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世界长寿乡蕉岭丝苗米产业园科技支撑实践与思考

农业与技术 2020

摘要:蕉岭县是世界长寿乡,2018—2019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立足于解决区域农业科技和蕉岭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卡脖子"问题,以科技创新为根本,以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农民增收、 乡村振兴为目标,集成学科优势,协同攻关,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示范以及推广,有力支撑了蕉岭地区水稻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简要介绍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推动蕉岭丝苗米产业园发展中的基本做法及成功经验,并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区域水稻科技及产业发展的对策,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世界长寿乡 蕉岭 丝苗米 产业园 科技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照处理对柄曲霉素的降解效果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不同剂量(0、3、6、9、12、15 kGy)60Co-γ射线对柄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STC)溶液进行辐照处理,研究辐照剂量、不同溶剂以及不同初始浓度对柄曲霉素辐照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可有效降解溶液中的柄曲霉素,且降解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当辐照剂量为3 kGy时,STC的降解速率依次为水>氯仿>乙腈>甲醇.当辐射剂量大于6 kGy时,水、乙腈和氯仿中STC的降解率相近,且甲醇中STC降解率也相对增加.在同一辐照剂量下,柄曲霉素的初始浓度越低,其降解率越高.

关键词: 辐照 柄曲霉素 60Co-γ射线 降解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方式干制龙眼果肉的粗多糖理化及生化特性比较

食品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新鲜及热风、真空、红外和冷冻干制的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果肉中分别提取制备粗多糖,即新鲜龙眼多糖(fresh longan polysaccharide,FLP)、热风干制龙眼多糖(hot-air-dried longan polysaccharide,HDLP)、真空干制龙眼多糖(vacuum-dried longan polysaccharide,VDLP)、红外干制龙眼多糖(infrared-dried longan polysaccharide,IDLP)和冷冻干制龙眼多糖(freeze-dried longan polysaccharide,FDLP).分析各多糖的基本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特征和分子质量分布,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和免疫刺激活性,并考察其在模拟消化体系中的稳定性.5种粗多糖主要含不同质量分数的葡聚糖和蛋白质,且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明显不同.除了多糖和蛋白质(酰胺区)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存在差异外,FLP、HDLP、VDLP、IDLP、FDLP的分子质量分布也存在显著差异,其平均分子质量之比为51.37:28.33:5.95:7.86:1.00.综合比较发现,FDLP具有较强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而HDLP刺激巨噬细胞NO和人肿瘤坏死因子α生成的能力更强.龙眼多糖在模拟肠液体系中相对稳定,但经模拟唾液和胃液消化后发生一定程度降解,释放出以葡萄糖为主的少量还原糖,而IDLP的消解表现有别于其他4种多糖.干制影响龙眼果肉中多糖的理化和生化特性,干制方式选择对于龙眼干肉功能品质控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龙眼 多糖 理化特征 活性 消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碱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广东饲料 2020

摘要:食用辣椒中的辣味成分——辣椒碱,产生愉悦感、具有促进食欲、增强胃动力、刺激消化酶分泌、修复改善胃肠粘膜、抗菌、杀虫等多种生理功能.本试验旨在研究辣椒碱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44头体重35kg左右、健康状态良好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以公(阉公猪)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处理组Ⅰ、Ⅱ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mg/kg、3mg/kg的辣椒碱,试验期20天.结果 表明,处理组Ⅰ、Ⅱ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为1682.81±9.79g和1696.67±45.80g,较对照组(1571.88±7.97g)分别提高7.1%和7.9%,差异均显著(P<0.05),两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组Ⅰ、Ⅱ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62.50±22.53g和766.67±40.18g,较对照组(695.83±15.42g)分别提高9.6%及10.2%,呈显著性差异(P<0.05),两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组Ⅰ、Ⅱ的料重比(2.21±0.08、2.21±0.06)与对照组(2.26±0.06)相比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结论:在生长猪日粮中添加2~3mg/kg辣椒碱,可以显著提高采食量,并显著改善生长猪的生产性能.

关键词: 辣椒粉 “麒麟”鸡 生长性能 生化指辣椒碱 生长猪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肥料及其施用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以华南水稻品种香粘米为供试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研究缓释肥、专用配方肥、农户习惯施肥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减肥增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和专用配方肥水稻的穗长、有效穗数、株高、分蘖数均较不施肥及习惯施肥处理呈显著差异.施用缓释肥比习惯施肥处理水稻产量增长23.9%~29.2%,与专业配方肥处理产量基本持平,但施用缓释肥较习惯施肥节省总养分8.9%,较专用配方肥节省总养分20%,科学施肥既增产也节肥.一次性施用缓释肥水稻产量略低于缓释肥分2次施用,意味着在缓释肥施用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关键词: 缓释肥 专用配方肥 水稻 施肥方式 施肥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蠋蝽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作用

