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829条记录
茄腐镰孢菌分泌蛋白与效应子的预测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茄腐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寄主范围广泛,可引发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根腐病.分泌蛋白在病原菌对植物的侵入、定殖和扩展等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SignalP、TMHMM、WoLF PSORT和PredGPI等软件对F.solani全基因组编码的17654条蛋自序列进行了分泌蛋白和效应子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F.solani基因组中有1032个分泌蛋白基因,占编码蛋白基因总数的5.85%.进一步利用dbCAN3等软件对经典分泌蛋白中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CAZymes)进行预测,发现其中258个为CAZymes,以糖苷水解酶亚家族成员最多.分泌蛋白中效应蛋白(effector)的预测结果表明,F.solani中有185个潜在的效应蛋白,其中183个蛋白的功能可被PHI数据库注释到.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植物瞬时表达系统,在本氏烟中对其中5个注释为增加F.solani毒力的效应蛋白进行验证,发现其中2个候选效应蛋白(XP_046140852.1 和 XP_046131041.1)能够抑制由 Bc12 关联 X 蛋白 BAX(BCL2-associated X protein)引起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可能在F.solani侵染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F.solani的致病分子机制,同时为F.solani与植物互作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茄腐镰孢菌 生物信息学 分泌蛋白 效应蛋白 碳水化合物酶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7份辣椒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及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37份辣椒种质材料的22个表型性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SRAP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别基于表型性状观测数据和SRAP分子标记进行聚类分析。种质间的22个表型性状存在差异,平均变异系数为44.49%,平均香农多样性指数为2.00;共提取了7个主成分,可以代表辣椒种质表型性状81.48%的遗传信息;基于果实形状分为短羊角椒、长羊角椒和灯笼椒3个类群;筛选出的17对SRAP引物的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及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42、0.61和0.75;基于SRAP分子标记在遗传相似系数0.86处将37份辣椒分为5个类群。37份辣椒种质资源表型性状表现形式丰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结合SRAP分子标记可知供试材料种质资源同质化,需要引进其他类型的种质资源,为品种选育提供改良空间。结合形态学观测和SRAP分子标记辅助辣椒新品种选育,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提高亲本的选择效率,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提高育种精准度。

关键词: 辣椒 表型性状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喷硒浓度对柑橘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果树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不同喷硒浓度对柑橘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对于指导富硒柑橘生产及其保健功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15年生本地早柑橘为研究对象,分别喷施浓度为40、100、150、200 mg/L的亚硒酸钠溶液,研究其对柑橘生长、代谢生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富硒柑橘调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柑橘果实发育阶段(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硒肥处理的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和叶片SPAD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以150 mg/L亚硒酸钠处理最佳;硒肥处理提高了柑橘叶片和果实中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各硒肥处理的果实表面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有提升,果实总酸含量和果皮厚度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综上,叶面喷施硒肥能改善柑橘生长、代谢生理和果实品质,尤其是喷施150 mg/L亚硒酸钠处理效果最佳。

关键词: 柑橘 本地早 叶面喷硒 生长 代谢生理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肥药管理对设施番茄生产系统土壤健康与番茄性状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不同肥药管理措施对设施番茄生产系统土壤健康、番茄品质与产量的影响,探索设施番茄适宜的肥药管理模式.本研究利用田间试验,设置了 2种农药水平(常规施药P1和无农药P0)和5种施肥处理(不施肥CK、常规化肥F1、农家肥配施化肥F2、农家肥和生物菌肥配施化肥F3、易腐垃圾有机肥配施化肥F4),分析了不同处理对设施番茄生产系统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药施用对处理的土壤性质和品质都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中P1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总氮含量、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降低,而P1处理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产量均显著高于P0处理.在同一农药水平下,施肥对土壤的酶活性和pH值具有显著性作用,其中与对照相比,P0F1处理下的土壤pH值显著下降,而有机肥配施化肥降低趋势较缓,同时各处理均能增加土壤中养分,但无显著性差异;F2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其次F3处理对土壤酶活性也有明显改善作用,而F1处理土壤酶活性最低.同时施肥能显著提高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各施肥处理没有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各施肥处理中F3处理因减量氮肥施用,而且对土壤质量、番茄品质和产量的提升都不低于其他施肥处理,因此,设施番茄种植宜采用F3处理,即农家肥结合生物菌肥配施少量化肥,同时施用适当的农药,以保障番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设施番茄 农药 肥料 土壤性质 番茄品质 番茄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履带掘耕机耕作分析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和优化茶园履带掘耕机的耕作质量,得到最佳工作参数,对茶园履带掘耕机的耕作原理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以根深为目标优化得到多组杆件参数;在重耕漏耕的理论分析基础上,以耕深、重耕漏耕量作为试验指标,以杆件组合、前进速度和曲柄转速作为试验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作参数组合;最后,进行了样机试制和实地验证。结果表明:曲柄l3=81 mm、连杆l4=175 mm、曲柄转速115 r/min、作业速度450 mm/s的工作参数组合为相对最佳组合。

