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黄牛肝菌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顶空GC-MS技术对黄牛肝菌干品和蒸馏萃取得到的黄牛肝菌馏分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从黄牛肝菌干品中鉴定出59种挥发性成分,占色谱流出峰总面积的相对质量分数为61.42%,主要为杂环类、酸类、酮类和酯类,主要成分有:戊酸、2,6-二甲基吡嗪、1-乙基-2-甲酰基吡咯、苯乙酮、苯甲醛、2,5-二甲基吡嗪、丙位戊内酯、2-乙基-(5或6)-甲基吡嗪和乙醇。从黄牛肝菌馏分中鉴定出46种挥发性成分,占色谱流出峰总面积的相对质量分数为55.25%,主要为酮类、醛类、酯类和醇类,主要成分有:苯乙酸甲酯、苯甲醛、1-辛烯-3-酮、1-辛烯-3-醇、苯乙酮、环辛醇和2-辛烯醛。微量芳香含硫化合物在黄牛肝菌馏分中有检出。样品在两种处理方式下鉴定得到16种相同组分,主要成分相对质量分数有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干品分析得到的挥发性组分种类较馏分组分丰富,但蒸馏萃取对挥发性组分含量有富集作用。
关键词: 黄牛肝菌 干品 馏分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GC-MS


基于电子鼻无损检测技术的桃果实香气研究
《果树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无损评价桃果实的香气品质差异,【方法】以19个桃品种八成熟的果实为试材,应用FOX4000电子鼻研究了品种间果实香气的差异。【结果】电子鼻18个金属氧化传感器对不同样品的感应值存在差异,LY2/LG、LY2/AA、LY2/GH、LY2/gCT1和LY2/gCT传感器的感应值为负值,其余13个传感器的感应值为正值;判别因子分析(DFA)方法可将桃果实大致分为4个小组,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的区分效果不明显,统计质量控制(SQC)方法显示样品间的香气品质具有差异;18个传感器在PCA与DFA分析方法中的权重存在不同。【结论】基于电子鼻的无损检测,应用DFA和SQC方法能较好呈现桃果实香气品质的差异。


种植方式与密度对糯玉米‘沪紫黑糯1号’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沪紫黑糯1号’不同种植方式(直播、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和种植密度(45 000、52 500、60 000、67 500、75 000株/hm2)时的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下‘沪紫黑糯1号’在产量方面差异显著,相同播期下地膜覆盖产量最高为13 986kg/hm2,熟期比其他种植方式早2d,最佳种植模式为地膜覆盖。不同种植密度下‘沪紫黑糯1号’在产量、茎粗、单株重、单株茎叶重、穗行数、穗粗方面差异显著,适宜种植密度为52 500~60 000株/hm2。
关键词: 糯玉米 ‘沪紫黑糯1号’ 种植方式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气孔保卫细胞大小与油菜单倍体及二倍体倍性的相关性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甘蓝型油菜2105品系种子萌发的二倍体植株和小孢子来源再生单倍体植株的不同叶位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大小进行了测定,考察了不同叶片的保卫细胞长轴长、短轴长以及其周长差异,并对气孔保卫细胞大小与植株倍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菜单倍体与二倍体叶片气孔保卫细胞的长轴长、短轴长以及其周长存在显著差异;单倍体和二倍体气孔保卫细胞的周长计算值范围分别为43~59μm和75~94μm;相对于单一的长轴长或短轴长观测指标,利用长轴与短轴长度计算的周长值指标对单倍体与二倍体鉴定具有更宽的区分窗口,可用于油菜双单倍体群体构建中植株倍性的快速鉴定。


不同保鲜膜包装对鲜切哈密瓜品质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包装材料对鲜切哈密瓜贮藏品质的影响,选择厚度均为0.03 mm的聚乙烯膜(PE)、聚乙烯微孔膜(PE微孔)、定向聚丙烯膜(OPP)和聚氯乙烯膜(PVC)为包装材料,将包装好的鲜切哈密瓜置于5℃,相对湿度85%~95%的冷库中贮藏,研究其对鲜切哈密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03 mm聚乙烯膜能较好地抑制鲜切哈密瓜呼吸强度和水分散失,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消耗,维持较好的硬度和色泽,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0.03 mm聚乙烯膜包装的鲜切哈密瓜在贮藏10 d时仍能维持较好的商品价值,保鲜效果最好.


几个杂交粳稻恢复系配合力分析及其利用价值评价
《上海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个不同类型的杂交粳稻恢复系和6个BT型粳稻不育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杂种一代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恢复系的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为‘繁18’>‘繁16’>‘繁15’>‘申恢C9’>‘申恢254’>‘206’,综合比较其他性状GCA效应,籼粳交偏粳型恢复系‘繁15’、‘繁16’是GCA效应较好的父本。产量及相关性状大多数受恢复系的影响大于不育系,在杂交粳稻新组合测配上,恢复系选择是关键,同时也不能忽视不育系的作用以及双亲的互作效应。籼粳交恢复系具有很强的恢复能力,组合的产量竞争优势表现突出,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杂交粳稻 籼粳交恢复系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杂种优势


设施用厚皮甜瓜品种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分布于甜瓜12条染色体上的72对SSR引物,对我国中东部设施内栽培的30个厚皮甜瓜品种进行分析;56对SSR引物在30个品种间表现为多态性。共检测到138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的等位变异数变幅为2~6个,平均为2.6个。有效等位变异为86.16个,平均为2.25。每个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045~0.725,平均为0.390。30个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274~0.974之间,平均值为0.665,且90.4%的供试品种其遗传相似系数在0.474~0.824之间,亲缘关系较近;以遗传相似系数为原始数据,按UPGMA方法将30个品种划分为3大类群,结合系谱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东部设施适宜种植的甜瓜品种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多数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欲进一步提高中东部地区设施甜瓜产量和品质还需要拓宽亲本选择范围,扩大遗传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