植物保护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在室内研究了蠋蝽3~5龄若虫及成虫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采用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和Hassell模型,以明确蠋蝽对小菜蛾的捕食潜能以及蠋蝽自身密度对小菜蛾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蠋蝽3~5龄若虫及成虫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模型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蠋蝽3~5龄若虫和成虫瞬时攻击率由大到小依次为1.461(3龄若虫)>1.322(4龄若虫)>1.086(5龄若虫)>0.803(雌成虫)>0.734(雄成虫);蠋蝽5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最高,为83.33头.随着小菜蛾幼虫密度增大,蠋蝽的搜寻效应逐渐降低,5龄若虫的搜寻效应明显大于其他虫态.蠋蝽3~5龄若虫及成虫自身密度对其捕食作用的干扰效应明显,其中蠋蝽3龄若虫的竞争参数最大,为0.862.本研究表明蠋蝽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捕食潜力,尤其是蠋蝽5龄若虫.

关键词: 蠋蝽 小菜蛾 功能反应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海龟源溶藻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腐皮病是绿海龟(Chelonia mydas)龟苗培育中的常见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确定病因及治疗方法,从病龟鳍状肢的腐皮组织中分离病原菌.[方法]从症状明显的稚龟四肢病灶中分离纯化得到疑似病原菌,编号CMRT91026,开展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rRNA鉴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及相关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该菌能在TCBS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呈黄色,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在1%NaCl葡萄糖磷酸盐胨水、蔗糖、甘露糖和赖氨酸脱羧酶上的生化特性均显示阳性,并且在3%~10%NaCl胨水均能生长;与NCBI上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同源性达100%.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恩诺沙星、萘啶酸、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头孢吡肟和头孢曲松敏感;对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妥布霉素、大观霉素、诺氟沙星和氨曲南呈中介;对新霉素、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15种药物有耐药性.[结论]该菌株鉴定为溶藻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如恩诺沙星)、四环素类药物(如米诺环素)及头孢类(如头孢曲松)等药物较为敏感.试验结果为绿海龟稚龟溶藻弧菌病的诊断及病害防控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 绿海龟 种苗培育 溶藻弧菌 16SrRNA分析 药敏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仔猪肠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猪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动物,其肠道是接触和吸收DON的主要场所.仔猪由于肠道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受到DON污染引起肠道上皮细胞凋亡,促使肠道自由基和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加,破坏紧密连接蛋白,导致肠道形态结构和屏障功能损伤,打破肠道微生物区系平衡,从而影响仔猪肠道健康和正常生长.本文将围绕肠道形态结构、肠道屏障、肠道微生物、肠道黏膜免疫和肠道氧化应激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DON影响仔猪肠道健康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饲料中DON污染的防治措施以及仔猪肠道健康的营养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仔猪 肠道健康 屏障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薏苡苗期叶片全长转录组测序、注释及SSR预测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全面获得和发掘薏苡的基因数据、功能信息以及潜在的SSR标记,本研究采用PacBio SequelTM第三代测序平台对干旱胁迫下薏苡苗期叶片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与分析,获得总计98 858条非冗余的高质量Unigenes,其平均长度为2 318 bp,1 kb以上Unigenes占91.74%.利用BLAST等软件在NR、Swiss Prot、eggNOG、GO和KEGG等公共数据中注释了90 339个Unigenes,占91.50%.NR注释表明,在90 093个被注释的Unigenes中,与之匹配数量最多是来源于高粱的序列,其次是玉米和谷子,这与它们之间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相一致.GO注释显示,34 765个Unigenes被注释到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等三大类别;eggNOG注释的89 158条Unigenes分属于25个功能聚类;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30 579个Unigenes被注释到133条已知代谢通路,其中,1 884条Unigenes涉及信号转导和环境适应途径,包括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MAPK信号途径和植物-病原互作信号途径,上述代谢通路或途径均与植物响应干旱等逆境胁迫相关.此外,利用MISA程序在38 878个Unigenes中检测到56 540个SSR位点.研究结果将为薏苡耐旱等抗逆基因发掘与克隆、抗逆分子生理机制解析以及分子标记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 薏苡(Coix lacryma-jobi Linn.) 全长转录组 功能注释 SSR 干旱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中多酚氧化酶基因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酚氧化酶(PPO)是果蔬发生酶促褐变的关键酶.在有氧条件下,PPO能够催化酚类化合物产生醌,而醌能够进一步通过与细胞内大分子聚合反应产生色素物质沉积在损伤组织表面,从而发生酶促褐变.酶促褐变导致植物组织表面发生褐变,并伴随着果蔬产品营养及感官品质的下降,是果蔬等农产品加工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深入了解多酚氧化酶基因对今后抗酶促褐变品种的培育以及分子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综述从PPO基因与酶促褐变的关系、基因表达模式、蛋白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在茄科类植物上的研究进展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对植物中多酚氧化酶基因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作物抗酶褐变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基因 酶促褐变 基因表达 分子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