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引进高产商品蛋鸡FM02敏感基因及其基因型频率分布研究
《中国家禽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FMO3基因俗称鱼腥味基因,该基因突变可能导致鱼腥味综合征。本试验选择7个国外引进的高产商品蛋鸡品种:海兰褐、海兰白、罗曼褐、罗曼粉、海赛克斯、伊莎褐和尼克珊瑚粉,采用PCR-RFLP方法对FMO3基因以及基因型频率进行检测,旨在研究FMO3基因A694T突变在7个国外引进高产商品蛋鸡品种中的分布。试验结果表明,海兰白、罗曼粉和尼克珊瑚粉3个品种个体基因型全部为AA型,不表现鱼腥味综合征;其他4个品种中都存在不利等位基因T,其中海赛克斯、伊莎褐2个品种中TT型频率较高,分别为8.3%和10.5%。根据本试验结果,建议FMO3易感基因型频率高的品种,对其纯系需加大剔除力度。
关键词: 鱼腥味 高产商品蛋鸡 FMO3基因 PCR-RFLP


H19和IGF2R基因在体细胞克隆猪各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
《中国兽医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求新生克隆猪可能的死亡原因以及是否存在不完全的DNA甲基化重编程,本试验运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分别检测了H19基因和IGF2R基因差异甲基化区(DMR)在新生死亡克隆猪和同期正常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中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发现,H19基因DMR在克隆猪肺脏中表现为超甲基化,极显著高于正常猪(95.20%vs 46.80%P<0.01),且10个测序克隆中存在2处连续的全甲基化CpG位点(4~9位、12~S17位),而在其他组织中甲基化差异不显著(P>0.05);IGF2R基因DMR在肝脏中处于超甲基化状态,显著高于正常猪(80.00%vs 39.41%P<0.05),而在肺脏中为去甲基化状态,极显著低于正常猪(14.71%vs 66.47%P<0.01),在其他组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在死亡克隆猪中,H19基因DMR在肺脏和IGF2R基因在肝脏与肺脏中存在不完全的DNA甲基化重编程,这可能是导致克隆动物死亡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 差异甲基化区 DNA甲基化 体细胞克隆 表观重编程


长三角区域农业合作项目与前景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农业合作的8个重点项目,涉及农产品市场体系规划、农产品"绿色通道"、农产品质检体系、农产品信息共享平台、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农业要素合作平台、休闲观光农业联盟和农业合作指标评价体系;并指出这些项目的落实有利于消除农产品市场体制性壁垒、实现区域内农产品品牌化战略目标、提升农业科技研发水平、提高农业要素使用效率、促进农业服务业全面发展;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耐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新品种‘申粉V-1'的选育
《上海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申粉V-1'是以自交系06-2-4-8-11为母本、自交系Z09A39-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番茄一代杂种。该品种为无限生长类型,第1花序着生于第7~8节,成熟果粉红色,无绿果肩,单果质量166.6 g,果实硬度0.75 kg/cm~2,耐贮运,品质优良,Vc含量168.0 mg/kg,可溶性固形物5.07%,番茄红素53.4 mg/kg;春大棚栽培产量87.00 t/hm~2,秋大棚栽培产量65.25 t/hm~2,耐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适于该病发生严重的地区栽培。
关键词: 番茄 ‘申粉V-1' 一代杂种 耐病性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NaCl胁迫对嫁接茄子幼苗光合作用和离子含量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100 mmol/L NaCl胁迫对茄子嫁接苗和自根苗的光合作用和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茄子嫁接苗和自根苗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K~+含量、K~+/Na~+值均显著降低,嫁接苗以上指标均高于自根苗;Na~+、Cl~-含量均显著升高,嫁接苗的Na~+、Cl~-含量低于自根苗。以上结果表明:NaCl胁迫抑制了茄子幼苗光合作用,嫁接苗耐盐性优于自根苗。
关键词: 茄子 嫁接苗 耐盐性 光合作用 离子含量 NaCl胁迫


北虫草醇提物体外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的比较研究
《食品工业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体外人肠腺癌细胞株SW620和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增殖抑制试验模型和抗病毒(抗流感甲型病毒和抗疱疹病毒)的筛选模型,对北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ex)Link]七个菌株(CM1-CM7)的菌丝体醇提物(CME1-CME7)的抗肿瘤、抗病毒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抗肿瘤试验表明,在中、高浓度时(50μg/mL、200μg/mL,七个醇提物CME1~CME7对SW620和MCF-7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CME7活性最高(66.0±2.3)%,与阳性对照5-Fu(69.1±4.5)%抑制活性相当。抗病毒试验表明,七个菌株的醇提物中,仅CME7和CME6具有抗流感甲型病毒活性,半数有毒浓度(TC50)分别为288.68μg/mL和>500μg/mL,选择指数(SI)分别为2.23和>3.87;七个菌株的醇提物均未表现出对疱疹病毒HSV-Ⅰ和HSV-Ⅱ的抗性。因此,在七个菌株中,CME7的抗肿瘤活性和抗病毒活性均较好,有必要对其进一步研究研究和开发。


铝胁迫对豇豆幼苗根尖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豇豆铝敏感品种‘S3’和耐铝品种‘T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耐铝性豇豆根系伸长和根尖活性氧代谢变化的差异,探讨铝胁迫下不同耐铝性豇豆在活性氧代谢上的差异及其与豇豆耐铝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加,2个品种根系伸长均受到抑制,且‘S3’受到的抑制程度大于‘T6’。(2)随着处理铝浓度的升高,2个豇豆品种的根尖O2.-产生速率、H2O2含量、MDA含量及质膜透性都显著增加,且‘S3’的增加幅度大于‘T6’。(3)铝胁迫处理下,2个豇豆品种幼苗根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都有所上升,其中铝敏感品种‘S3’的SOD活性上升幅度比耐铝品种‘T6’高,而POD、CAT、APX的上升幅度比耐铝品种‘T6’低。研究认为,铝胁迫下铝敏感品种‘S3’内活性氧物质过量积累而导致氧化胁迫,使细胞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剧,最终严重影响根系的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