关键词: 茶园 掘耕机 耕深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米根霉混合培养饲用布拉迪酵母BS-F1的研究

中国饲料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利用米根霉和布拉迪酵母菌BS-F1混合培养的方法 来生产饲用布拉迪酵母,并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对混合发酵培养基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培养最佳培养基为玉米6%、豆粕3%、磷酸氢二铵0.2%。通过优化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后,利用米根霉混合发酵,布拉迪酵母菌数可达到14.3亿/mL。

关键词: 米根霉 布拉迪酵母 混合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腐植酸包覆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环丙沙星性能及影响因素

水处理技术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腐植酸包覆纳米零价铁(nZVI-HA)材料,并以典型抗生素-环丙沙星(CIP)为目标污染物,探究了nZVI-HA对水中CIP的去除性能及影响因素(pH、初始浓度和Cu2+)。结果表明,nZVI-HA (粒径为78.4±28.2 nm)表面粗糙并附着有细小颗粒,其中铁主要以Fe0的形态存在。nZVI-HA可有效去除水中CIP,并实现CIP的还原脱氟。动力学过程显示nZVI-HA对CIP的去除存在快速和慢速两个阶段。在pH=5.0时nZVI-HA对CIP的去除性能和脱氟效率优于pH=7.0和pH=9.0的条件。同时,增加反应初始CIP浓度,有利于提高nZVI-HA对CIP的单位去除量。结合氟离子生产率和总有机碳去除率,推测nZVI-HA对水中CIP的去除包括降解和吸附过程。最后,水中Cu2+可在nZVI-HA表面吸附-还原为Cu0,组成Cu-Fe双金属原电池,加速CIP的去除与脱氟。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腐植酸 改性 环丙沙星 去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粉果草莓新品种浙粉莓2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浙粉莓2号是由香野×越心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粉果草莓新品种。植株长势中庸,株高21.3 cm,冠径32.8 cm。果实圆锥形,果面粉红色,果肉白色,髓部空洞小或无,果肉质地细腻,香甜多汁。一级序果平均单果质量30.0 g,全株平均单果质量16.9 g,果形指数1.29,硬度417.5 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20%,总糖含量74.19 mg·g-1,总有机酸含量0.80%,维生素C含量645.66μg·g-1,氨基酸含量2.03 mg·g-1,花青素含量6.30μg·g-1。在浙江省设施促成栽培,9月上中旬定植,10月下旬现蕾,11月上旬盛花,12月中旬果实成熟,连续开花能力强,丰产性好。该品种适合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设施促成栽培。

关键词: 草莓 新品种 浙粉莓2号 早熟 粉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工艺对巨峰白兰地甲醇和高级醇含量的影响分析

酿酒科技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提高巨峰葡萄生产白兰地的安全性,开展了发酵工艺对甲醇和高级醇含量影响的研究。本研究探讨了添加果胶酶、初始糖度、初始p H值、酵母添加量和发酵温度对白兰地出酒率、甲醇和高级醇含量的影响,并对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白兰地出酒率及其甲醇和高级醇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了甲醇和高级醇含量较低的发酵工艺为不添加果胶酶、初始糖度为29°Bx、pH3.6、酵母添加量为0.03%、发酵温度24℃;经优化工艺发酵的巨峰白兰地中甲醇和高级醇的含量低至0.52g/L±0.04 g/L和0.87g/L±0.06 g/L(折算至100%vol)。本研究为巨峰葡萄生产甲醇和高级醇含量较低的白兰地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其安全性,促进了浦江巨峰葡萄的综合利用。

关键词: 巨峰葡萄 白兰地 甲醇 高级醇 发酵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碳源稀释液配方对鸡精液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不同碳源稀释液配方对精液4℃保存过程中鸡精子活力的影响,试验以松阳锦鸡为研究对象,以果糖、蔗糖、葡萄糖和蜂蜜配备单碳源稀释液,评估不同碳源物质对精子活力的影响。同时,为进一步探究蔗糖与果糖适宜配比,按照蔗糖与果糖11个不同的比例配制稀释液,研究其对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果糖与蔗糖单碳源组各时间节点精子活力显著优于葡萄糖和蜂蜜单碳源组(P<0.05)。4℃存放1 h,果糖单碳源组精子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存放1.5 h和2 h,蔗糖作为单碳源组精子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4℃存放0.5 h和1 h,果糖作为单碳源组精子前向运动比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可得,使用蔗糖和果糖为碳源的稀释液进行鸡精液低温保存效果最好。随着4℃保存时间的延长,所有组别精子活力呈现显著下降(P<0.05)。B组稀释液在第5天精子前向运动比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第10天的前向运动比率除C组外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10 d的精子活力除C组外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蔗糖比例的增加,精子在4℃条件下前向运动活率降低明显。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稀释液配方优化,配方B能够有效延长鸡精液体外保存时间,且能维持较好的精子运动形态,提高精子在低温状态下的存活时间,进而提高精子体外利用效率。

关键词: 稀释液配方 体外保存 精子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