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苏北冲积沙性土三纲田的肥力特征及施肥条件
《土壤通报 》 1979
摘要:苏北黄淮冲积平原的沙性土,其特性为爽水快,肥效速,肥力不长,作物既易疯长,又易脱力.过去沙土上三麦亩产100斤左右,玉米150~200斤,大豆也不过250斤.1958年土壤普查时,沙土的有机质一般在1%以下,大部分在0.5%左右,也有个别青沙土达1.2%,全氮量为0.034~0.057%,代换量5.8毫克当量/100克土.1964年开始旱改水,在定向培育下,平整了田块,改种了水稻,大力推广种植绿肥,积极


几种豆科绿肥根瘤固氮活性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1979
摘要:关于固氮活性的研究一直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乙炔还原法的应用,使这方面的研究有了新发展.但由于土壤类型、气候条件、豆科绿肥的种类以及测定方法等的不同,得到的结果很不一致.我们根据本省的具体条件,研究了几种重要豆科绿肥的固氮活性.一、材料和方法从生产上常用的冬季绿肥中,选用紫云英、苕子、箭舌豌豆6625、箭舌豌豆7513、豌豆、蚕豆等几种绿肥.固氮活性的测定,用乙炔还原法,按上海植生所固氮室的简易法操作.仪器为SP2035E型,10毫伏电子电位差记录讯号.以氢焰检测,氮气作载气.所用的氮、氢和空气都预先通过分子筛5A干燥.层析柱3米,


哺乳母兔缺钙症的治疗
《毛皮动物饲养 》 1979
摘要:我所养兔场于今年4月10日和11日,曾先后有两只哺乳母兔出现了典型的缺钙症,经用补钙疗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加利福尼亚2——14号经产母兔,3月20日产仔,10只全活,初生窝重532克。母兔授乳到21天时突然发病,症状是全身瘫痪,


国产“四咪唑”治疗猪肺线虫病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 1979
摘要:猪肺线虫学名为“猪后圆成虫”(Metastrongy-Ins elongatus),寄生在猪肺脏的支气管内,引起猪肺线虫病.多年来,对本病无较好药物治疗.1968年国外有关资料报导“四咪唑”(Tetramisolum)对猪肺线虫病有较好的疗效,同时,武汉医药工业研究所试制成了该药品,并于1968年及1970年赠送给我所作治疗猪肺线虫病试验.试验结果推广后,收到显著的疗效.现将我们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棉属远缘杂交研究 Ⅱ.野生棉种的种胚培养及其繁殖
《江苏农业科学 》 1979
摘要:目前国内外都很重视野生棉种,它是种质资源的宝贵材料,在棉花育种上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但野生棉种种子小,种壳坚硬,合点端结构特殊,透水性差,用常规方法直播于土壤,难以发芽出苗,即使出苗,如培管不当,也难以长成植株.在南京地区,有的野生种虽能长成植株,但开花不结实或不开花不结实,影响后代的繁衍.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感到,将野生棉种进行试管种胚培养,然后采用嫁接法繁殖其后代,是保存和繁殖野生棉种的较好的手段.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甘兰型油菜不同生态型品种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中国油料 》 1979
摘要:甘兰型油菜(Brassica napus var.oleifera)是油菜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个种,生态类型极为丰富。本研究是在南京秋播条件下以品种的生育阶段组成为主要依据,将不同地理来源的甘兰型油菜代表品种初步划分为前长、匀长、后长及中长等四个生态型。同时对其越冬性,花器官分化,光照反应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这对资源征集,品种应用及高产栽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棉花枯萎病菌的寄主植物初步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1979
摘要:自爱迪凯生(Atkinson,1892)提出引起棉花枯萎的病原菌是萎蔫镰刀菌(FusariumVasinfectum Atk)以后,围绕棉花萎蔫镰刀菌对其他植物能否致病的问题,国外曾进行了许多研究.据1975年衣拜尔氏(Ebbels)的统计,在棉花枯萎病田里,能够直接分离到病原菌的植物有棉花、黄秋葵、大豆、烟草、大麦及多种棉田杂草,若用人工接菌方法,则寄主范围更广,计有40余种.国内也进行过研究和调查,许如琛等的试验认为,棉花枯萎病菌仅能侵染棉花,在四川除秋葵外并不能感染其他的作物.棉花枯萎病菌,在棉花植株上寄生后,罹病显症的植株极易分离出病原菌.然而,


小麦绿体春化初步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 1979
摘要:目前,加速世代已成为国内外小麦育种工作中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措施.但至今仍局限在春性材料一年二代或一年三代方面,冬性、半冬性品种及其杂种后代,大都仍不能正常抽穗.为了寻求半冬性、冬性材料加速世代的途径,1968年夏曾进行种子春化处理试验,但未获得预期结果.1975年初,我们根据日本百足一郎关于绿体春化的报道,在院内进行了三期半冬性、冬性材料的加速世代试验,获得了初步结果,从而为冬性小麦加速世代提供了可行的实施方案.


江苏省三麦气候条件的初步研究
《江苏农业科技 》 1978
摘要:建国以来,我省三麦产量有显著提高,1978年全省三麦平均产量达372斤,为解放初期的3.7倍。各地都出现千斤以上的高产田块。


水、肥、气、热综合肥力观点在土壤普查中的应用
《土壤肥料 》 1978
摘要:实践证明,要摸清农业生产的主要土壤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必须在普查中全面运用水、肥、气、热综合肥力观点,才有利于观察天、地(土壤)、人、物(作物)四者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