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二氯异噁草酮与3种封闭除草剂混用对多花黑麦草的协同作用

植物保护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寻找多花黑麦草高效防治药剂,室内研究了二氯异噁草酮与吡氟酰草胺、砜吡草唑、氰草津混用对多花黑麦草的协同作用。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二氯异噁草酮、吡氟酰草胺、砜吡草唑、氰草津对多花黑麦草的GR50分别为25.80、63.80、2.00、291.75 g/hm2,GR90分别为101.84、1 065.95、10.78、1 007.19 g/hm2。二氯异噁草酮与吡氟酰草胺混配比例为1∶0.6、1∶0.8、1∶1、1∶1.2、1∶1.4时,其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22.19、133.69、103.15、144.74、179.43,表现出相加或增效作用,其中以1∶1.4的比例混配对防治多花黑麦草的增效作用最优;砜吡草唑和二氯异噁草酮混配比例为1∶0.6、1∶0.8、1∶1、1∶1.2、1∶1.4时,其CTC分别为115.22、156.62、127.14、157.41、183.64,表现出增效或相加作用,其中以1∶1.4的比例混配对防治多花黑麦草的增效作用最优;二氯异噁草酮与氰草津混配比例为1∶1、1∶1.5、1∶2、1∶3、1∶4时,其CTC分别为28.23、25.67、27.70、27.63、30.58,表现出拮抗作用。以上结果表明,二氯异噁草酮与吡氟酰草胺或砜吡草唑合适比例混用具有增效作用,应用前景较好。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封闭除草剂 二氯异噁草酮 协同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尿素和聚天门冬氨酸配施对夏花生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腐植酸 2025

摘要:为了提高夏花生的产量和尿素利用率,在砂姜黑土区开展了尿素和聚天门冬氨酸配施田间试验。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1)不施氮肥、(2)农民习惯施肥、(3)农业农村部推荐施肥、(4)常量尿素添加3‰聚天门冬氨酸、(5)常量尿素添加4‰聚天门冬氨酸、(6)减量尿素添加3‰聚天门冬氨酸。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尿素和聚天门冬氨酸配施对夏花生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与处理2相比,尿素和聚天门冬氨酸配施处理的夏花生产量极显著增加34.3~68.8 kg/亩,增产率10.2%~20.4%;与处理3相比,尿素和聚天门冬氨酸配施处理的夏花生产量显著增加3.2~37.7 kg/亩,增产率0.9%~10.2%。在聚天门冬氨酸添加量相同的条件下,夏花生产量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而在聚天门冬氨酸添加量不同的条件下,夏花生产量并未随聚天门冬氨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尿素和聚天门冬氨酸配施可减少氮肥使用量,同时保持夏花生产量不减。此外,尿素和聚天门冬氨酸配施能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比处理3提高1.42~3.28个百分点,比处理2提高6.13~7.99个百分点。

关键词: 夏花生 尿素 聚天门冬氨酸 产量 土壤硝态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烟草响应疫霉侵染的候选基因

江苏农业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疫霉属真菌是主要的植物病原菌,会对很多作物造成毁灭性伤害,为挖掘烟草响应疫霉侵染的候选基因,用烟草疫霉菌侵染河洛1号幼苗,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疫霉菌侵染前与侵染后24 h和48 h的差异表达基因(DEG)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验证。结果表明,疫霉菌侵染后24 h和48 h分别筛选出DEG 4 563个和14 053个,共同变化的基因3 623个,其中1 502个上调差异表达基因被GO基因组注释,主要富集在谷胱甘肽代谢过程和蛋白质磷酸化生物学过程;787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被GO基因组注释,主要富集在转录调控。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植物-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和植物-病原菌互作通路。植物-病原菌互作通路中FLS2上调促进MEKK1磷酸化,诱导蛋白激酶MPK4,引起WRKY12持续下调表达,WRKY9、WRKY24、WRKY26、WRKY31、WRKY33、WRKY40持续上调表达;诱导蛋白激酶MPK3/6表达,引起WRKY11、WRKY15、WRKY17和WRKY41上调表达,导致PR-1基因持续下调表达,河洛1号植株感病。

关键词: 转录组 疫霉 河洛1号 烟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新县丹参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种子科技 2025

摘要:新县地处山区,非常适合种植中药材。丹参是河南省的道地药材,对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根据新县地理位置、土壤性质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丹参的生长习性及药效品质、产量需求,分析了丹参丰产高效栽培要点,旨在为丹参丰产高效及根茎类中药材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新县 丹参 栽培 丰产高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乳杆菌发酵对红枣汁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轻工学报 2025

