、不同激素配比及碳源,研究其对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绿苗分化的影响,以此建立和优化一个适于优良大麦品种遗传转化的高效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在N6、MS和B5的组合改良培养基下,以蔗糖为碳源,附加2mg/L 2,4-D、1mg/L ABA时,有最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且愈伤质量最好。Cu2+的添加具有抑制幼胚直接发芽成苗和改善愈伤组织质量的双重功效。添加2mg/L 6-BA对愈伤组织的分化效果比较理想。为了提高农杆菌介导转化大麦外源基因的瞬时表达率和优化遗传转化体系,利用花30幼胚产生的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检测GUS基因的瞬时表达情况,研究了农杆菌介导的大麦遗传转化中菌液的浓度、侵染时间以及共培养天数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菌液浓度OD600=0.5的条件下,侵染15min,共培养2d表现出最佳的GUS瞬时表达率。

关键词: 大麦 幼胚 愈伤诱导 分化再生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调包装(MAP)对杏鲍菇子实体中游离糖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LDPE(低密度聚乙烯薄膜)、PVC(聚氯乙烯薄膜)、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和CPP(流延聚丙烯薄膜)包装杏鲍菇子实体,于4℃、相对湿度85%~95%冷库中贮藏,研究不同保鲜膜处理对杏鲍菇子实体中游离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储藏过程中,使用BOPP和CPP包装的杏鲍菇中游离糖(海藻糖、甘露醇、甘露糖和葡萄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化情况相似,而LDPE和PVC包装的杏鲍菇中游离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化情况相似。比较各种处理杏鲍菇中游离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发现BOPP和CPP包装处理杏鲍菇更有利于维持稳定的渗透压,减少微生物的影响和抑制后熟作用,更有利于杏鲍菇子实体的储藏。

关键词: 杏鲍菇 游离糖 贮藏 气调包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地区烟粉虱生物型的鉴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烟粉虱是一种由许多生物型组成的复合种,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虫。不同生物型的烟粉虱在寄主范围、传毒能力、抗药性等许多生物学特性方面存在差异。利用mtDNA COI基因作标记对上海地区的烟粉虱生物型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所测上海10个代表性地区中,闵行区只检测到B型烟粉虱,嘉定、青浦和徐汇区只检测到Q型烟粉虱,其余各地区B型和Q型两种生物型烟粉虱共存。所测上海地区共45个种群中,有31个种群为Q型,占所测种群的68.9%,14个种群为B型,占31.1%。而且,大棚采集种群多为Q型(Q型占87.0%)。结果说明Q型烟粉虱已在上海地区广泛存在、大量发生,并有取代B型烟粉虱成为上海地区烟粉虱主要危害类型的可能。

关键词: 烟粉虱 生物型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产用金针菇菌种退化的快速判断

食用菌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取发生不同程度菌种退化的相同来源的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工厂化袋栽菌株和栽培菌包,观察其在PDA平板上的分纯情况和形态特征;采用LBL液体培养基检测不同菌株对培养基的脱色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这些退化菌株经过分离可以得到不同菌落形态的分离菌株,而且对LBL液体培养基表现不同的脱色能力,退化严重的菌株脱色能力最差,说明LBL液体培养基的脱色反应结合菌种纯度的检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生产上的退化菌株。

关键词: 金针菇 菌种退化 溴百里芬蓝 脱色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猴头菌小分子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食用菌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小分子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这类物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猴头菌 小分子物质 含芳香环化合物 吡喃酮化合物 甾醇化合物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