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防治棉花苗床病害的几项措施
《江苏农业科学 》 1986
摘要:棉花苗床内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和立枯病等。近几年来苗床内发病率普遍较高且重。据1983、1984两年在东台的安丰、三仓等地调查:抗病品种发病率平均为28.4%,发病较重的为45.1%;感病品种发病率平均为47.3%,发病重的达67.5%,严重影响了棉苗素质。我们认为,防治苗病除进行种子消毒、喷施药剂外,还要注意掌握以下几点。


淮北地区冬季麦苗生长状况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1986
摘要:淮北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属南温带的鲁淮区。冬季气温年际间差异较大。常年冬季麦苗利用间隙回升温度仍可缓慢生长,其生长量与越冬苗情、冬季年型等有密切关系。本文根据连续四年的研究结果,对不同条件下的冬季麦苗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生产上根据越冬苗情、冬季年型等预测早春麦苗生长趋势和制定因苗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绿豆良种——徐引一号
《农业科技通讯 》 1986
摘要:徐引一号(原名为VC1973A)绿豆,由徐州农科所于1983年春从亚洲蔬菜研究和发展中心引进的绿豆品种中筛选出来。经过三年的试验鉴定和生产示范,证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商品性好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是发展绿豆生产的理想品种。1985年8月通过徐州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拟于


啤酒大麦的籽粒品质和收获适期
《江苏农业科学 》 1986
摘要:啤酒大麦的收获期是否适宜,对啤酒大麦优质高产,提高其籽粒的酿造品质、啤酒质量和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 据观测,啤酒大麦的籽粒干重在蜡熟末期达到最大值,并保持到完熟期。如10月20日适期播种的盐辐矮早三,约在抽穗后26天左右进入蜡熟期,再经8~10天进入完熟期。在整个蜡熟期间,千粒重的变化较小。蜡熟初期的千粒重为39.71克,其平均


种猪数据档案库和若干应用软件的研制
《畜牧兽医学报 》 1986
摘要:早在六十年代美国就应用电子计算机管理奶牛,随后不少先进国家在育种、饲养、饲料方面均有报道。日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估测猪的遗传参数与选种。澳大利亚也研制出有关家畜选择和管理种畜谱系的程序。近年模拟亦有进展。 近年来,国内对电子计算机在畜牧业中应用的研究,正在崛起。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生统分析,估测遗传参数;进行饲料配合,选择最佳配方;以及探求畜禽结构的最佳


小麦壮苗指标及培育措施
《农业科技通讯 》 1986
摘要:一、壮苗指标及其确定依据1.壮苗指标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小麦冬前苗情壮弱的标准,应以主茎叶龄为主,并根据叶蘖同伸关系应达到的茎蘖数,合理长势长相的有关形态、生理等指标来综合衡量。根据几年系统观察结果,淮北地区小麦冬前壮苗指标如表1。2.壮苗指标确定的依据连续四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肥力水平条件下,同一品种每年的产量均与越冬叶龄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叶龄范围3.0—8.2)。即在一定越冬叶龄范围内,产量随越冬叶


鸡葡萄球菌病诊断防治报告
《畜牧与兽医 》 1986
摘要:鸡葡萄球菌病又称传染性骨关节炎。雏鸡感染后常可引起急性败血症;中维和成年鸡多呈慢性,主要特征为化脓性关节炎、皮炎、滑膜炎和龙骨粘液囊坏疽。江宁县某畜牧场鸡场1985年7~11月共饲养25577只新波罗鸡,因该


杂交狼尾草根茬发苗及扦插繁殖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 1986
摘要:杂交狼尾草为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作为夏季青饲料和秋季青贮饲料。在我国仅南部少数地区能在田间越冬,大多数地区需要进行冬季保种工作。近年来,不少地区越冬保种虽已获得成功,但成活率较低,而且工本较高。为此,试用田间秋季刈割后的根茬发苗并用其扦插,以期适于工厂化育苗,并提高其繁殖系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