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果穗物质生产、分配与水分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玉米科学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驻玉 216(ZY216)、驻玉 927(ZY927)、驻玉 902(ZY902)、驻玉 925(ZY925)、驻玉 2001(ZY2001)为试验材料,研究春、夏播玉米果穗物质生产、分配与水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苞叶鲜重春播ZY216、ZY2001第1~8天急剧增加,夏播ZY927第1~8天急速增加后缓慢降低;苞叶干重春播ZY216、ZY925第1~8天增加较快,夏播ZY902平稳提高.穗轴鲜重呈下降动态变化,穗轴干重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动态变化.穗柄鲜重春播ZY216、ZY925第1~8天显著增加,夏播ZY927第1~15天快速增加后呈波浪式下降;穗柄干重春播ZY216、ZY902分别增加到第29、36天达到最大值,夏播ZY925第1~29天呈波浪式变化.春、夏播花丝鲜重与干重呈逐渐下降的动态变化.穗粒鲜重春播呈先升高后下降、夏播呈逐渐升高的动态变化,穗粒干重春、夏播均呈逐渐升高的动态变化.水分含量均呈逐渐下降的动态变化.


香菇品种间菌龄、有效积温、温型差异性分析
《中国瓜菜 》 2025
摘要:为了研究香菇菌龄、温型与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有效积温之间的关系,以9个香菇品种为材料,分两季进行工厂化制棒、养菌、出菇,计算和评价不同香菇品种的温型、菌龄及各阶段的有效积温,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实际菌龄会受到不同季节外界温度的影响,若温度始终维持在菌丝合适范围内,理论菌龄则与转色时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r=0.761)。综合计算得出9个香菇品种的理论菌龄和养菌期有效积温,其中短菌龄品种(<80 d)、中菌龄品种(80~90 d)、长菌龄品种(>90 d)养菌期有效积温分别为1200~1400℃、1600~1700℃、大于1800℃,且理论菌龄与养菌期有效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r=0.867),出菇期有效积温与温型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96)。不同香菇品种的菌龄和有效积温应考虑到环境因素,通过有效积温的大小结合当地气候,可以判断出香菇在某个地区的适应性和种植时间,从而优化种植计划。


粉红螺旋聚孢霉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对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南方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生物防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本研究针对前期分离到的根结线虫高效生防菌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roseaNF-06菌株,以微胶囊的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其微胶囊制剂的复合壁材配方,进一步评价了微胶囊的货架期稳定性,逆境耐受性以及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室内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在粉红螺旋聚孢霉发酵液接种量为30%,助剂海藻寡糖浓度为0.5%,CaCl2浓度为3%,交联固化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当海藻酸钠添加量为2%,淀粉添加量3%,膨润土添加量为3%时,微胶囊制剂的活菌数最多6.3×108CFU/g,包埋率最高95.5%。此外,与发酵液相比,微胶囊制剂显著提高了粉红螺旋聚孢霉的货架期、耐盐性、耐酸碱性、耐高温和耐紫外照射能力,并且显著增强了菌株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和对番茄的促生效果。本研究为生物杀线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粉红螺旋聚孢霉 微胶囊 南方根结线虫 货架期 抗逆性


副猪格拉瑟菌OppA过表达株的构建及其对小鼠免疫保护性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增加副猪格拉瑟菌寡肽渗透酶(oligopeptide permease, OppA)表达量,构建可以过表达OppA的副猪格拉瑟菌株,并对其进行小鼠的免疫保护试验以评价其作为格拉瑟病弱毒活疫苗的潜力。以副猪格拉瑟菌CF7066株为亲本株,利用自然转化和Flp-FRT无抗突变系统构建副猪格拉瑟菌OppA过表达株,通过Western blot检测OppA的表达量,通过阿拉伯糖诱导和提高培养温度消除抗性基因和Flp表达质粒。进行小鼠免疫保护试验,通过检测血清中抗体水平及脾淋巴细胞增殖、观察小鼠死亡率。结果显示:构建了3株副猪格拉瑟菌OppA过表达株ΔnanH::oppAR,ΔnanH::oppA和ΔnanH::PqseB-oppA。由于ΔnanH::oppAR株中Opp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CF7066 (P<0.001),所以选择该过表达株进行小鼠免疫保护试验。小鼠在免疫后进行rOppA-ELISA的抗体检测,结果表明,ΔnanH::oppAR免疫组的OppA抗体水平比CF7066组、ΔnanH组和PBS组高,但低于灭活疫苗组。用rOppA蛋白刺激脾淋巴细胞,ΔnanH::oppAR和CF7066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量显著高于刺激前(P<0.05),而ΔnanH、灭活疫苗组和PBS对照组没有改变。用CF7066菌株进行攻毒,其中灭活疫苗组、ΔnanH::oppAR组、CF7066组对小鼠的保护率均为100%,ΔnanH组为75%。当前研究构建的3株副猪格拉瑟菌重组菌株中,ΔnanH::oppAR的OppA表达水平最高,用该菌株免疫小鼠后产生OppA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而且可对CF7066攻毒提供有效保护。基于此,副猪格拉瑟菌OppA过表达株ΔnanH::oppAR有望作为副猪格拉瑟菌的减毒活疫苗。
关键词: 副猪格拉瑟菌 寡肽渗透酶 过表达 基因工程 弱毒疫苗


花生CC-NBS-LRR家族基因鉴定及在青枯病和网斑病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花生基因组中CC-NBS-LRR(CNL)的家族成员及其功能,对其基因家族成员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模式分析,研究花生如何响应病害胁迫。以花生基因组序列为参考,利用Pfam、HMMER、NCBI和CoiledCoil等软件和在线网站筛选,共鉴定得到85个AhCNL家族成员,分布在20条染色体中的15条上,以A02和A12染色体上分布最多,并且大多成簇存在于染色体末端;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其可分为4个亚族,每个亚族中的基因成员保守性较高;共线性分析表明在物种内有16对基因存在共线性关系,物种间分析表明相比于拟南芥和苜蓿,花生与大豆的CNL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启动子上含有大量与激素相关和抗病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大部分CNL家族基因在病菌入侵前后均不表达,少部分基因受到病菌诱导后表达量有变化。
关键词: 花生 CC-NBS-LRR 青枯病 网斑病 表达分析


基于区块链多链架构的茶叶溯源信息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保护溯源企业敏感数据隐私以及提高区块链账本存储性能,实现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有效监管,基于FISCO BCOS联盟链的群组技术,构建用于监管茶叶溯源信息的区块链多链模型,提出差异化数据上链和查询方法,采用星际文件系统存储图片、视频等非结构化溯源数据。为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研发茶叶多链溯源信息监管原型系统,并利用区块链网络测试工具Hyperledger Caliper和接口测试工具Postman,分别测试区块链网络数据写入查询性能和应用接口响应性能。结果表明,该模型把区块链网络划分为种植采摘—监管、加工包装—监管、运输配送—监管和采购销售—监管4条链。基于该模型搭建的区块链网络写入操作吞吐量平均为185 tps,查询操作吞吐量平均为620 tps。原型系统数据上链时延平均为1 365.00 ms,消费者查询时延平均为54.82 ms,监管机构查询时延平均为73.02 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