摘要: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结合香气活度值(OAV)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研究植物乳杆菌CICC 20022(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ICC 20022)发酵对红枣汁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未发酵红枣汁,发酵红枣汁含有较多萜类、含硫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和有机硫化物,这些化合物赋予其更加浓郁的花果香。在未发酵红枣汁和发酵红枣汁中分别鉴定出48种和42种挥发性香气成分,总质量浓度分别为4 479.54μg/L和6 943.14μg/L;发酵红枣汁中的酸类化合物质量浓度明显增加,其中癸酸质量浓度提高了193.68%,而酯类化合物种类明显减少,并新生成棕榈酸异丙酯、柠檬醛、橙花基丙酮等具有愉悦香气的化合物。具有花香味的大马士酮对发酵红枣汁香气特征的贡献最大,而苯甲醛、癸酸、苄醇、壬酸、大马士酮、月桂酸和己酸是发酵红枣汁的7种关键差异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苄醇和月桂酸可为发酵红枣汁增添独特的花果香。因此,采用植物乳杆菌发酵能够提升红枣汁的整体风味,并赋予其花果香。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发酵 红枣汁 挥发性香气成分 OPLS-DA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朝天椒光合特性、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中国瓜菜 2025

摘要:为了解决朝天椒主产区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的问题,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朝天椒生长、光合特性、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三樱9号朝天椒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增施200、400 kg有机肥为基础,分别设置减施化肥15%、30%两个梯度。结果表明,与CK(空白施肥)相比,在生长指标上,以T3(增施400 kg有机肥,减施15%化肥)处理对朝天椒的株高,茎粗,开展度,分枝数,最大叶片的面积、周长、长、宽的增长最为明显;叶片的SPAD值、氮含量也以T3处理下最高,比CK处理分别增加27.23%和29.04%;在果实和产量指标上,T3处理的朝天椒平均单果鲜干质量最高,花皮果最少,产量也最高,比T1(常规施肥)增产15.18%;在土壤肥力上,T3处理最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 H,最有利于提高朝天椒生长期至坐果期的土壤速效养分积累量。综上所述,增施400 kg有机肥,施用63.75 kg(减施15%)化肥(T3)最有利于朝天椒的生长和有机物的积累,最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协调土壤养分平衡,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朝天椒 化肥减量 有机肥 光合特性 生长及产量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豫南冬闲烟田的饲用油菜品种筛选

种业导刊 2025

摘要:为筛选适宜豫南冬闲烟田种植的饲用油菜品种,比较了7个油菜品种的生态适应性、饲草产量及饲用品质,并研究了冬闲种植不同品种饲用油菜对后茬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7个油菜品种中,5个品种受气候影响未能顺利越冬,顺利越冬的2个品种中信白A17在信阳地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好于苏州青,且信白A17的饲草产量,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苏州青,而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含量显著低于苏州青。信白A17收割部分的矿质元素积累量显著高于苏州青,土壤中的矿质元素被带走更多。苏州青残茬积累了更多的矿质元素,但Cl积累量显著低于信白A17。冬闲烟田种植饲用油菜可促进后茬烤烟生长发育,有利于烤烟后期落黄,明显提高后茬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协调性、感官质量和经济性状,且以种植信白A17效果更好,后茬烤烟产值最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好、化学成分协调、香气量更足、杂气更少、劲头更加适中、刺激性更小、余味更加舒适。综上所述,豫南冬闲烟田适宜种植的饲用油菜品种为信白A17。

关键词: 饲用油菜 品种筛选 烤烟 豫南烟区 冬闲烟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用植物黄精的属内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25

摘要:黄精是传统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全世界有黄精60多种,中国主要产地有31种。由于黄精属植物表观形态相似,遗传学鉴定又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因此黄精属植物分类一直是学术界的难题。黄精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幅度大,从形态学、细胞分类学、化学成分、分子系统学五个方面分别总结了最新的黄精属植物分类研究进展,就其最新的分类结果进行分析。目前的黄精属植物分类研究可为黄精属植物中间划分、药用植物保护与资源利用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 黄精 形态学 细胞分类学 化学成分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产业"三链协同"发展策略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山西农经 2025

摘要:河南作为中国花生产业重要基地,种植面积和产量长期居全国首位。通过分析河南花生产业基础优势及“三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三链协同”发展的路径及建议,强调了科研创新、种养循环、政策支持、功能性食品研发和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性。以期为河南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为其他地区的农业“三链”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 花生产业 “三链协同” 河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新品种豫芝619的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

种业导刊 2025

摘要:抗落粒节密芝麻新品种豫芝619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以我国首个短节间芝麻品种豫芝Dw607为母本、抗落粒芝麻突变体12M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宜机收芝麻新品种。豫芝619具有高产、高抗、稳产、节密、抗落粒宜机收等优点,适合在河南、安徽、湖北、新疆、山西、陕西、河北等产区种植。该品种于2022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详细介绍豫芝619的特征特性,并探讨其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我国芝麻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芝麻 豫芝619 宜机收 选育 高效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